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立时代潮头 担人民重托

点击:0时间:2023-07-24 09:01:55

王丹

他们很平常,从事着检察、基层党务、蒙医、农技、数控机床、工程设计、美工等等普普通通的职业。

他们很不寻常,经过千挑万选,他们承载着内蒙古自治区158万名党员和8.6万个党组织的重托,参加党的十九大。

他们就是来自全区各地的党的十九大基层代表,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改革发展最前沿、在科技创新第一线,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让我们走近我区16位党的十九大基层代表,记录他们的生动故事,感受他们的榜样力量,见证他们平凡中的不平凡。

他们胸怀理想信念,肩扛為民责任

他们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基于这样的使命担当,他们奔波在最基层、植根在群众中,辛勤工作,无怨无悔。

潘志荣,一位终日忙碌在为农牧民服务路上的基层检察官,被当地牧民称为“游牧检察官”。作为达茂旗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业务监督管理部部长,一级检察官,他30年如一日,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达茂草原上巡访办案。

“要想干好工作,就要和群众打成一片。脚下的泥土越多,离牧民的心就越近。”这是潘志荣多年工作的深刻体会,也是他忠于职守、执法为民的真实写照。他走遍了全旗77个嘎查和行政村,巡访过980多个牧场点与3400多户农牧民,撰写出近10万字《民情日记》,化解矛盾纠纷近百起。

为方便服务农牧民群众,潘志荣专门制作了蒙汉双语“检民联系卡”,到目前已经发放了5000多张。他24小时不关手机,被群众称为“一叫通”。

在多年基层工作的实践中,潘志荣总结出“会、懂、信、实”牧区工作4字诀,即“会蒙语、懂民俗、守诚信、干实事”。他是汉族,却能说一口流利的蒙古语,成为人们信赖的“双语检察官”,并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检察官。

在额济纳旗浩瀚的戈壁大漠上,有一位当了20年嘎查党支部书记的蒙古族妇女,她的名字叫乌云苏依拉。在赛汉陶来苏木孟格图嘎查,说起她,很多牧民都心存感激。

“我的牧家游每年都收入20多万元,要没有乌云书记当年鼓励和引路,也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说起现在的生活,牧民嘎毕亚图十分动情。

为了保护和恢复生态,她响应阿拉善盟“转移发展战略”,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孟克图嘎查仅用两年的时间率先在全旗完成了退牧还草工作。

为了让牧民“搬得出、稳得住、富起来”,开办餐馆先富起来的她,带头启动了富帮穷的爱心联动工程。她帮扶全旗重点生活困难、孤寡老人、五保户、缺乏劳动力、缺乏经营能力的农牧户达20多户,自己投入资金达40多万元。

在乌云苏依拉带领下,农牧民年人均收入达到18000多元,该嘎查从曾经的贫困嘎查变成远近闻名的富裕嘎查,并入选“全国百强嘎查”。她个人也先后荣获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荣誉。

在内蒙古最北端的呼伦贝尔市,有一个远近闻名的“三少民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河镇位于鄂温克族自治旗草原腹地,敖慧然是当地一位年轻的镇领导,大家都亲切地叫他“一线书记”。

在2013年伊敏河沿岸地区发生严重雪融洪灾的40多天里,他一直奔忙在抢险救灾第一线。当发现还有30多名群众没有撤出来时,他冒着危险,坐上大卡车就和镇里的10名干部冲了进去。群众和牲畜安全转移了,他发现脚下钻心的疼,原来脚底被钉子扎出了血。

伊敏河镇伍牧场地区被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危房改造项目,640户危土房拆迁重建。期间,他没黑天没白天地忙,矿泉水和面包就是他日常的给养,一身灰秃秃的衣服,根本看不出来是啥颜色。

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他带头探索适合当地精准脱贫的路子,帮助村民通过种植食用菌和小型家庭苗圃,实现长期稳定增收。他和镇干部们帮着贫困户白立文在院子里种上了2000多棵松树和1200多棵云杉,如今这些都成了白家致富的摇钱树。

同样为群众忙碌的,还有两位女书记,不过她们的工作岗位在社区。

邢丽英,兴安盟扎赉特旗建设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这些年,她就很少闲过。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看病就业,社区居民遇到大事小情,总会第一时间想到她。

建设社区不仅居民多,而且人员结构复杂,管理难度大。然而在她的心里,3246户家庭、8000多名居民的情况,辖区内的困难户、残疾人、老党员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这些情况她都了如指掌。

见过邢丽英的人都说她性格开朗,一天到晚乐乐呵呵,身上似乎有着用不完的能量。然而,真正了解她家庭情况的人都知道,她丈夫下岗,上有年迈体弱的老人需要照顾,下有残疾孩子急需治疗,但她却从来没有说过苦、叫过累。

