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点击:0时间:2023-04-23 04:34:31

中共南京市江宁区委研究室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加速到来,旅游产业正经历由传统景点景区模式向全域旅游拓展的深刻蜕变。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南京市江宁区坚持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贯彻省委李强书记在首期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上提出的“抓落实、补短板、创特色”要求的重要举措,依托独特的山水生态禀赋、人文资源底蕴和交通区位条件等综合优势,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扎实推动理念、举措和制度创新,放大优势补足短板,初步走出一条“规划引领、板块联动、项目支撑、品牌塑造、组织统筹”的全域旅游创建之路,形成“四个一”的鲜明工作格局。2016年,江宁全区接待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收入320亿元,分别增长25%、14%,全域旅游为该区在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增添了动力引擎。

一、注重“规划为魂”,勾画出引领全域旅游发展方向的“一幅愿景图”

江宁是地处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交汇点的苏南活力板块,从东南西三面环抱南京主城,独特丰厚的资源禀赋为发展全域旅游贮藏了先天“富矿”,贯通纵横的空港、江港、铁港三大交通枢纽为发展全域旅游奠定了通达体系。全域旅游创建启动以来,江宁区坚持以高水准的规划为龙头,按照目标战略、资源特点和发展趋势,高起点、品牌化、差别化地统筹推进旅游产业集聚、项目开发、业态培育和配套体系建设。

高标准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坚持精明增长、紧凑集约发展理念,立足1561平方公里全域实施大旅游战略,按照“一带双核四廊六片区”的旅游生产力空间布局,委托专业智库、整合部门力量,联合开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以此统领江宁旅游产业发展、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工作。目前,《江宁区“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江宁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规划纲要》这两个“定星盘”规划已进入丰富完善阶段,《江宁区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专项规划》、《全域旅游示范街道(园区、社区、企业、院所)创建工作暂行办法》也编制完成,构建形成了规划引领的科学化创建指南体系。

高质量深化规划衔接融合。多规合一是全域旅游的基石。在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江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上,突出全域规划、产品规划、游线策划三个层面主攻突破,按照“全域都是风景美景、全域都有亮点卖点”标准,加强旅游规划与土地利用、城市统筹、生态保护、美丽乡村等规划的有机对接,注重把概念性、总体性规划深化为可操作、可实施的详细规划,强化规划执行的刚性,加强过程管控和绩效评估,真正形成一张能够绘到底的蓝图。

高精度优化规划执行体系。规划不能仅仅停留在纸上,更重要的是落到地上。江宁区积极改革创新旅游管理和经营体制,加快旅游部门职能转变,使江宁旅游从单一部门管理向相关部门协同管理模式转变,并积极启动国资“二次优化”、谋划组建旅游集团,构建政府与市场“两只手”并举的规划推进机制。此外,出台了涵盖36个职能部门和所有街道、园区的创建协作指引,签订目标责任书,强化规划执行的体制保障。采用整片联动的形式将全域旅游景点整合在一起,按照既定规划,在资源保护、产品开发、线路制定等方面对全区旅游进行统一调配,构建了高效、严密的全域旅游规划执行体系。

二、注重“项目为纲”,全力打造集聚联动的全域旅游“一条金腰带”

南京绕越高速在江宁境内呈现弧形环线走向,这一“金腰带”串连起了汤山温泉度假、牛首山佛教文化、东山主城商贸休闲、黄龙岘乡村休闲、上秦淮主题娱乐、滨江生态湿地“六大旅游功能片区”,是江宁全域旅游创建的“主动脉”。江宁突出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依托得天独厚的“黄金资源”,凭借改革创新的实干精神,全力创造出更具影响的“黄金效益”。

