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把握深刻内涵?践行“三严三实”

点击:0时间:2023-09-22 13:25:36

陶建

导语: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党员干部要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体现了我们党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作风建设、根除“四风”问题的决心。“三严三实”内涵深刻、言简意赅,阐明了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既是政治价值追求,又是具体实践要求。“三严三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政治智慧的时代彰显,是中国共产党光荣传统的历史传承,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引领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标准。

一、“三严三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三严三实”的要求,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吸取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于“严”,古人论为人,有“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居心要宽、持身要严”“君子以细行律身”“君子求诸己”之言;谈为官,有“清、慎、勤”“公生明、廉生威”之论。于“实”,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之言,也有“纸上谈兵”“虚谈废务,浮文妨要”的典故。“严”“实”是中国人民古今正心修身之道,体现了自强不息、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严三实”所倡导的价值观、秉持的执政理念,就是对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通俗的语言、现代的表达深刻阐释了良好品德和官德的养成,是对中华文化从政修养精华的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

二、“三严三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从严从实要求自我的政治自觉,并在成长壮大中形成了“严”与“实”的优良传统。我们党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关键历史时期取得巨大成就,靠的就是无数优秀共产党员在不同岗位上展现的“三严三实”、敢于担当的宝贵品格。

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共产党人心怀崇高的革命信仰,恪守“严”“实”精神,浴血奋战,成就建党大业、建国伟业,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篇章。在环境复杂的和平建设时期,广大党员干部不畏艰难险阻,严格要求、真抓实干,为国家、为人民发奋拼搏,贡献巨大力量。从“办事不吭声”的老实人张思德,到“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好干部焦裕禄,再到“退休福不享,栽树二十年”的“草鞋书记”杨善洲,他们都是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践行“严”“实”精神的杰出楷模,体现了共产党严格要求、真抓实干的优良传统,成就了党和国家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三严三实”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从战略和全局高度,针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体现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是对中国共产党优良政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三、“三严三实”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三严三实”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助力器”。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中国梦引领方向。实现中国梦,是一场新时代的大考,是一次新时期的长征。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阵痛期、增长速度的换档期、改革开放的深水区,在发展新常态下,我们党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离不开“三严三实”,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伟大的中国梦离不开“三严三实”。

置身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转型社会,迫切需要培养一支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身于伟大事业之中,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三严三实”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新准则,是对党员干部标准的新升华。将“三严三实”作为党成长的新标杆,强化党性觉悟,思想上设置“严”的警戒线,行动上烙上“实”的风向标,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树立正确政绩观,着力打造信念坚定、踏实苦干、忠诚可靠,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求福祉,努力开创时代进步发展的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切实践行“三严三实”

“三严三实”从修身、用权、律己,谋事、创业、做人六个角度提出要求,既给为官之道指路,又为行为准则定向。实质就是“严”字当头,重在求“实”。

坚定理想,严以修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坚定理想信念是根本”。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在国内外形势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我们党员干部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考验挑战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始终保持高度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看得清大势、站得稳立场、辨得清方向,自觉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坚持不懈地与错误思想作斗争。

以民为本,严以用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为人民用好权”。权力来源于人民。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树立和强化以人为本的观念,慎重用好手中的权力,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决策前要想群众所盼、知群众所愿,站在人民立场、从群众利益出发,确保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符合群众利益。干工作时要时刻关注民生,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看成效时要坚持群众利益至上,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急盼的地方做起,确保我们的工作建立在深厚的群众基础之上。在自觉践行党的宗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增强为民意识、升华爱民情怀,真正当好人民公仆。

勤于自省,严以律己。“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提高威信力和凝聚力,做到不令而行。我们党员干部要努力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以党纪法纪为镜,对照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党员干部更要自觉遵守廉政准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同时,还要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以权谋私,决不搞特权,真正做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守住为官做人底线、坚持道德信念防线、不踩法纪法规红线,做事当有益于世,为人应无愧于心,做一个清正廉洁、组织信任、群众信赖的共产党人。

真抓实干,谋事要实。谋事是做事的开始、成事的前提,决定着工作的质量和发展的水平。党员干部首先要常怀为民之心,急民之所需、想民之所想,始终铭记造福一方百姓是我们执政一方的最大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是我们谋事的初衷。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政绩观,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任之名,定决策、出方案都要听民声、察民情,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谋事的正确方向。其次要把工作落脚点放在求真务实上。谋划、部署工作要尊重实际情况、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科学精神。党员干部要多到基层接地气、多到现场摸实情,从基层实践创造中总结规律性认识,真正做到察实情、出实招、谋实事。

敢于担当,创业要实。当前,我国步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面临许多矛盾和困难,党员干部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在困难中看到机遇,在思想上敢于争先、实事求是,把“创业要实”的要求贯穿各项工作始终。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对于已经实施得较为顺利、成效较为显著的工作举措,在没有重大突破的前提下,不另起炉灶,不因改革而改革、不为创新而创新,防止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同时,要敢于直面问题,不回避、不绕道,切实瞄准难点热点,精准发力加以攻克。其次要因地制宜。不能呆板僵化地执行中央政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解实际、掌握实情,将顶层设计与地方布局结合起来,合理确定目标任务,科学制定制度、措施等,提高决策办事的严密性和实效性。最后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作为改革事业的引领者,党员干部必须有“知其难为而为之”的担当,时刻牢记“为官不为平生耻”、“为官避事平生耻”,增强“功成不必在我”的使命感,敢于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利益固化的藩篱,破除体制机制的弊端,锐意改革,勇于突破。面对新情况、新矛盾,主动想对策,不回避,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绩。一旦出现问题和失误,不推过揽功,不文过饰非,要正视问题、汲取教训、改进工作,不断完善自己、成就事业。

襟怀坦荡,做人要实。古人云:“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做人要实,要对党、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首先要对党忠实。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要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追求为追求,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个人的事业融入党的事业。坚守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保持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其次要对人民忠实。党员干部要树立宗旨意识,践行群众路线,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搞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要多从群众的角度出发、站在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谋求发展,把为了人民群众、联系人民群众作为谋事创业的出发点、落脚点、归宿点。以真诚态度对待群众,以实际行动兑现承诺,一诺千金、取信于民。最后要对同志忠实。要虚怀若谷,有容人容事的气度和从善如流的品格。要襟怀坦荡、诚挚待人,在团结共事中促和谐、聚合力。要公道正派,坚持原则,严格抵制错误言行和歪风邪气。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群众路线永远在脚下”。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切实贯彻“三严三实”,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做人的基本遵循,作为为官用权的警世箴言,作为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