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做大特色产业推进城乡一体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发展

点击:0时间:2023-07-12 05:27:49

刘万虎

赤峰市宁城县位于蒙冀辽三省区交界处,与三市六旗县毗邻,素称“三省通衢”,是内蒙古进京出海最近的旗县。宁城县在发展县域经济上,具有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资源富集、环境宜人、历史悠久以及人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同时,我县还享受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两大政策,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自治区重点开发区、县域经济示范县和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在我国和自治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宁城县将以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为指导,以富民强县为目标,坚持“三化互动、工业优先”,依托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努力建设国家级生态县、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县、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城市矿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自治区级装备(农机)制造基地、中国北方最美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蒙东冀北辽西商贸物流中心和赤峰市南部中心城市。

一、做大特色产业,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县域经济的带动力和竞争力

(一)依托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快发展新型工业。一是做强食品、冶金、化工三大主导产业。食品工业:立足丰富优质的农畜产品资源,发挥品牌优势,加快发展白酒、啤酒、饮料、肉类等企业,加快引进果蔬、食用菌等深加工企业。冶金工业:强化矿产资源储备与整合力度,依法推进铁矿引联重组,形成5-6家生产能力超40万吨铁粉采选企业,引进新的农机具、机械设备生产制造企业,打造自治区装备(农机)制造基地。化学工业:整合现有化肥企业生产要素,实施“双赢”“辽中京”等化肥企业搬改扩工程,建成重要化肥生产基地;加快膨润土资源整合和招商步伐,打造膨润土精深加工基地;推动染料化工、煤化工和硅化工发展。二是抓好玉米加工、铁精粉生产、铸造、焦化、膨润土加工、生猪养殖六个百万项目。三是建好中京工业园、塞飞亚食品工业园、八里罕酒业园三个工业园区。加大基础建设力度、招商引资力度和服务管理力度,继续推进各类企业向园区集中,发展上下游配套产业,扶持新型特色产业,清理高耗低效企业,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二)依托规模和品牌优势,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一是抓好四大种植产业。实施100万亩高效节水增粮工程;建设30万亩设施农业;抓好5万亩特色种植;建设17万亩水果经济林。二是建成五大养殖基地。依托东方万旗,新建存栏100头以上肉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示范场100处,建成存栏50万头的优质肉牛生产基地;依托亿豪肉羊公司,建成60万只绿色肉羊养殖基地;依托伊利集团,建成存栏5万头奶牛的优质乳源基地;依托温氏集团,新建年出栏肉猪1000头以上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示范场500处,建成年存栏100万头的优质肉猪生产基地;依托塞飞亚集团,年出栏肉鸭5000万只,建成全国最大的标准化肉鸭养殖基地。

(三)依托人文和自然优势,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围绕“温泉古都、山水宁城”品牌,重点打造“五张名片”: “神奇黑里河、塞外九寨沟”自然生态游,“千年古都、辽文化发祥地”历史文化游,“天然最热温泉、皇家养生胜地”养生休闲游,“远古生命乐园、世界化石宝库”科考探索游,“首批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胜地”红色文化游。

(四)依托区位和人口优势,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交通、商贸、信息等基础建设,全力打造蒙东辽西冀北商贸物流中心。一是以天义城区为中心,积极构建“一城四轴,两心多街”商业布局,打造赤峰市商贸重镇。二是以铁西物流园区为重点,持续推进二期、三期工程,完善仓储、转运、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三是以公路、铁路为纽带,积极构建联通蒙东辽西冀北的道路交通网,构筑赤峰南部开放前沿。

(五)依托人才和资本优势,加快发展非公经济。认真落实国家和区市的各项政策,组建非公经济促进局,实行领导干部包扶重点企业责任制。出台《关于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意见》,全面清理和精简审批事项,破除一切阻碍非公经济发展的瓶颈。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扩大“助保贷”支持范围,加快组建非公企业金融互助合作社。建成总占地1000亩、一期投资2亿元的小微企业创业园,充分发挥政务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大厅作用,形成千帆竞渡、全民创业的良好局面。

二、加快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强县域经济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一)建设宜居宜业城市。着力实施好四大工程:一是城区扩张工程。按照“西移北扩”的发展思路,改旧城、拓新区、加快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拉大框架,完善功能,到2017年,天义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1平方公里。二是品位提升工程。投资4亿元,完成800户6.5万平方米城中村及棚户区改造;投资1.8亿元,新建广场、游园3处,构建环城水系,建设东小河带状游园和蚂蚁山森林公园;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美化绿化工程,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城。三是产业集聚工程。以中京工业园、生物科技产业园、机械制造产业园为重点,加快引进和吸纳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企业,入驻企业达到53家;加快发展仓储、物流和餐饮、商贸等服务业。四是人口吸纳工程。投资45亿元,实施商住开发150万平方米;创新和完善户籍、入学、就业、社会保障等政策,到2017年,城区常驻人口达到24万。

(二)建设各具特色小城镇。立足区域资源和产业优势,明确功能定位,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建设主导产业突出、集聚带动力强的专业镇、特色镇,打造“塞外酒乡”“温泉之都”“果蔬之乡”和“旅游名镇”。

(三)建设富裕文明新农村。继续实施新农村建设“六个一工程”,集中抓好自治区级示范村、县级典型村建设。全力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争取项目、整合资金,改造危房7855户,实施饮水安全工程57个村、街巷硬化233个村,新通有线电视72个村、通固定电话177个村、通宽带238个村,新建或安全改造校舍11.6万平方米,完成251个村和302个村的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建设。

三、夯实基层基础,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县域经济的推动力和保障力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快速发展。一是推动锡赤绥铁路和赤峰至京沈客运专线连络线尽早开工,筹建通用机场。加快拓宽改造国道508线,争取开工建设天义至平泉一级公路,力争实现村村通油路目标。二是完成宁一变迁建增容、柏林一次变新建、中京一次变增容工程,新建、扩建66千伏公用变电站5座、企业专用变电站6座。三是新增水土保持治理10万亩、高标准农田9万亩、保护性耕作10万亩。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实施存金沟、大梁东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四是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公益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构建首都绿色屏障。五是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实现行政村通宽带,自然村移动通讯和广播电视全覆盖。

(二)繁荣社会事业,推动协调发展。实施科技富民强县工程,强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建全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继续推进校安工程,实施好学前教育、标准化建设、薄弱学校改造、教师周转用房等6大工程,幼儿入园(班)率达到95%以上,小学、初中阶段学生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和98%,普及高中教育。新建标准化卫生室300个,卫生村达标率8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6%以上。完成文化中心、电影大厦建设,完善提升镇乡综合文化站20个、村级草原书屋302个。

(三)完善保障措施,推动健康发展。一是进一步完善县级经济工作联席沟通机制和集体决策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体系,完善重点工作跟踪问效问责机制。二是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制定优惠政策,围绕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企业管理等重点领域的人才需要,加快引进优秀人才、急需人才和特殊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三是紧紧抓住京津冀等地区加快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坚持不懈地抓招商、增投资、上项目,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吸引更多的大集团、大企业到宁城投资发展。四是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扩权强县为契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治狠刹“四风”,完善重点项目“五个一”服务机制,推行“一线工作法”,转变职能,改进作风,优化环境,为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作者系中共宁城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 佳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