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产融合托起绿色夷陵

点击:0时间:2023-09-23 00:09:38

陈伟++张国荣

猴年新春的一天上午,湖北夷峡果蔬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恩珍满面笑容地向乡亲们报喜:公司拿到夷陵红有机柑橘3.66亿元订单。“好东西就是不愁销,别人的普通柑橘论斤卖还难,而我们生产的有机柑橘因表皮薄、水分重,口感好论个卖还寻上门来订购。”

被王恩珍津津乐道的有机柑橘,是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委、区政府着力打造的柑橘、茶叶和核桃三大绿色支柱产业之一。

地处长江三峡库区的夷陵区,把山区劣势看作是资源优势,把留住绿水青山作为历史责任,咬定绿色发展不放松。区委、区政府一班人在反复调研、精心规划和市场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全面发展绿色产业的战略思路,重点选择适合山区、库区特点的柑橘、茶叶等绿色产业作为全区农业支柱产业。目前,夷陵已成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早熟蜜柑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和湖北省核桃产业示范基地。

唱响服务曲

“没有政府的大力扶持,我家种不了核桃,更不可能有这么好的初果。”樟村坪镇董家河村农民郑定虎说。6年前在政府的倡导下,他家种了13亩清香核桃。因该核桃是一次栽种、百年受益的品种,培育期需要6年左右。一般的农户耐不住多年的等待,有的在核桃园里套种与核桃争光、争肥的农作物,还有的放任不管导致长期不挂果。针对这种情况,夷陵区从政策上倾斜,从资金上扶持,并由政府每年拿出专项资金交由当地核桃龙头企业东灵公司进行全程技术辅导。今年,郑定虎家的13亩核桃初果就获得亩产3500元左右的收成。

湖北东灵农业公司总经理易行槐透露,发展核桃产业既是保护生态环境,帮农民脱贫致富,更是为夷陵区打造新兴保健品产业做前期准备。东灵公司利用核桃丰富的营养,进行梯级深度开发,让每吨价值3万多元的核桃升值10倍。

“核桃产业发展好了,将改变夷陵区生态农林产业格局,成为继柑橘、茶叶之后的又一张地理名片。”夷陵区林业局局长谭宏清这样表示。

夷陵区委书记刘洪福表示,现在全区已有柑橘35万亩,产量70万吨,居湖北第一;茶叶面积21万亩,产茶1.9万吨;核桃种植面积近8万亩,虽然今年才开始挂果,但后劲很足。三大产业中核桃产业起步较晚相对薄弱。下一步政府将进一步搞好服务绿色产业发展的大合唱,从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服务扶持力度,让绿色产业协调并进真正成为支撑夷陵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破解民生的绿色银行。

打造循环链

位于分乡镇的家家有养猪场每年出栏生猪上万头,收入颇为可观。然而令老板郭明宏头疼的就是臭气熏天的猪粪时常惹恼市民。区领导亲临指导,让他建起沼气池,将猪粪生产沼气,供照明和做饭。同时巧做媒,将他家的沼液变废为宝,卖给附近的山里来蔬菜专业合作社,经二次发酵后做蔬菜施用肥。山里来生产的蔬菜因施用沼液身价倍增,很多消费者慕名来到田间地头抢购,被誉为从田间到舌尖的放心菜。

这是夷陵区委、区政府围绕资源节约利用和农村环境保护,打造的产业大循环、农业内循环、企业小循环、农户微循环体系带来的效应。他们推进首尾相连,上下衔接,多级循环利用,最为严格地控制有害投入品和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的转化利用率,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清水绿山。

编织创新网

廖利群是小溪塔街道办事处官庄村3组农民。过去种的普通柑橘从种下去的那天起就开始发愁,愁种、愁管、愁销,还愁卖不出好价钱。2013年初,她申请加入星翔柑橘联合社后,按照统一有机品牌、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生态种植和统一销售渠道。现在她只管种,不愁销,种出来的柑橘价钱是普通柑橘的一倍多。提起农业科技,廖利群说:“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就是不一样,它不仅改变了种植模式,更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现在茶余饭后我们谈话的主题总离不开绿色、环保、有机等词汇。”

“只要我轻点鼠标,控制区内的近万亩柑橘就能被智能喷洒系统浇灌一次水。过去需要400多人才能完成的浇灌工作,现在我一个人就能搞定。”说话的杨春媚是村里公认的文化人。去年8月份,她成为湖北农业物联网仓屋榜控制室的首位操控员。她每天坐在计算机前,查看视频信息,采集柑橘园内的各种数据,然后通过控制平台上传到农业物联网,接受适时监测和远程指导。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点击该网,柑橘园的综合情况一览无余。

这是夷陵区委、区政府积极引导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借助“互联网+”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向农业渗透融合,加快构建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现代信息支撑体系的创新之举。

深度融合

南岔湾村的老百姓,真是穷怕了。过去,不通公路,又没钱买砖瓦,只好就地取材,用石头盖房。石头间的缝隙,钻进老鼠、蚊虫不说,冬天冷、夏天热。

听说上面要来脱贫攻坚,村民乐开了花。“拆了石头房子,建新房喽!”几番调研后,区委书记刘洪福建议保留石头房子原貌,稍加改造做旅游。刘书记的建议一度让村民颇为失望。

“山高路远,会有人来吗?”别说村民不信,就连村委会主任胡宗典心里也没谱。

一周后,工作专班进村,每户补助2万元,对石头屋集中“整容”。

不到半年,该村现存的68幢百年石屋焕发青春:水通了、电来了、路修了、厕改了;屋外依旧是石块垒成的墙壁,屋内却是白墙、吊顶、LED灯的新景观。

古朴村落,石屋农家。去年黄金周,奇特的石屋景观,让沉寂多年的小山村在朋友圈着实火了一把。农家乐生意爆棚,当地的熏腊肉、土鸡蛋卖疯了。

依山就势,因地制宜,过去穷得叮当响的蛟龙寺村也效仿南岔湾。

一批土坯房,“修旧如旧”,夷陵区每户补助1.5万元,改造房屋立面,粉墙、换瓦、贴小青砖和窗花。“房子还是以前那个房子,自己没出一分钱,美多了。”村民李光红感叹。

这是夷陵区城乡统筹、深度融合的经典范例。据区农委统筹办公室副主任李军介绍,从2013年起,区里每年拿出5000万作为专项资金,加上区级净增财力的30%、乡镇净增财力的80%用于城乡统筹。统筹的重点是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让城里人来农村分享生态田园风光和有机放心食品的同时,将钞票大把大把地装进农民的腰包。

标签: 柑橘 核桃 产业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