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巾帼高层智囊赵涛

点击:0时间:2023-09-05 22:37:55

“我想,各国人民都希望自己的政府提高行政效率,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中国面临着21世纪中华民族的复兴,时代要求我们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要求我们造就一个高效率、清正廉洁和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人民政府。”

这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经济学女博士、中央政策研究室第一位女秘书长赵涛,在自己学术著作《罗斯福新政——积极的反危机政策》一书中的篇末结语。她饱含的感情在表达对党和政府期冀的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作为政策研究者和中国学人的责任和情怀。

成长历程

赵涛,1951年出生在一个革命干部家庭。父母都是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干部。1947年父亲赵子厚随刘邓大军南下大别山,1954年任安徽省六安地区专署专员,1958年任淠史杭灌区工程总指挥,曾任安徽省生产指挥组副组长(副省级),长期分管水利工作,为六安地区乃至全省的水利工作作出过重大贡献。

受家庭影响,赵涛非常喜欢读爸爸看的书,从小就读理论书籍,尤其像《资本论》这样的长篇巨著,通读多次,早早就印在赵涛的心灵里。

赵涛起初学的是理工科,1973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精密仪器专业毕业。由于酷爱经济学,1979年她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宋涛教授,1982年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3年,她就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吴大琨教授。1986年,她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第一位通过经济学博士答辩的、第一批五个博士中唯一的女性,也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经济学女博士。长于通过调查研究和国际比较,进行宏观经济全局和趋势的研判,尤其在宏观调控的政策选择、工具搭配和时机把握等具体谋划中,见解独到且颇多建树。

经济理论建树

上世纪80年代,钱学森的系统论和“两弹一星”的总体设计方法,引起科学家们的高度重视。

赵涛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不久,她就参加了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的用系统论和总体设计方法研究宏观经济管理的研讨活动。系统地从全局高度、从总体利益研究和探讨问题,对其后来的经济政策研究工作影响深远。

缘于其工作性质,赵涛绝大多数研究成果不为外界所知。例如,35岁博士毕业就进入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经济组研究经济政策,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秘书长张劲夫麾下首倡“保值储蓄”,为抑制1988年的通胀作出了贡献。对过度偏离商品价值的价格,她提出“用行政手段迫使价格接近商品价值”的调控思路,至今仍具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工作,指导思想上时有脱离国情,超越国力,片面追求高速度,急于求成的情况出现。

在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前一两年的时间里,赵涛与胡鞍钢、姚增起等博士组成国民经济运行系统分析小组,通过追溯我国经济40年轨迹,得出的结论是:必须始终重视农业,经济发展必须避免大起大落,“持续、稳定、协调”应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作为“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核心问题”,作为“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指导方针”。

1989年11月,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采纳了专家们的精辟意见,自此确定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牢固树立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说明了赵涛等博士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

同时,她还是我国股票市场建立的主要倡议者和建言人,参与了设立证券交易所的关键讨论;1994年,接受朱镕基副总理交给的任务,准确预测了回归前后的香港股市;1996年5月,在一篇汽车发展分析报告中,以超前意识提出大力发展汽车产业,用国产轿车特别是经济型和微型轿车占领国内市场,被汽车业界誉为“中央第一个汽车报告”,此后又提出以轿车业为龙头,实施工业整体升级计划。

1999~2000年间,赵涛主持了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认为收入差距扩大,虽然符合国际经济发展史的规律,但我国扩大的速度过快,差距过大,这是关系全局的重要问题。

时任总理朱镕基很快将赵涛的研究报告,批示给九位相关部委领导,为改变分配不公奠定了良好的决策准备基础。

近年来,通过《瞭望》新闻周刊这个平台,赵涛的研究思想和方法以及一些具体的政策分析判断,得以公开。比如,从2006年~2010年,在《瞭望》新闻周刊上,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五年解读释惑,引导社会公众正确理解国家宏观政策,一直被外界高度关注。

著名“危机经济学”学者

事实上,不为外人所知的是,赵涛是国内为数甚少深入研究“危机经济学”的学者之一。对政府而言,管理宏观经济最大的挑战就是应对经济危机。

1982年,赵涛的硕士毕业论文就是“罗斯福新政剖析”,对美国大萧条时期的政府应对作了深入持续的研究。

1992年赵涛的学术专著《经济长波论》荣获第二届吴玉章奖世界经济学科一等奖。在《经济长波论》中,她系统分析和概括了两百多年世界经济的长期波动及其中的大小经济危机。此后,正是源于术业专攻,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中期国内应对通胀,以及90年代后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她的政策建议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严重困难。赵涛身为经济政策研究工作者,想中央所想,急中央所急,发挥理论专长,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富有真知灼见。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研判国际金融危机。赵涛认为,我国金融业发展要吸取次贷危机的教训,必须坚持金融业是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服务的明确定位,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金融创新不能脱离实际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必须紧紧围绕为创造物质财富的农业、制造业发展服务,要防止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脱节,防止金融业脱离实体经济盲目发展,防止金融业内部炒作牟利而无限膨胀,防止把金融业凌驾于实体经济之上。

二是针对严峻的国际金融形势,力稳“三市”,扩大消费。这就是:加大力度发展与国民经济规模相匹配的股市、发展贴近居民购买力的房市、发展带动工业增长的车市。要以前所未有的果敢和决心,全力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是构建健康的大国发展模式。在促进经济结构和重大比例关系调整方面,重要的是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在夯实国内消费基础方面,要逐步提高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重,调高个人税收起征点。要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和消费能力。要积极扩大就业。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

2009年11月23日,赵涛在《瞭望新闻周刊》上发表《长远布局宏调政策》一文,提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仍在,要在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同时,抓紧“后危机时期”布局,决胜长远。此文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被海外媒体广泛引证,用于分析判断中国未来经济政策方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赵涛生活俭朴、朴实可亲、言行低调,谈话和文字中少有大而空的词汇。具体到工作中,除了她这一代学者理性严谨的时代特征,还特别强调建设性、大局观和前瞻视野。

这就是潜心经济研究,成为高层智囊的赵涛,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经济学女博士,中央政策研究室第一位女秘书长。

(本刊记者宇虹据《瞭望》新闻周刊、全国妇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资料编辑整理)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