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巴黎,墓地也可以很浪漫

点击:0时间:2023-07-29 09:02:40

一壶一酒走天涯

巴黎的艺术无处不在,除了琳琅满目的大小博物馆、历史建筑,还有一道非常特别的景观:墓地。

有人说,选择了巴黎,就选择了自由的生活。这是巴黎的意义,也是拉雪兹神父公墓的意义。与东方文化不同,在巴黎,逛墓园是一项文艺十足的乐趣。在那里,驻留了多少两百年来耳熟能详的文人骚客,他们将生前的丰功伟绩留给后人传颂,去世后留下一块墓碑聚集在园里供人瞻仰。这里不仅仅是一块墓地,更凝聚着法国特有的、丰富的文化艺术,象征着法国自由和浪漫的箴言……

与中国的墓地文化不同,国内很少听说有人喜欢没事去墓园溜达,如果还喜欢俯身在每个墓碑前细细斟酌……似乎总感觉有点怪怪的。可法国却非常不同,巴黎的几大墓地,埋葬着太多的文人骚客和情怀,这里不仅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还有好多老巴黎没事也爱去墓园里溜达溜达。常常看到白发苍苍的大爷老太太拄着拐,带着巴黎人特有的骄傲在某个墓前驻足,和音乐家、诗人谈谈心;和各大文豪、政治家聊聊天。

拉雪兹公墓,是巴黎、也是世界非常有名的墓地之一,那里埋葬着巴尔扎克、莫里哀、肖邦、王尔德、傅里叶、吉姆·莫里森……这些名人墓,除了王尔德的梦幻狮身人面像,大多和周围的墓没什么两样,朴朴素素没什么花样。对于国人,要找到这些耳熟能详的名人墓并不难:循着墓前献花的足迹过去,当然也有献吻的(王尔德的墓现在都罩上玻璃罩子了)。

可园内的为法国历史添光增彩的名人太多,如果不是导游贴身讲解,恐怕自己瞎逛也就逛那么个意思,想get到法国人的嗨点就不容易了。

幸运的是,上一次进园的时候,遇到一个特别热情的大爷Remonde,家就住在公墓旁边,老巴黎人了,对拉雪兹公墓摸得门儿清。

那一天,我的目标是“巴尔扎克”。因为前一天在闭园前打听好了他的位置,所以当天我进门就直接右拐,顺着“巴尔扎克”的方向奔过去,可来来回回找了好几次,都没有找到。

这时候,迎面走来一对老年人。大爷Remonde是典型的法国老头儿:细格西服,粗格贝雷帽,右手里拄着一把黑色雨伞;大妈略年轻,精神很好,很瘦,穿着红上衣,两人低声说着话慢慢在围墙边散步,像所有相互扶持的老人一样。我赶紧走上去,问他们为啥“巴尔扎克”这么傲娇,找了好久愣是不现身。

两人听完我用结结巴巴的法语问完后,都笑了。他们告诉我刚刚和“巴尔扎克”见过面,他就待在前边不远的小坡上。他们顺着方向指给我看,并决定要亲自带我过去。

我赶紧说谢谢,看着骄阳下重重的影子,我偷偷瞄到大爷花白的头发,有觉得点不好意思。两位老人倒是非常开心的样子,轻车熟路在前面带路,大爷嘴里还絮絮叨叨地为我们讲述着、经过的每一个看上去默默无闻的名人,那神态,就好像周围躺着的,都是他过去的老朋友。

大妈拉我和她并排走,我默默地听着大爷讲解,一边听一边忍不住赞叹:原来这里还躺着一位通灵大师!大妈也常常附和着感叹:原来他也在这儿啊!今天才知道……我觉得奇怪,大妈觉察到了,然后悄悄告诉我:“我跟这位先生并不认识,我也是刚刚在园里碰到他的。”

我扭过头看她,两人相视而笑。

那个下午,大爷带着我们拜访了浪漫诗人Chriles Nodier, 女权主义记者Hubertme Auclerte Levrier,巴尔扎克……在拜访画家Evgene Delacroix时,旁边走过来两位胖胖的法国女人,她们诺诺地问能不能加入我们的行列,于是,我们的队伍浩浩荡荡成了五人小队。

几乎每座墓,大爷都能详细讲述一段有趣的历史,尽管我不能完全听得懂,但周围的其他法国人异口同声地说:“哦,原来他在这儿啊。”时,我也常常不自觉地默默点赞。

那个下午,我们在大爷的带领下,逛了小半个园子,肖邦、Edit Piaf、王尔德……最后又有游客陆陆续续加入我们的队伍,到四点多的时候,大爷已经带领差不多十人的小队伍在园里逛了快三个多小时。

我们的大队伍停在离王尔德墓不远的位置,大爷指着不远处的一块空地说道:“这是我的墓地。”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没来得及看其他人的反应,反正我自己愣住了,立马质疑自己的法语水平,是不是听错了。

从他短暂的描述中,我这才知道原来大爷今年八十多岁了,之前在飞机制造厂工作了一辈子,在他忙碌的人生里,也算实现了各种大大小小的人生目标,当然,他最满意的作品,还是最终在拉雪兹公墓里,为老伴儿和自己买了两块地儿。因为从小就长在墓园附近,一直希望自己去的时候能和这些名人埋在一起。前两年,他为自己和夫人买好了墓地,平时没事就来这看一眼,体验一下自己缅怀自己的感觉。

说实话,我当时有点懵,却瞥见同行的法国人神色并无二样。一旁的大妈告诉我,在法国有不少人都是生前就买好墓地,虽然拉雪兹公墓位置紧俏,但还是可以买到的。

我突然觉得有点感伤,却实在无法想象自己到墓地缅怀墓自己的感觉。我们最后在王尔德的墓前分手,大爷说:“今天和大家相处很愉快,我要回家休息一会儿了。”我们赶紧向大爷道谢,目送他佝偻着背,迈着小步慢慢走出园子。

我跟大妈走在一起,她非常真诚地说道:“今天碰到的这位先生真是太好了,给我们讲了好多好多故事。”

“是啊,我也这么觉得。我最开始还以为他是园子的工作人员呢!”我后来跟导游逛过一次,觉得他们的讲解太职业了,果真没有大爷讲得耐听呢,我问大妈:“不过,站在自己的墓地前是什么感觉呢?”

大妈点点头没说话。我们一直走到公墓的围墙根儿,要分手的时候,大妈告诉我,她一直很关注中国,她的女儿还在中国济南的法语联盟当过老师。我们互换了名字和电话,大妈嘱咐我没事的时候一定要给她打电话,两个人可以搭伴儿逛逛巴黎。

回家的地铁上收到大妈的短信:“能在生前参观自己的墓地,回首过去的人生,应该很幸福也很满足吧。”

地铁轰隆隆地窜上地面,我看着夕阳弥漫下的圣心堂,梦幻极了……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