狠抓旅游功能项目建设。按照重大旅游项目“顶天立地”、辅助配套项目“铺天盖天”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旅游产业项目招商、建设、运营与储备工作。重点推进世茂梦工厂、华谊兄弟影视基地、牛首山二期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大力扶持房车露营地、自驾游基地等新兴旅游业态发展。同时,谋划制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按照“旅游+工业、农业、文化、生态、科技、教育、体育、医养”等“1+N”思路,每年切块不低于15%的土地指标,保障重点旅游项目用地需求;加大旅游产业有效投资,以五年投入不低于1200亿元的标准,规划开发一批文化休旅、生态观光、商务会展、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等具有浓郁“江宁味”的旅游项目,切实把江宁旅游资源“聚宝盆”转化为旅游产品“万花筒”。强化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大力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功能从满足“市民”需求向满足“市民和游客”需求转型,加快完善信息咨询、安全保障、交通便捷、便民惠民、行政服务等五大类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旅游指引标识、导游导览、智慧旅游、购物体验、旅游停车场、旅游厕所、无障碍设施在所有景区景点实现统一标配,加快推进景区免费无线WIFI全覆盖。重点严抓旅游行业监管,严禁“天价”事件发生,促进旅游市场规范有序,并获评省旅游放心消费示范区;加强旅游高端人才引育,注重提高涉旅人员安全素质、能力,持续推进星级酒店安全标准化建设,细化推动平安景区创建工作。

加强智慧旅游体系建设。统筹区数字公安、城管、交通等各类数字平台,建設“江宁旅游在线”智慧旅游平台和江宁旅游大数据管理中心,实现旅游全新智能化宣传推介和管理运营。完成首批牛首山、银杏湖、紫清湖、石塘人家、大塘金、黄龙岘6个景点的景区高清监控布点建设工作,加强与市旅委平台进行对接,共享市级平台内的阳山碑材、高铁南站和禄口国际机场的数据资源,推出大数据管理平台手机APP。积极融合新媒体,优化旅游网站和、微博功能,全面、系统、及时更新线上宣传内容,阅读量、粉丝量取得跨越性突破。

三、注重“有序有节”,确立全域旅游分层分类创建的“一条路线图”

全域旅游应该遍地开花、全域是景,但不可一哄而上、无序而为。江宁区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对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指标体系,在对标找差中主攻突破、补短补弱,确保每一项指标都能必成,重点以单项创建、板块创建、景区创建为抓手,确保每年创成一批全域旅游品牌,力争实现全覆盖。

分条块组织培训创建。全域旅游是新生事物,首要的是改變传统旅游建设的思维定式,打破封闭的旅游自循环模式,推动形成旅游开放融合发展方式。围绕“处处是风景、行行+旅游、时时有服务、人人齐参与”的思路,江宁区专门下发全域旅游示范街道、园区、社区、企业、院所创建要求,并成立由专家学者等组成的46人专业创建辅导队伍,启动全域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按照行业领域开展系列专题培训,确保基层创建有章可循、有序推进。积极参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创建交流研讨,交流学习经验;组织区内创建单位到浙江桐庐等先进地区现场观摩、调研学习,通过实地感受,切实提高谋划理论水平、丰富创建举措。

分批次开展试点创建。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区分轻重缓急,力避千景一面。在自主报名、反复比选的基础上,遴选出24家首批试点单位,深入开展示范创建达标考评,确保一年推一批、三年全覆盖、五年上台阶。同时,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坚持西部巩固、中部提升、东部加速的思路,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四变工程”,即盆景变成百花园、农村变成大景区、大学生变成创业者、农民变成富裕户,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升级全覆盖。

分层级推进品牌创建。主攻最有基础、最有条件、最有优势的片区,不断放大旅游主体功能、塑造旅游主导产业、培育旅游主打品牌,持续推进国家4A和5A级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等旅游品牌创建,努力打造更多在全国有影响有特色的旅游“金名片”。去年,汤山紫清湖旅游区获批国家旅游4A级景区,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全面启动4A级景区创建工作,石塘人家和大塘金香草谷获批江苏首批5星级乡村旅游点创建公示,江宁街道红楼稻香村等一批省级美丽乡村在紧锣密鼓创建中。此外,不断丰富汤山温泉“世界温泉论坛”永久会址、横溪西瓜节、南京农业嘉年华等品牌内涵,持续扩大江宁地方特色旅游影响力。

四、注重“联动联合”,构建运行有效系统完备的“一张工作网”

