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城市,看不见的没落
郑旭
前些日子,在里看到一篇文章,题为《十大没落城市排行——那些淹没在历史变迁里的绝代风华》,位居“没落城市”榜首的是西安,其后依次为洛阳、南京、扬州、开封、泉州、武汉、哈尔滨、徐州、长春。
对于这10个城市,国人不仅耳熟能详,而且它们自身都有故事。而这10个城市我都不陌生,其中一个还是我的故乡。
它们缘何没落?无影灯下,10个城市被文章原作者逐一摆到历史的手术台上。虽然和城市有关的过往已被浓缩得滴水不漏,但这只是一支麻醉剂而已,接下来,作者疾刀而落,从每个城市的身上取下一段肋骨,定睛一看,这段肋骨不正是每个城市的GDP吗?
难道不是吗?例如文中提到西安,说它在建国初期属十大城市之一,但现在的GDP总量却排在全国40名左右;提到洛阳,说它曾作为国家重点工业基地,GDP总量长期占据河南省第一的位置,但改革开放后光芒尽褪;提到南京,说她GDP总量不仅被省内的苏州、无锡超过了,而且不敌北京的三分之一;提到武汉,说她GDP总量早已退出全国前10名之列……
由此可见,文章作者做此排行的依据,还是借用了GDP这一长期衡量国内区域经济总量和增速目标的标准。
其实,GDP有许多缺陷,它不能衡量社会成本,不能衡量增长的代价和方式,不能衡量效益、质量和实际国民财富,不能衡量资源配置的效率,也不能衡量分配,更不能衡量诸如社会公正、快乐和幸福等价值判断。
虽然这样的排行不必与其探讨有没有科学性的参考价值,但这种来自社会大众的评价一旦引得城市管理者的关注,就不能排除给正在摒弃的GDP主义以重新抬头的借口和理由。
这并非危言耸听。我把《十大没落城市排行》一文转发至朋友圈后10分钟就把它删掉了,原因是,某地的一位官员朋友看后发来评论说,好在他们那里的GDP一直稳居省内第一,否则也会上“没落榜”了 。而我在开封某单位供职的一位亲属则顿感失落,“GDP上不去,当然就没落了!”
究其根源,道理很简单,毕竟更多的城市管理者依然停留在惯性思维的雾霾中,想要完全理清GDP指标在地方政府短期政绩考核中的重要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
意大利作家卡尔威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一书中有过这样的文字:“无论城市的真正面貌如何,无论厚厚的招牌下面隐藏着什么东西,你离开它的时候,其实还不曾发现它。”
而被挂在“没落榜”里的城市哪一个不是看得见、摸得到,且值得用心去体验的城市呢?
摒弃GDP主义,改变那种为了实现GDP而不惜一切代价的增长方式,我们的城市管理者不仅需要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去深化改革,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还应该用新的维度和良好的心态去接受这种看不见的没落,把保民生放在城市管理工作的首位。
英雄站在城市里看风景,看得见的是风景,看不见的也是风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