首页

蔡和森开拓中共党史研究之路

点击:0时间:2023-03-11 06:51:19

李蓉

[摘 要]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早期领导人,也是我党重要的思想理论家和史学家。他提出的有关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些重要观点,很有参考价值和时代意义,对今天的党史研究仍有重要启迪。

[关键词]蔡和森;中共早期党史;开拓研究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05-0008-03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早期领导人,也是我党重要的思想理论家和史学家。他在36年的人生中,有12年时间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发展密切相关。蔡和森开始研究中共党史,主要是适应客观的需要,根据工作的安排。1925年10月下旬,中共中央派遣蔡和森、向警予、李立三为代表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六次扩大会议。其间,在共产国际东方部推荐和中共东方大学旅莫支部刘伯坚等同志的邀请下,蔡和森应邀为东方大学中国班的学生作了两次有关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报告。这个报告经施益生等人对照整理笔记并油印装订成册,送给蔡和森校阅,后形成为约5万字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及其使命》提纲。

一、蔡和森的报告反映的关于中共党史的若干重要观点

(一)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的自身状况,认为党员应该了解“关于党及党的内部情形”。在蔡和森看来,共产党及党的内部情形和政治经济方面的情况有所不同。关于政治经济方面的情况,可以在报纸上、党团刊物上看到,知道个大概。但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及党的内部情形,当时党报很少按期出版;而在莫斯科学习的同志们离中国距离太远,“同志们对于党的生活及其斗争的经验想知道而不能知道”,所以蔡和森的报告选取了这个题目。他认为,“应先做这个报告”。让莫斯科的同志们首先了解“党及党的内部情形”。所以,蔡和森的报告,一上来便以党及党的内部情况为报告的主要内容。

(二)关注党的发展,思考党的发展道路,深刻阐明学习、了解党史的重要意义。蔡和森讲党史,立足点是在于党的发展。他指出,在莫斯科的同志有条件就近“研究俄国革命的经验与俄国共产党的历史,但是同时我们又要知道中国革命及我党要如何发展及其发展的道路如何,故须明白我党的历史”。换句话说,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其意义在于了解中国革命及党的发展及其发展道路,而离不开对党的历史的学习和了解。在蔡和森作报告时,中国共产党成立不过才短短的5年时间,还“仍在幼稚的时代”,但蔡和森对党充满了自信,对党史充满了自豪。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在五年中间已能领导中国无产阶级由经济的争斗走到政治的争斗”,这已经可以和成立了20余年的俄国共产党,和西欧成立了百年或数十年的工人阶级的政党相媲美了。“我党虽仍青年,但是已经有了很多的复杂的事实,而值得我们研究了。”[1]在蔡和森看来,党的历史不论长短,都是在实践斗争中走过来的,对于党的未来发展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强调共产党员通过学习党史,可以更好的明白自己的责任。面对当年在莫斯科学习的中共党员,蔡和森在报告中强调:“要做一个好党员,忠实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第一必须明白自己的责任。但如何才能明白呢?那就必须亲切的深刻的知道党的历史”。[2]蔡和森把学习研究党史,作为做一名好党员的起码要求。因为只有深刻的知道党史,才能明白党员的责任,才能做好“忠实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的一员。

(四)学习党史是为了回答现实问题。历史和现实是紧密结合的。“同志们一定要问究竟我党现在已到了一个什么阶段、发展到什么一个程度呢?以及发展的道路是怎样呢?”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怎么回答和解决呢?“必须以历史的方法答复的。”[3]蔡和森是采用历史的参照法、对比法,用历史的眼光,发展变化的视角,帮助党员更好地认识党在现实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脱离现实的空想,才能更清醒地认识党在当下的状况,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蔡和森的报告富有特色地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背景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深入而透彻的分析了党产生的背景。蔡和森指出:“我们绝对不会把一个政党的产生当作是脑筋中幻想出来的或者是几个学者创造出来的。一个政党的发生,必有其阶级的、政治的、经济的背景。”一些反对中国共产党的人对中国共产党进行攻击和诬蔑。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共产党员对于党的产生“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观念,深刻的了解”[4],就显得更为必要。蔡和森的结论是,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产物呢?“这小孩为什么会产生的呢?这个青年的中国共产党就是十月革命后与中国工人阶级发展的一个产物。”[5]蔡和森的报告,语言平实,一气呵成,比较准确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背景,彰显了实事求是的态度,有根有据有说服力。蔡和森在报告中所提出的上述论述,至今仍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创立背景的经典性观点。

(二)在回顾中国共产党形成过程时,对《新青年》和《星期评论》两个刊物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不同看法。他强调了《新青年》提出的民主和科学两个口号。但又认为,随着新青年社的分化,“新青年社变为五四运动中的先进分子的团结机关了”;而星期评论社,则开始时由我们的同志所组织,后来却变成了“完全反对我们而成为国民党右派的首领或反革命派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形成过程中,这两个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由这两个组织到“后来即渐渐影响到一些小组织”,如少年中国协会、新民学会、天津觉悟社、新生社、共存社、工学业社和工学实业[世界]社等。[6]蔡和森指出,这些组织虽然不是“纯粹的共产主义组织,但都是一步一步的倾向马克思主义的,此时尚无全国组织,但已在萌芽时代了”。从这个意义上讲,由两份刊物到两个组织,再影响到其他一些组织,这些萌芽,也逐渐形成为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组织基础。

蔡和森对这些萌芽状态的进步组织的宣传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新青年》在中国的第一个“五一”节发行的数目达到1万份,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他的先进分子所发行的传单、刊物也很多。这些组织还进一步接近工人,到工人中组织工人补习学校,开展实际工作,并对工人的先进分子加以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蔡和森很看重这一点。他认为,工人中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这“在吾党历史上,在劳动运动史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的”。[7]

