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帕尔哈提 我这么唱自己舒服

点击:0时间:2023-07-20 21:48:54

若安

8月1日晚,乌鲁木齐某幢普通公寓楼。5岁的维族女孩爱丽法坐在电视机前,好奇地问身旁的爸爸:“这几个人为什么要转过身来啊?那个阿姨,她怎么哭了?”

一个月前,爱丽法的爸爸帕尔哈提,带着吉他参加了一档叫作《中国好声音》(以下简称《好声音》)的节目。

录播舞台上,32岁的帕尔哈提先唱了一曲已故的哥哥曾推荐的《你怎么舍得我难过》。超低嗓音和有些“古怪”的唱法,让几位导师先是皱眉、继而又按捺不住激动,小哥齐秦的表情尤其有些“摸不着头脑”。

副歌的高音出来后,汪峰、那英和杨坤果断转身,直言这是“三季以来最特别的好声音”。那英连声赞:“简直了!”待帕尔哈提用维语演唱完写给逝去至亲的《父母》,她和杨坤眼里的泪花终于没忍住。

“嗯,唱得挺好。”和3位导师一样,电视机前的爱丽法和妈妈、姥姥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她们不知道的是,电视机外的微博和各种网络讨论区里,已经闹开了阵仗。

“原来维语歌曲也能这样表达内心的忧伤。”有网友惊讶地表达自己的发现。有人半开玩笑地说,小哥齐秦没有转身是聪明的,因为他“没法驾驭和调教这种‘灵魂黑嗓”。乐评人耳帝则表示,“刻意地低八度、尾音往下掉、诸多语气词、失声、暗哑、声带裂开,总结为一个词就是‘高逼格。”

好奇的观众在网上搜到了这个维族歌者几年前在德国音乐节的演唱视频:和交响乐团合作时一派苍凉悠远,带着“酸奶”乐队和国外同行即兴合作时的摇滚范儿,又另成一格。有人惊呼“这家伙太厉害了!”

意见迅速分成两派:喜欢的表示帕尔哈提“用心诉说思念”,“别的歌手在唱歌,他本身就是歌。”爱死了“帕嗓”的听众从他的声音里听出了鲍勃·迪伦、科恩、Tom Waits,还有九寸钉……不喜欢的直言“像电锯一样,难听,无法接受”,且不会因为导师转身和曾在欧洲表演就改变观感。

还有一种看法略为中立:帕尔哈提的登台和导师的转身,拓宽了中国观众的审美,丰富了主流媒体的音乐,“让看这个节目的主流观众,见识一下这样的音乐也不错。”

记者向帕尔哈提转述这些外界的声音时,他既没有客套的谦虚,也没有报以常人听到质疑时自然的反弹或愠怒。“我习惯这么唱,这样我自己舒服。”语调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家常事。

引起观众热议和追捧的,还有他在舞台上的那句朴素之言:“我没有什么梦想。只是认真地做自己的事,梦想它自然而然(就来找我)。”——这成了屏幕下的新格言。

他一直强调自己“没想那么多”。记者采访时,他正在练习第二轮演出的汉语歌曲。因为第二轮的PK赛制要求选手两两合唱,帕尔哈提不可能再选择惟独自己擅长的维语歌。

“要是这轮淘汰了?没事啊。我照样去餐厅唱歌,去国外演出。没事的。”听起来,他似乎在安慰提出问题的记者。

6岁开始接触乐器,16岁自组乐队,8年前创建“酸奶”(Qetiq)乐队,是欧洲Morgenland音乐节的常客。对这样的帕尔哈提来说,《中国好声音》就像是这个夏天划过他平静生活的一道“流星”。

他来过了。感觉很好。其他的,“看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吧”。

不懂简谱和五线谱的艺术家

既然都去过欧洲了,还来《好声音》干嘛?

对帕尔哈提,这原本就是无心之举。

据节目组的编导透露,他们是在春夏之交的4月“偶得”帕尔哈提这个“宝贝”的。当时前往新疆意不在他,经人介绍,在接近摄氏零度的夜晚去了他常去驻唱的餐厅。

工作人员裹着厚厚的外套,坐在距离舞台几米开外依然抖抖索索。就在觥筹交错和食物的香气中间,一把冬不拉、一把电吉他、一套鼓,帕尔哈提和他的哥们儿就这样“即兴地、自娱自乐地high翻了整间餐厅”。

表演结束后,激动的编导希望他寄一些小样,来上海参加试音。他客气友善地答应,之后却没了消息。一个月过去,录制迫在眉睫,导演组急得各种敦促劝说,才总算在夏天之前拿到了帕尔哈提寄来的小样。

“你为什么等那么久才决定参赛?万一错过了机会呢?”后来他们问他。

他想了想说:“我现在挺好的,不出名,也挺好的。”

事实上,“帕尔哈提”在新疆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出生在乌鲁木齐附近八钢的一个工人家庭,8岁时有了平生第一把吉他。但他不识简谱和五线谱,弹吉他的指法也是自己摸索的,旋律全记在脑子里。

“电脑音乐编曲我学过。其实都不难,过一遍,我都知道是哪个地方要唱、要改,能感觉到。不管和谁合,几天下来,都成了。”

16岁,他和几个钢铁工人朋友第一次搞起了乐队。“那是1997年,经验不到位,觉得玩乐队是多么漂亮有趣的事情。哥儿几个弄了个小型的。” 2002年,这个初生之物解散了。取而代之的是“酸奶”。帕尔哈提说,奶是天然的,然后由人来发酵。他相信声音是天然的,而音乐就是声音发酵后的产物。

据说这是新疆最后一支坚持用维语演唱的乐队。他们将维吾尔族民族音乐和摇滚音乐融合,改编成拥有现代感的民族摇滚乐,演奏时还把新疆传统乐器萨塔尔、都塔尔、冬不拉、手鼓等加入其中,在乌鲁木齐拥有许多粉丝。

“在新疆的圈子里面,年轻人喜欢我们唱的歌,四十多岁的人也很喜欢我们。有的人专门听我们乐队的歌,听完,酒都不喝就走了。”

和帕尔哈提合作过的乐手,有老师,有歌舞团演员,有医生,还有做生意的。总之大家都有别的固定职业,除了他。8年里,乐队成员如流水般变动,惟一没变的,也是帕尔哈提。endprint

标签: 帕尔 声音 乐队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