共建共享是全域旅游的真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必须加强领导、广泛动员、形成合力,让每个江宁人由旁观者、局外人变为江宁旅游的参与者、建设者、宣传者、受益者,积极打造主客共享、宜居宜游的幸福乐土。

全区发力抓创建。专题召开全区旅游工作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动员大会,专项部署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成立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把全域旅游创建指标纳入综合绩效考评体系,分解到园街部门、细化到年度季度,签订责任状,以刚性督查和科学考评倒逼责任落实。建立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板块、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及时解决推进中的难题和矛盾,形成全区联动、合力兴旅的工作机制。通过“美丽江宁人”等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让每个江宁人成为江宁的旅游名片。

不唯创建抓创新。围绕强化政策要素保障,创新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政策奖惩激励作用,设立3年不低于1亿元的旅游发展专项引导基金,对于创建或提升专业资质、品牌等级的景点、景区、酒店、企业,按照有关政策实施以奖代补,确保创建行动系统化设计、建设任务项目化推进、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经费投入制度性安排、督查考核阶段性实施。切实以完善的政策制度为支撑,着力创造“绿水青山得到保护、经济效益得到释放、城乡居民得到实惠”的综合效应。

创新渠道抓宣传。充分运用电视、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加强旅游品牌的宣传推介,策划确定朗朗上口、易懂易记的城市宣传语,并在央视等主流媒体及海外媒介上推广,提高江宁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分别在央视《朝闻天下》和《新闻30分》栏目投放广告,播放《来江宁织造幸福》宣传片,《中国旅游报》连续两次刊发江宁旅游专版报道。

靶向宣传抓推介。注重面上宣传与精准推介相结合,加大信息化营销力度,综合采用多元化宣传方式、立体式推介渠道,针对重点游客人群开展精准营销。先后参加上海旅游博览会、北京旅游博览会、南京国际度假休闲及房车展览会等旅游推介活动,参展单位呈全域化、多层次的趋势,基本涵盖全区主要涉旅开发园区、平台、街道及主流景区、宾馆饭店,在全域联动推广好山好水、精品游线中,江宁旅游品牌形象进一步打响擦亮。

江宁在全国首批262家全域旅游创建单位中率先起跑,要想在这场各家志在必得的创建中实现领跑,仍要苦练内功、创新突破。下一阶段,全区将按照省市党代会部署,继续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务实的作风,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各项工作,加快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全域旅游建设机制,放大全域“旅游+”融合效应,努力把江宁打造成为“魅力独具、环境一流,集散便捷、服务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健全、产品结构丰富”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江苏旅游发展走出江宁之路、创出江宁模式、做出江宁贡献。一是高起点铺开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紧紧围绕环绕越文化休旅经济带建设,进一步优化六大旅游功能片区布局,以宽广心胸广泛借鉴吸收瑞士、西班牙、丽江等先进经验,结合特色小镇建设,用工匠之心打造更多风景、风情、风物、风尚、风气在空间上完美结合的旅游精品线路,构建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二是高规格提升全域旅游建设内涵。加强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以游客为中心、以产品为重心、以服务为核心,更加注重旅居互动,着力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舒适感,把“城市即旅游,旅游即生活”的理念融入城乡建设,全力营造全域是景、全年有景、全员建景的旅游大环境。三是高水准优化全域旅游管理服务。优化提升景区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快推进本地公共服务资源对游客开放共享,推动区内收费景点向本地居民优惠或免费开放。加强旅游行业监管,稳步探索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警察、旅游法庭、工商旅游分局共治共安的“1+3”综合执法模式,切实维护游客权益,确保游客在江宁旅行安心、舒心、开心。四是高效率落实全域旅游创建责任。坚持全区一盘棋、拧成一股绳,肩膀要硬、敢于担当,以干则必胜、创则必成的决心和信心,层层落实创建责任,苦干实干加油干。同时,把创建工作纳入全区综合绩效考评体系,强化督察考核,鼓励创新实干,确保走在全国首批创建试点方阵前列。

责任编辑:钱国华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