(三)认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上海早期党组织。蔡和森指出,陈独秀1920年“五一”节后,“即邀李汉俊、沈玄庐、沈仲九、施存统及一女人来发起组成,不久戴[季陶]、沈仲九退出了,于是于一九二零年就正式成立了”。今天的人们认定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的时间为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时,即1921年7月;同时也承认上海的早期党组织成立于1920年。这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中国共产党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从地方发起组走向全国性组织的客观过程的真实反映,同时也不排除受到早期共产党人蔡和森等人真知灼见的影响。

(四)在考察中国共产党历史之时,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责任、历史使命紧紧联系在一起。蔡和森认为,“每个政党必有政治的政治责任”“但各个政治环境是不同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环境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尚未成功,“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负有解放无产阶级的责任,并且负有民族革命的责任”。蔡和森还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各阶级力量”。因为要明白中国共产党的责任,不仅要明白其政治环境,还须知道各阶级的力量如何、关系如何。

蔡和森考察了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的各阶级”,除了旧有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还在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后,产生了新的阶级,其中一个新阶级即是买办阶级。买办阶级又逐渐形成为商业资产阶级,再到最近产生工业资产阶级。这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后,中国资产阶级发展的三个阶段。而另一方面,中国土著资产阶级发展,尤其帝国主义在华开设工厂,中国无产阶级亦产生了。相对于中国过去的统治阶级来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是新的阶级。这两个阶级的产生对政治上的影响很大,政治的动力不同了。

蔡和森回顾了自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革命运动历史,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运动,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的历史,他认为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说明买办阶级是反动的,农民虽然是革命的动力,但缺乏正确的领导,最终失败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封建阶级,它是资产阶级性的,但革命仍然失败了。“我们的结论是:辛亥革命也是因为缺乏了领导阶级,故失败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责任是在确保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彻底成功直到完成无产阶级的革命。[8]

关于五四运动的意义,蔡和森认为至少有三个:“第一,他是群众的反帝国主义运动;第二,他是由美倾向于俄的;第三,脱离了国民党。他是一新的表现。”蔡和森对五四运动的有些看法与众不同。他认为五四运动的开始是倾向于美国的,但结果却倾向于俄国了。他甚至还说五四运动的背后指挥力量,为北京美国公使以及各地的美国牧师,故此次运动的方式是美国式的。但中国民众所希望要求的是美国帮助中国人取消二十一条与退出山东的主权。但美国在巴黎和会上却承认日本在华所得的利益是合法的。于是,美国的幻术破灭了。中国数百万的学生,活动的知识分子无出路了。于是,原来被视为洪水猛兽的俄国十月革命,现在被看到,一面推翻了俄皇专制,一面推翻了帝国主义干涉,建设了工人国家。于是“知识阶级中起了一个分化,已有一部分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变化过程。国民党站在五四运动以外“不闻不问”。“北京、上海学生虽然有派代表找过国民党,而孙中山竟以无力参加拒绝。”蔡和森认为,“一个革命的政党在革命的高潮中完全不能领导”,这就是当时国民党的窘况。国民党老了,快要死了。“中国革命倾向于组织各派力量以反对帝国主义而引导革命的党了。”[9]

蔡和森由对中国革命史的分析,得出结论:资产阶级力量薄弱,虽参加了,但不能领导;小资产阶级虽参加了革命,但领导的方法、策略是不对的,不知抓住群众,证明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这个革命;农民未有起来;无产阶级尚未占在领导地位,但无产阶级应是各种势力之组织者、领导者,他应该领导中国革命到底,并去得到完成中国无产阶级解放的事业。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所应担负的使命,所应有的政治的责任。[10]

三、蔡和森对中共党史研究作出重大贡献,决非偶然,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他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

(一)我们要学习蔡和森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蔡和森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他曾在1920年8月13日写给毛泽东的信中表示:“我对于中国将来的改造,以为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和方法。”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须先组织他,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展有力的组织。”[11]蔡和森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把个人完全融入了党的事业之中。他对于党史的分析和阐释,怀有“亲切的深刻的”感情,也是他能够有所建树的重要原因。

(二)我们要学习蔡和森牢固地掌握科学理论。蔡和森具有相当高深的理论造诣,在回顾和反思历史时,他能够成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生时代的蔡和森曾说,揣摩诗文不算学问,真正的学问是从历史现象中找出能认识今天社会现象的真理。他还编写过《中国近百年来的国耻史纲》,贴在学校大礼堂的墙壁上,激励师生的爱国热情。他认识到:“马克斯的唯物史观,显然为无产阶级的思想。以唯物史观为人生哲学、社会哲学的出发点,结果适与有产阶级的唯理派相反,故我们今日研究学问,宜先把唯理观与唯物观分个清楚,才不至堕入迷阵。”[12]

(三)我们要学习蔡和森爱憎分明的政治立场。蔡和森在研究宣传党史时,特别注意澄清事实,明辨是非,提出,要正视历史和现实,既肯定党的成功、成就,也要“正确认识党的错误”,吸取经验和教训。正确认识错误,正是为了更好地改正错误。蔡和森对党的错误敢于面对,正确认识,加以批评;对自己的错误也敢于承认和勇于改正,他“承认犯过错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严于律己,开展自我批评的精神。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中央档案馆编:中共党史报告选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2.2.2.3.11.8—9.10.16.19.20.

[11][12]蔡和森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51-52.63.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责任编辑:卞吉赋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