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80后的“果冻”很鲜艳

点击:0时间:2023-09-14 22:15:42

路 涌

展览借用“果冻”的形态、性质,隐喻既具有当代国际艺术视野,又对中国的艺术史和艺术未来拥有各自理解的年轻艺术家而言。

前不久,为配合欧罗巴利亚中国年和上海周的活动,一个名为“果冻时代——中国当代艺术新势力”的艺术展在比利时安特卫普摄影美术馆开幕,并引起了欧洲观众的惊喜。

中国当代艺术在充分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艺术底蕴的基础上,立足东方,面向世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貌,并日益成为国际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本次展览策展人、上海美术馆副馆长张晴称,展览旨在全面考察中国1980年前后出生的艺术家,关注他们的生活方式,创作倾向及创作特征。

果冻原为西方的一种小食品,因为表面光鲜,口味甜美而赢得了孩子的喜欢。1985年第一条果冻生产线被引入刚刚开放的中国。至今,果冻在中国历时24年,与1980年前后出生的这一代人共同发育成长。虽然果冻噎死小孩子的新闻时有报道,但在厂商和质检部门共同努力下,销量一直不错,成为超市里的主打零食。展览借用“果冻”的形态、性质,隐喻既具有当代国际艺术视野,又对中国的艺术史和艺术未来拥有各自的理解的年轻艺术家而言。本次展览以67件(组)作品全面呈现今日都市青年艺术全息生态,通过绘画、插画、雕塑、录像、摄影、声音、建筑、文学等形式,力求从各个层面和各个角度立体地呈现中国果冻时代的艺术面貌、跨领域的艺术探索及其发展趋势,进而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实践中形成果冻时代的艺术特征:从观念的转换到图像的转换。本次展览结构由婴儿化的青春、未来肖像学和纷杂的全球化景象三个部分组成,将分别从果冻时代人的文化、心理、形式与语言表达以及生活方式对主题进行阐述。如果再从作品考察,那么光鲜与甜美就是年轻艺术家的普遍特征,或许他们要以这样的形态来解释社会,解释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张晴说:“他们对艺术的思考更为本质与个性,对艺术的实践更为复合与尖锐,对艺术的讨论更为广阔与理性。可以想象得出他们是一群21世纪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艺术家,使得中国未来的艺术生态进入到一种浮游自律的状态之中。”

安特卫普摄影美术馆馆长普尔先生对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本次展览,可能让比利时的观众进一步了解当今中国本土艺术的发展,了解今日都市青年的艺术生态,了解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理念和生活状态。”

当然,外国人的评论多少有点客气的成分,大可不必当真。我们要关注并警惕的是,年轻艺术家对社会责任的匆忙卸载,对理想、信仰的淡漠,在作品中多少有所反映,这不能用“国际艺术思潮影响”、“张扬个性”等时髦的词汇来解释,那是不负责任的。而应该看到,中国社会在快速转型期里,有失公平公正的做法对年轻人心灵造成很大伤害。艺术情怀与理想信仰的失落,对年轻人的负面影响也很大。他们或许在用“果冻”来装嫩,也许是在保持独立品质和软弱的纯真。故而,我们在考察艺术环境时,应该涵盖更多方面。

标签: 艺术 果冻 中国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