“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自治区学雷锋先进个人”“小巷总理”“优秀党支部书记”……邢丽英身上的荣誉很多。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后,她更是觉得自己责任更大:“它激励着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为大家服务,只要居民日子过得好,我们苦点累点不算啥。”

现任乌海市乌达区巴音赛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的王改梅,不兼任社区书记都快2年了,但她仍然保持着在社区工作的习惯:在街道办事处的办事大厅与工作人员在一起办公。“习惯了,时刻见到群众心里才踏实。”

2009年,组织选派她担任巴音赛街道办事处先锋社区党总支书记。为了尽快熟悉工作,她带领社区两委成员及志愿者一栋房一栋房地摸排,走访社区党员、低保户、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千余户。

针对一些小区居民对环境脏乱差不满意的状况,她试行了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物业例会直通车”的模式接管小区,使小区环境大变样。

为了让最困难的群众公平地享受到低保,王改梅在社区推行了让居民公开票决的“阳光低保”。这一做法既消除了群众的争议,也得到市区两级民政部门的认可和推广。

王改梅担任办事处副主任后,又将自己的经验带到了办事处。她注重发展社区居民自治,通过民情民意分析会及时了解问题、化解矛盾,开展群防群治,加强治安和环卫,使整个街道办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恭喜斯院长,你是我们的骄傲!”“希望您把我们草原人民的感激之情传达给北京!”……当选十九大代表的消息传到金莲川草原后,正蓝旗蒙医医院副院长斯日古楞的手机就没有消停过。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褒奖。作为一名扎根在草原深处的医务工作者,无论在什么时候,她心里始终装着牧民,时刻想着老百姓。

2003年,医院接到了抗击非典型肺炎的紧急通知,当时,斯日古楞的女儿还不满两周岁,组织上让她在二线待命。但是疫情就是命令,斯日古楞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主动请缨,出现在了最困難的时刻和最危险的地方。

在正蓝旗蒙医医院,她经常是全院第一个上班而最后一个离开的人。她把全身精力地投入到了她所热爱的事业中。成为副院长后,她没有放下作为医生的本职工作,近3年年均接诊患者都在5000人次左右。

除了在临床工作以外,作为自治区卫生厅确定的“内蒙古自治区首批老蒙医继承人”,她还承担着重要的蒙医科研工作,为发扬光大蒙医医疗术作出了突出贡献。

时近秋分,天气渐凉,可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的育种大棚里却格外潮湿闷热。50多岁的王秀芝和她的团队正在潮湿闷热的育种大棚里采收、调查、测量。

王秀芝是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的所长。在长达30年的辣椒育种生涯中,她做了35000多条育种数据记录,整整记了100多本,图片近万张。

一个辣椒品种的成功选育,是一个漫长、复杂而艰难的工作。每年7月,正是辣椒育种授粉时期,育种棚里湿热难耐。王秀芝和她的科研团队在棚里一待就是半天,只有上厕所时才能出来透透气。

王秀芝用30年的时间,为辣椒产业增添了15个充满活力的新品种,并在全市率先引进了工厂化育苗技术。这项技术的推广,使全市的大棚蔬菜亩产增加10%以上。

她多次主持、参加国家科技部、农业部以及自治区科技厅、农业厅和赤峰市重点科研项目,获得科技奖励13项;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巾帼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

在田间地头忙碌了27年的梅园雪,是科左中旗农牧业局副局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

提起梅园雪,科左中旗人几乎都认识她。她推广的玉米丰产增收项目,使得全旗玉米亩产平均提高了300公斤,并创造了亩产1150公斤的高产纪录。

近两年玉米价格下降,她又带领农民搞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李显光介绍说:今年我按她的指导种了1000亩玉米、2000亩甜菜和1000亩红干椒,预计纯收入要比去年增收50万元。她真是我们农民的“财神”啊!

她每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作日都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田间试验示范和为当地农牧民群众提供科技服务。她主持开展的11项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试验,解决了肥料利用率低、化肥用量大、生产成本高和地膜污染、残膜难以回收等难题,还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她获得过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等多项荣誉,并当选为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

面对荣誉,梅园雪平静地说:“农技推广是我的事业,更是我的第二生命。农牧民的期待就是我最大的动力,也是我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永远牢记的使命。”

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这些基层十九大代表的理想信念、使命担当、责任奉献和为民情怀,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一个十九大代表就是一面旗帜,引领着前进的方向;一个十九大代表就是一束光芒,照亮着未来的征程。

他们勇立时代潮头,不断追求卓越

勇立潮头,是他们的时代担当;开拓创新,是他们不懈的追求。他们奋战在改革最前沿、工作第一线,只争朝夕,永不止步。

初见赵晶,你很难把这个温婉秀气的女孩和数控机床“女刀客”联系起来。这个外柔内刚的80后女孩,已经在机床旁工作了14年,从一名普通工人成为行业内响当当的数控专家,并获得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一直是男性主战场的机械加工行业,赵晶的作为让人侧目。她拥有着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兵器集团关键技能带头人、自治区草原英才等傲人的头衔。

