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台湾学生为何“占领立法院”

点击:0时间:2023-09-05 15:59:12

肖婷婷/整理

3月19日,台湾民间大约有300人因反对两岸《服贸协议》,强行进入了“立法院”议事场,抗议国民党将《服贸协议》送审。这是台湾“立法院”首次被民众“占领”。23日晚,占领“立法院”的部分学生转而攻占“行政院”。超过百人打破“行政院”建筑物的玻璃爬窗进入,包括院长室和机房都被攻占,“行政院”史上首度遭群众占据,“行政院”前聚集近万名抗议群众加入抗争行列。

对于局势的突然变化,马政府祭出强势姿态,府院下令,在天亮之前一定要清空,驱离所有学生,拿回主导权。警方在24日凌晨展开强制驱离行动,闯入“议政院”警备区域的民众都被警方一一架走。警方沿街广播抗议群众离开,“警政署”动员数千名警力展开强制驱离行动,强制驱离导致流血冲突。

台湾“立法院”所有议席自从1992年开始便由民选产生,因此成了台湾民主的殿堂。过去尤其是19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也发生过多起肢体冲突,不过却也从未发生过被占领的异常事件。这回因两岸的“服贸协议”引发的冲突,终于酿成前所未闻的200台湾大学生占领立法院、议政院的严重事件。事件仍在进行,却已经冲击了马英九政府的威信,更为两岸关系未来的走向投下了“震撼弹”,不容小视。

民众的诉求

参与台湾这次“占领立法院”活动的主要是年轻学生。虽然有组织者,“占领”过程中也有一些政客到场声援,但这些年轻学生中也有相当部分是通过社交网络的号召来到现场“助威”。

这就使得这场“占领立法院”的政治抗议的参与者比较混杂,并不是参与的人都清楚理解抗议的诉求。而如果细分,本次抗议事实上主要有以下三类人参加:

第一类:不认可两岸《服贸协议》,认为自身利益会因《服贸协议》受损;

第二类:不认可国民党送审《服贸协议》的程序,认为其黑箱操作;

第三类:不了解《服贸协议》,只是借此反对马英九政府,彰显“反对者”立场。

其中,第一类和第二类虽然动机并不相同,但目的基本一致,这点也能经由此次“占领立法院”行动企划者之一台湾清华大学研究生陈为廷提出的诉求了解。针对“占领立法院”行动诉求,陈为廷在3月20日的记者会表示:“今天的立场非常简单,我们认为这个影响上千青年的协议所将带来的后果,比如垄断、甚至是被整合进中国大陆的经济体系之中。过去我们曾要求针对服贸协议进一步逐条审查,但我们发现即使逐条审查,也只是让国民党继续黑箱通过,因此我们希望马政府退回服贸协议,这个退回并不只是将服贸协议退回内政委员会,而是要求马政府对中国大陆表示我们拒绝签署服贸协议。”

可见,第一、二类参与者还是比较明晰的了解自己关注点的,诉求也比较清晰。而相对于第一、第二类参与者对《服贸协议》争议的了解,第三类则就相对盲从。其中很多人甚至根本不了解《服贸协议》的来龙去脉,只是借此反对马英九政府或纯粹彰显自己“反对者”立场。甚至有些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以在社交网络上表现出自己“很酷”。

对《服贸协议》的争议

此次处于争议漩涡中心的《服贸协议》是《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简称。《服贸协议》内容包括条文、特定承诺表(市场开放清单)及关于服务提供者的具体规定等部分。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开放市场,推动两岸服务贸易正常化,加大业者交流合作和市场规模,并减少限制性措施。

总体看,此次《服贸协议》中是大陆让利,而争议点则主要在对台湾经济保护的够不够。

从本次协议两岸相互开放的项目来看,台湾对大陆共有64项开放承诺,其中只有37项是新增或扩大开放陆资投资的项目。大陆对台湾则有80项开放承诺。在《服贸协议》的支持者看来,这些项目有大陆的妥协成分。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教授潘锡堂就指出:从服务贸易协定的内容看,表面上台湾64项市场开放的承诺,但其中有27项是已开放陆资来台投资专案,反倒是大陆不计较台湾加诸的不对称待遇,仍给予台湾80项高于WTO的开放承诺,是立足于对台“让利”的思维。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林建甫也曾撰文表示,大陆方面开放内容均超出在WTO所作承诺,其中66项等于或优于《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待遇;而台湾方新增或扩大开放项目(非金融的28项及金融9项)均未超出台湾惯常对外资来台投资的待遇。

实际上,即便在反对的学者看来,《服贸协议》在整体上也是对台湾经济有利的。他们反对的理由也都局限于个别条款和服贸协议可能对个别群体的冲击,或者认为协议在某些方面对台湾这个相对较小的经济体保护还是不够。比如台湾大学经济系主任郑秀玲就认为:服贸协议会造成弱势产业生计恐难维持。台湾大学经济系兼任教授林向恺则认为:两岸经贸交流越密切,成为“输者圈”的成员越来越多,且“输者圈”和“赢者圈”族群的所得、财富差距越来越大,得利者并非一般薪资阶层,而是大财团。

《服贸协议》经济之外的一些因素,诸如安全和内地移民争抢福利也引发不少担心。

在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林建甫看来,对于《服贸协议》来说:“那些被烦恼的议题,都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而对此,反对者们也不讳言。台湾大学经济系前任系主任、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前主委陈博志就认为,服务业涉及很多“安全问题”,但马政府却却未评估考量。中华彩色印刷董事长张中一则认为,依据《服贸协议》放开市场后,会影响台湾“独特的文化价值”。而类似观点,也不在少数。

此外,还有台湾民众担心《服贸协议》会让大陆人争抢台湾本地人的福利。但实际上,《服贸协议》并未向大陆开放蓝领劳工,开放的是陆方“资本额2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两位负责人可来台)、资本额每增50万美元可多一位管理人员(最多七人)。而且,由于台湾方面要求来台居住的大陆人士每年重新签证,所以对相关投资资质的审查也会严格且持续。所以,即便确实是对会消耗一定的福利和公共资源,但这些内地商人也为台湾付出了相应的投资和税收。endprint

标签: 台湾 协议 天山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