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以“四大平台”谋划兰州核心地位

点击:0时间:2023-04-17 15:49:28

朱智文

兰州地处五省区交会之地,是古丝绸之路咽喉要冲,也是内陆通往中亚、西亚、欧洲的国际大通道。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交通枢纽地位,推动区域经济和经贸合作繁荣发展,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

第一,充分认识兰州市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兰州是我国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西部边疆地区、自然条件严酷地区开发和发展的战略后方基地,是西北地区连接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要桥梁。同时也是连接西安、银川、呼和浩特一包头与西宁、乌鲁木齐等省域中心城市及其辐射带动的城镇群的重要战略支点地区,具有聚集经济要素、培育和提升创新能力、深化区域分工、辐射带动所在区域和经济带一定区段发展的重要功能。因此,兰州的优先、快速发展,在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推进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边疆地区的开发以及实现西部地区的协调均衡发展中,发挥着战略中枢的作用。

第二,兰州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的对策

一是加快交通通讯工程建设,大幅提升向西通达能力,打造完善的基础设施平台。

充分利用国家12个综合性交通枢纽之一的平台优势和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的政策优势,以铁路、机场等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为依托,加快航空、陆路通道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将兰州建设成为西北综合性交通枢纽,中国面向中亚、西亚、南亚的重要商品集散中心。铁路方面,加快兰渝(重庆)线、兰成(成都)线、宝兰第二双线等铁路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将宽轨铁路从阿拉山口引入兰州新区,加快兰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及物流中心建设,稳定货运规模,实现“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兰州至阿拉木图)常态化运营。航空方面,巩固和拓展兰州中川机场现有国际航线;依托兰州中川机场、航空物流园区和即将建设的兰州新区铁路物流中心,围绕兰州新区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发展航空物流,争取开通兰州国际航空货运直飞航线;围绕航空物流发展临空经济,打造兰州空港都市。公路网络建设方面,以构建“一横三环九纵”骨架路网体系为重点,着力推进城市路网桥梁建设;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交流和业务发展,加快“数字兰州”建设,大幅提升兰州向外通达能力。国际物流方面,依托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和兰州国际港务区建设,围绕外向型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发展保税物流、保税仓储、保税加工、综合服务等保税物流服务。

二是全力加快兰州新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强大的经济产业平台。

发挥兰州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现代制造业、仓储业、物流业、信息业等综合发展,将兰州打造成多业并举、辐射面广、外向度高的现代开放区域。一是加快企业出城入园进程,促进产业向新区、经济区、高新区集聚发展。围绕兰石化搬迁改造项目,着力构建炼化一精细化工一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围绕兰石集团,重点对接数控机床设备、电工电气生产、重型装备制造等项目,着力打造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围绕科天投资控股集团,引进水性人造革、保湿材料、高吸水分子材料等上下游产业,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的水性树脂产业集群;围绕正威集团,配套引进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电子元器件生产、通讯设备等企业;围绕四联光电集团,着力打造蓝宝石生产加工产业集群;围绕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和省级有关部门在新区设立数据中心,加快通讯、电子类项目引进力度,着力打造大数据产业基地。二是依托特色优势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壮大多元优势产业。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发展的需要,发展素有优势的石油天然气加工、石化新材料、核工业,成为进口能源、矿产品的深加工基地。发展石油化工机械、矿山机械、能源装备制造、工程承包、矿产勘探开发、有色冶金及其加工业、交通运输及交通运输装备,成为经济带的装备制造基地。发展技术密集产业、高科技产业和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研发、教育等新兴产业产,成为经济带的新兴产业基地。发展民族特色产品产业,疏通国际采购渠道,争取把兰州建设成为中国向西出口商品和民族特需商品的集散中心。三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依托兰州加工制造产业基础雄厚和人才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瞄准承接沿海加工制造业产能转移,以产业合作为重点,重点引进国内外与中西亚国家有进出口业务的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外向型龙头企业落户兰州新区,让新区成为产业西移、企业西进、产品西出的战略基地。

三是加大政策沟通,创新开放载体,打造高效的贸易合作平台。

加快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建设步伐,积极开展保税加工制造、保税仓储物流、商品展示、口岸作业等货运口岸作业业务,将其打造成为立足兰州新区、服务甘肃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面向中西亚地区的内陆进出口集散中心、产业集聚地和战略经济中心城市。申报和建设兰州一类铁路口岸,开辟出口加工区,为向西开展贸易提供便利。积极规划建设兰州的CFD(中央金融商务中心),争取国家在兰州新区试点放开信贷市场,降低境外资金进入的门槛,重点围绕建立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推进跨境人民币境外借款,大力发展金融后台业务,形成服务西部的面向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跨区域的金融结算中心。将“兰洽会”升格为“中国丝绸之路博览会”,使其成为中国与丝路沿线各国开展商品和服务贸易、资源开发、投资合作、技术交流的开放平台。以加强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为重点,扩大与中亚西亚国家的务实合作,争取国家支持批准设立上海合作组织兰州代表处,开展专题性研讨和交流活动;邀请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兰州设立领事馆和商务机构,开展签证办理、商务文化交流等业务。加强与丝绸沿线国家地区的能源合作,推动建设上中下游一体化石油化工基地,提升兰州原油和天然气储运功能,积极申报建设“中国泛中亚能源交易中心”,争取国家能源储备中心落户兰州。

四是发挥地域优势,促进人文交流,打造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平台。

兰州要发挥好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区位优势,利用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政策优势,以文化为切入点,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和会展交流,拓展医疗文体、卫生、教育和科技合作交流,以交流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为扩大双边友好往来搭建平台、提供动力,打造向西开放的文化交流平台。积极发展国际旅游,打造一批以丝绸之路、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精品线路,促进民间人员往来。整合《大梦敦煌》、《鼓舞中国》、《西出阳关》、《大河魂》等精品剧目以及民间群众文艺优秀歌舞等优秀文化资源,支持文化精品到中亚西亚国家交流演出,举办中西亚国家兰州文化周活动。依托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大型企业的人才和技术力量,建立培训基地,面向中亚西亚国家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带动双边和多边科技合作交流;依托中科院兰州分院及在兰高校的专业学科优势,争取中西亚国家留学生资助教育项目在兰州布点,吸引中亚西亚国家学生来兰就读,密切与中亚西亚国家文化、教育交流,以此为契机将会带动兰州科教文化的新发展;面向中亚、西亚国家,重点缔结一批友好城市,加强政府和民间交往,构建多元化交流合作机制。

标签: 兰州 中亚 西亚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