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钱这东西

点击:0时间:2023-05-11 12:44:32

吴殿卿

近几年,各地房价飙升,多年无人问津的旧宅陋室,一旦拆迁都变成了数量可观的现金。于是乎,父子为房屋产权反目,兄妹为父母遗居变脸,家族为祖宅分割群殴。大大小小为房产纷争的案件,不时见诸各种媒体。

对钱的看法,最有名的莫过于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在名著《雅典的泰门》中的一段话。他说,金子“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它可以使异教联盟、同宗分裂;它可以使窃贼获得高位,恶棍受到敬爱,使歪脸的流氓得到少女青睐,使鸡皮黄脸的寡妇再做新娘。即使她满脸都是流脓的恶疮,也会被认为是娇艳无比的美娘!”近百年来,这些话几乎成了经典。其实,诸如此类的话,早在莎翁临世一千多年前的中国西晋,一代才子鲁褒有感于“元康(晋惠帝年号)之际,纲纪大坏”,即隐姓名写下了奇文《钱神论》。其文主旨与莎翁如出一辄,而今所谓“孔方兄”的称谓,还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说法,皆是由此演化而来。

值得注意的是,鲁褒也好,莎翁也罢,他们对“钱”的说道都是尽数其“恶”。从卷帙浩繁的《太平广记》到历代文人雅士的诗词酬和,讲到钱的篇目难以数计,多数也是持着与他们一样的论调和观点,认为“钱”是君子不屑置顾的“浊物”。细想来,这难免有失偏颇。相比之下,唐朝名臣张说的《钱本草》就公允得多。此文不长,不妨摘在这里: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寒,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理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人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试看,此文若何?特别是其中精炼“七术”不是很耐人寻味吗?古人云:“君子使物,不为物使。”说到底,“钱”是“物”,作祟还是作福,关键还在于人,一味骂钱,实在有欠公允。

著名中文作家孙淡宁女士,是位见过大世面的传奇人物。她祖籍湖南,出生、求学在上海,笔耕、讲学在香港,最后定居于美国。她的朋友中,既有跨国公司的老总,也有生计艰辛的墨客。据说,她可以在上午与扫街老妇拉家常,下午与国家元首纵论国际风云——或许正是其视野阅历的关系,她对钱的审视格外独特而精辟。她写道: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美食”,但买不到“食欲”;钱可以买到“床”,但买不到“睡眠”;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钱可以买到“娱乐”,但买不到“愉快”;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钱可以买到“谄媚”,但买不到“尊敬”;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钱可以买到“奢侈品”,但买不到“文化”;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威望”;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钱可以买到“躯壳”,但买不到“灵魂”;钱可以买到“虚名”,但买不到“实学”;钱可以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

用不着继续摘下去,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孙女士文章的中心思想:诚然钱是重要的,但钱绝不是万能的。用智慧和劳动赢得金钱理应受到社会的嘉许和尊重,但为了钱不择手段、不计利害是可怕的,下场是可悲的。我的一个朋友,兄妹几人曾为争父母遗留的房产反目,直至闹上法庭。此后虽然事情平息了,但亲情荡然无存,兄妹几人再不相来往。一段时间后,大家回过味来了,都感到有说不出的后悔。那天,我们在一起看电视台的法制节目——那是某地一个官员因贪污、受贿被判了死缓的节目。节目结束,朋友深深叹了口气,感慨道:“钱算什么?人不能将钱带进棺材,但钱却可以将人带进棺材!”朋友的话,发人深省。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