赵晶不喜欢一成不变、按部就班。遇到难题,她就特别想解决;解决了,就非常有成就感。近5年,她研究设计突破生产窄口近70余项,累计为公司节约资金300多万元。

“工厂培养了我,我应该更好地回报企业”。2013年,自治区级“赵晶技能大师工作室”设立,她把多年来积累的知识和技能无私地传授给好学上进的年轻人。赵晶带领她的团队完成技术创新20余项,重大创新5项,获奖3项。

2016年,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赵晶一位双刀套类零件操作法”,申报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四届创新大赛特色操作法。同年,在《中国大能手》第二季之《数控刀客》比赛中,赵晶力战群雄而进入十强,成为晋级的唯一“女刀客”。

同样身怀绝技的还有一位达斡尔族女性苏梅,她是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馆美工,也是莫旗家喻户晓的剪纸高手。

1992年,苏梅成为莫旗文化馆一名美术创作员。为了传承和弘扬达斡尔族民间剪纸艺术,她深入达斡尔族老区,向老艺人学习求教,搜集、整理文化遗产。特别是在达斡尔族传统剪纸、哈尼卡纸偶制作和民族服饰的研究和创作上倾注了大量心血。

苏梅的“哈尼卡”剪纸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她的剪纸技法娴熟,线细如发丝,点小如针尖,一刀、一线无不和谐精美。从她手中剪出的各种动物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民族风情。

她的剪纸作品、民族服饰设计作品多次在市、区、国家获奖、演展(收藏)。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作为达斡尔族的代表,她参加了“中国传统工艺技术女能手操作表演”,获得了“中华巧女”鼓励奖。

苏梅还把她的剪纸带到马耳他、澳大利亚等国,向世界展示了达斡尔族剪纸“哈尼卡”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三尺讲台”上,李凤娥确立了“为教育献身”的人生目标。她把教师职业看得无比神圣,30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兢兢业业。

自1997年她担任临河第五中学语文教研组长以来,她带领全组教师积极进行教改,语文教研组多次被评为优秀教研组。在教学竞赛中,该组教师多人次获自治区、市、区级奖励,成为学校的一面旗帜。

2010年,李凤娥任学校教导处主任,全面负责学校教学管理,还同时兼任了2个班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在她的带领下,临河五中进行了新的教学改革,并成为巴彦淖尔市教改的窗口学校。不论是中考、地区统考,还是各种能力测试,学校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今年的教师节,李凤娥收到100多条祝福短信,每一条短信都饱含着学生们对她的一片感恩之情。

当初任教时青春勃发,如今已是鬓染白霜。这份坚守与执着,让她赢得了学生和社会的认可,也获得了自治区劳模、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等荣誉称号。

在塞外青城,西蒙广场的几间办公室日夜灯火通明,呼和浩特市地铁2号线管线迁改及交通疏解施工阶段设计任务正在紧张进行。一名戴眼镜的中等身材中年人,几乎日日夜夜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

他叫韩佳彤,是市政设计院呼和浩特市地铁项目的总设计师。他曾每天审查施工设计图纸70余张,10天内共审图766张,用10天的时间完成应该用一年完成的工作,创造了国内工程勘察设计领域内的奇迹。

2017年3月,韩佳彤带领的地铁设计团队,提前一年完成地铁1、2号线一期39个车站、1个区间、1个车辆段的管线迁改、交通疏解、市政设施改移的设计任务。

经过他的团队日夜奋战,7月29日,一期所有工程提前完成,为自治区70年大庆献上了一份厚礼。尤其是所采用的地下连续墙斜交施工的盖逆作法,是全国地铁站中第一次使用,为我国市政工程技术发展作出了突破性贡献。

作为内蒙古精通建筑结构设计的专家、呼市建筑系统技术创新的领头雁,20多年来,他先后主持国内100多项重点工程,设计了多个城市地标,并为国家节约大量建设资金。

对于射击项目运动员陈东琦来说,赛场就是战场。“从摸枪的第一天起,我就是想打10环。”这是她最初的目标,也成为她射击之路上一步步前进的标杆。

生于1988年的陈东琦,是内蒙古射击射箭马术运动管理中心射击队队员,也是射击队的骄傲。“她对自己的要求比一般运动员更高,具有自我超越的精神。她的努力拼搏也为其他运动员作出了很好的示范。”总教练盛浩明说。

训练馆、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有着常人无法忍受的枯燥,但陈东琦却这样度过了13个春秋。她几乎把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她热爱的射击运动上。

