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李斌:要让工人有奔头

点击:0时间:2023-08-12 00:11:43

姜浩峰

要想成为优秀技工,还是必须在岗位上成才。一个能力好的、优秀的技术工人,首先不能把一份工作当做糊口的差事来做,不能三心二意,而是要有职业精神,当它是一份正正经经的职业去做。我们讲工匠精神,就是要讲一个人对一份工作的孜孜不倦。

李斌,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总工艺师、液压泵厂数控工段工段长。2014年,他当选为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

回首走过的路,技校毕业后,1980年进厂的李斌心里有一个单纯的梦想——“学一手好技术,当一个好工人”。于是学习知识、钻研技术成了他的“生活习惯”——自学高中课程、考电大、进修专业课程……这么多年来,李斌的“学业”几乎从未间断。如今,李斌拥有工程师和高级技师的双职称,“当个好工人”的梦想早已实现。

近年来,李斌团队完成新品开发20多项,其中1项达到国际尖端水平,8项为国家级重点项目。这些新产品开发项目,使企业累计增加销售收入1800万元。李斌说,“中国工人的形象已经不再是那种五大三粗的体力劳动者了,而是有知识、有技能、有智慧的产业工人。通过知识、技能和智慧,产业工人能够实现中国制造技术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的梦想。”

李斌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获全国十大杰出工人、中华技能大奖、全国知识型职工标兵、全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和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在上海市总工会正在施行的“上海工匠”培养选树千人计划之际,李斌接受了《新民周刊》采访。他回首自己的成长之路,寄语来者,希望未来的上海,诞生更多的大国工匠,亦希望上海有更好的培育优秀工匠的土壤。

优秀工人首先要定定心心

《新民周刊》:您技校毕业进厂时是几级工?当年的技术工人评判标准与现在有何不同?

李斌:我技校毕业,1980年进厂工作时是初级工。工作后通过多次评级考试,于1998年成为高级技师。当初的技术评定,主要是工人通过努力工作与学习,在取得工作经验后达到某一级工人的技术水平,再由有关部门来组织评判。这与学历教育不同。学历教育,主要是这样一种形式——我希望得到某一级学历,就去报考,通过努力,考试通过就获得学历。

从前技术评定是——工人先取得工作经验,有了相应能力,由有关部门认可。比如从前考技师,不是人人都有机会报考,要单位推送。一般是单位领导从技术出众的工人中提名,群众认可,才可报送出去进行技师评判。现在和从前的差别是——社会化考试,大家都可以报名。

《新民周刊》:通过您的亲身经历,您认为一个年轻人成长为优秀技术工人,必须经历哪些考验?

李斌:我觉得要想成为优秀技工,还是必须在岗位上成才。一个能力好的、优秀的技术工人,首先不能把一份工作当做糊口的差事来做,不能三心二意,而是要有职业精神,当它是一份正正经经的职业去做。我们讲工匠精神,就是要讲一个人对一份工作的孜孜不倦。其实每个人的聪明程度,差异并不是天壤之别。只要常年态度认真,定定心心去做,就会有成绩。当然也有真正不适合岗位的人,那是少数。未来,制造业要发展,工业4.0也好,智能制造也好,还是需要一支技术工人队伍的。希望有人能定定心心去干。

《新民周刊》:必须有技术革新、创造发明才能是优秀技工吗?

李斌:不能这么说。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发明家。能成为发明家、大工匠的毕竟是少数人。但就每一个个体来说,有前进目标,去奋斗,才可能有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任何发明创造都是有基础的,奠定基础的东西其实就是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其实这就是在弘扬工匠精神。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是要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不能太注重个人得失。

有的人内心没有成为高技能人才的奋斗目标,表面上干活也挺卖力的,但他想的是:卖力做几年,薪水是不是应该涨些?是不是能获得个“小干部”的职位?甚至是不是有机会成为厂长?当然,这并非说一定是非分之想,关键是几百人的工厂,厂长能有几人?你能通过奋斗获得厂长职位,当然不是坏事,但不能把眼光全都瞄在这上头。否则的话,根本成不了高技能人才。

所谓高技能人才也好,大国工匠也罢,那是一种长期的坚持。就技术水平来说,不是今天比昨天进步了多少,不能这么比。个人技术水平的进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回头看看五年前、六年前甚至十年前的自己,水平是否上了个台阶,这才是重要的。总之,想成为优秀工匠,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浮躁。

我觉得,就算没有发明创造,就算没有技术革新,只要保质保量完成产品,达到企业的要求,完美地做好,就是优秀员工。当然,水到渠成,伴随着这一切,技术革新之类也就会发生在优秀员工身上。

选树千人计划是个好开端

《新民周刊》:回首往昔,上海曾经有许多行业诞生优秀技工,但一段时间以来,好像技校式微,愿意做工人的年轻人少了。您有什么期望?

李斌:我觉得技校式微主要是生源少了。直接的原因是社会价值取向有了变化,都认为读大学有出息,而找工作的话,大专、本科的学历是敲门砖。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有一种“共识”——技校毕业的只能去做普通劳动者。大多数年轻人于是主攻考大学。

现在,比如我们厂,“新鲜血液”多是外来劳务工。他们连技校都没上过,进厂还得从头培训。总的说来,在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上,劳务工的总体素质是有欠缺的。我当然希望有合格的、优秀的新工人加入工厂。

《新民周刊》:如今,上海在全国首次提出“上海工匠”概念,准备用10年时间培养选树1000名“上海工匠”,打造一支与加快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要求相适应的高技能领军人才。目前上海也有比较好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您怎么看技工特别是技师和工程师之间的配合?

李斌:实际上,在一些生产实践中,好的技术工人,他反过来对工程师的技术工艺改进、技术优化有促进作用。一个长期从事操作的工人,对生产中产生的问题所在,很可能是很清楚的。如果这样的技术工人同时有不错的文化水平,那对技术工艺的促进作用将会更大。

《新民周刊》:国内技术工人可以成为工程师吗?

李斌:目前在职称上还是两条线走,符合条件都可以评。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一般来说,工厂的工人,获得技师职称就应该获得相当于工程师的待遇。但许多企业并不是这样做的。我觉得要讲工匠精神,要讲大国工匠,首先要让全社会对工人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使得更多人从心底里愿意当工人,觉得工人是有奔头的。毕竟,即使是大国大工匠,也是从初级工一步步做起来的。如果能改善薪酬体系,国家有指导性的政策,情况会好很多。否则的话,对企业发展也未必有利——新工人刚刚工作满三年成为熟手,就辞职改行了,重新招人的话,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产品质量。

我觉得,上海市总工会打造“上海工匠”, 培养选树千人计划,是个好开端,是从源头上做事,能让社会氛围有利于从新认识工人的价值。

标签: 工匠 新民 工人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