一天天的刻苦训练,一次次的赛场拼搏,陈东琦的射击从技术到心态都在向着胜利的目标迈进。

2014年9月,她和队友在仁川亚运会上获得了女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团体第一,这是内蒙古步枪运动员时隔32年后再次获得亚运会桂冠。

2015年5月,她在国际射联射击世界杯赛女子10米气步枪项目资格赛中,以422.9环的好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并以资格赛第一名的成绩闯入决赛,最终获得铜牌,为国家和自治区争得了荣誉。

2016年9月,在世界大学生射击锦标赛女子三种姿势团体赛中,她和队友夺得第一,她也获得了个人赛第一的好成绩。

金秋时节,走进内蒙古平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六家煤矿,一场别开生面的技术培训正在举办。班长赵辉以讲故事的方式,向大家传授“用耳朵听机器故障”的绝招,工人们听得津津有味。

在工人们的眼中,电力监测班班长赵辉是一个矿山机械设备的“保健医生”,不仅能给机器保修、保养,还会给设备做一些“小手术”,让它运行得更经济、更健康。

他研制出的“提升机温度在线预警监测系统”,改变了过去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用手摸、用眼看的方法,对提升机的轴瓦、真空接触器、滚筒等部位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一旦部件超过警戒温度就会报警,提醒工人及时进行诊断维修。

别看赵辉今年只有41岁,可他现在已经是煤炭行业国家级的技能大师,并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大师工作室。

借助这个平台,他总结出的勤问、勤看、勤听、勤用、勤记、勤动、勤想“七勤”工艺流程法,已成为企业各类检修维护人员的行为准则。他的大师工作室还通过“技师讲堂”和“实训讲座”培训青年工人,使一批新生代的青年技术能手脱颖而出。

“如果说上次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让我感到激动和兴奋的话,那么今年再次被推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我更多地感到肩负重任。”49岁的张根九话虽不多,但是回答记者这个问题时格外有力量。

张根九,这位在内蒙古丰川酒星酒业公司从事一线工作20多年的生产车间主任,对酿酒原料、工艺、技术各方面都颇有研究。

1999年,厂里酿造的酒莫名其妙地酒质下滑,给酒厂带来严重危机。细心的他将目光对准了窖泥,发现窖泥中存在白色的结晶,使得窖泥板结,直接影响了酒的质量。他组织车间小组和技术人员对窖池进行了改造,在解决酒质下滑的同时也为企业节约资金100多万元。后来公司引进新生产工艺、设计相关设备时,他都是创新前沿的技术骨干。

参加完党的十八大后,张根九把援助之手伸给了更多的人,发起成立了乌兰察布市公益促进会。近年来,在他的协调下,共为乌兰察布捐赠物资60多万件,资助232名贫困学生23万元;协调多家企业在各地农村小学建立和完善了20多个图书室,还联合北京友谊医院深入农村开展了多次公益义诊活动。

“登高莫问顶,途中耳目新。”这是伊利集团党委书记潘刚喜欢说的一句话。

在潘刚的办公室挂着两幅照片,一幅是潘刚在伊利牧场与农牧民交流奶牛养殖情况,一幅是与苹果公司CEO库克、美国杜邦公司董事长柯爱伦交谈。这似乎在表明多年来潘刚带领伊利走出草原,走向全球的印记。

“汇聚全球能量、坚持不断创新,才能在全球乳业版图中发挥更大的影响。”潘刚如是说,伊利如是做。在“全球织网”的基础上,他还进一步提出,伊利的全球化不仅是整合全球的优质自然资源,还要通过整合全球的技术、人才等智力资源,建立“全球智慧链”,推动企业再进步。

作为一名企业家党员,潘刚经常走到基层农牧民的牧场里,通过现场调研,决定成立担保公司,并在其基础上,探索了一种以“核心企业承担实质性风险责任”为特色的产融结合模式,有效解决了奶农融资需求。

如今,在潘刚的带领下,伊利与农牧民已结成相互依托,同呼吸、共命运的鱼水关系,不仅带动农牧民致富增收,还全面推动了奶源建设的升级,使企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在今年7月荷兰合作银行发布全球乳业排名中,伊利集团以超600亿元的营收名列全球乳业8强。

心中有梦想,奋斗有目标。这些十九大基层代表以恒心执念勇立潮头,彰显了这个先进群体共同的时代担当,為我们树立了前行标杆。

一个十九大代表就是一叶风帆,汇聚起奋进的动力;一个十九大代表就是一道脊梁,支撑起民族的自信。

在当选的2287名中共十九大代表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代表来自基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上,这些来自基层的十九大代表将以自己的使命和担当、责任和情怀、奋斗与坚守,给党和人民一个共同的回答:勇立时代潮头,不负人民重托!

责任编辑:刘秉承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