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TPP来了,中国怎么办?

点击:0时间:2023-10-06 23:08:11

储殷

随着“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TPP)的签署,以美日为轴心的一个巨大经济圈即将形成,这个经济圈在总量上达到了全球经济总量的40%,并可能对中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利益形成相当程度的冲击。更值得注意的是,TPP在政治与亚太局势中同样可能发挥重大的影响,并对中国的“一带一路”等周边战略构成现实挑战。

TPP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及其本质特性

TPP是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原名亚太自由贸易区,其最初目的主要是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然而随着美国与日本的加入,TPP逐渐向以美、日轴心的新经济圈变化。它目前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文莱、越南、马来西亚、智利、秘鲁、墨西哥、加拿大以及新加坡、新西兰共12国,未来韩国与泰国亦有相当可能加入,从而形成14~16国左右的规模。这个经济圈既包含了美、日、加等产业链上的高端国家,也包含了越、墨等产业链上中低端的发展中国家,应该说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相比于一般的自由贸易体系,TPP在内容上体现了高标准、广覆盖的特点。它要求成员国之间实现100%贸易自由化,货物贸易实现零关税,并且不得有例外商品。此外,TPP的综合性高,涉及议题包括农业、劳工、环境、政府采购、投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贸易、原产地标准、国有企业等,不仅覆盖货物贸易,也包括了很多传统FTA回避的服务以及投资等敏感领域。尤其是对于劳工权益保护以及不得优待国有企业的规定,被视为直接针对中国而设置的门槛。因此也有人认为TPP的实质是一种排华的经济北约。

公允而言,TPP有其合理的一面,其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是WTO遇阻之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正常结果,而且在部分内容上也的确代表了当代全球经济更进步、更自由、更绿色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另一方面,TPP也反映出美国在经济上、政治上的霸权倾向,尤其是遏制中国的意图。主要表现在:一是TPP的部分内容实际上是为美国的经济霸权服务。比如进一步打开亚洲尤其是日本的农产品市场,美国的农业成为TPP最大的受益者。又比如TPP在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都有较高标准,这实际上也有利于技术含量更高的发达国家。二是TPP的推进将帮助美国强化其与亚太国家的联系,巩固其亚太战略优势。TPP中,美、日具有压倒性优势,在高度一体化的经济架构设计中,处于毫无疑问的核心地位,这实际上既排斥了中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影响力,也破坏了亚太地区的经贸一体化。三是美国推动TPP的确有遏制中国的意图。一方面,它是美国为了掌握未来经济规则话语权而打造的经济圈。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所说,打造这个圈子的目的就是“不能让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书写全球经济的规则”。另一方面,TPP的重点国家或处于美国的安全保护之下,或与中国存在一定的领土争端。TPP的签订,在很大程度上将刺激这些国家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某种对中国的围堵。如日本首相安倍在TPP签署后就坦承:“我们与享有自由、民主、人权和法治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联合在一起。”

如果把TPP放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来审视,可以看出它的实质是美国重返亚太的经济策略。从本质上来说,它构建的是美国亚太秩序的经济基础,体现了美国力图在亚太地区围堵中国的战略意图,是美国帝国主义与霸权主义的体现。在中国占全球贸易的份额超过12%,对全球经济的增长贡献超过30%,对全球大宗商品的影响超过50%的情况下,TPP很难实现对中国经济上遏制的目的,但是它的确有利于美国抵消或对冲中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并极大地巩固与加强当前以美日为轴心的亚太安全秩序。

TPP对中国的现实挑战

虽然中国的崛起绝不是12个国家组成的TPP可以遏制的,但是TPP对中国可能构成的挑战仍然不容小觑。这些挑战大致可以分为经济挑战、政治挑战与安全挑战三类。

在经济上,TPP对中国的影响将是一个长期性的而非短期性的。一方面,TPP并不会在短期内造成经济冷战的局面。尽管很多人担心TPP最后将形成一个中国无法进入的经济圈子,但实际情况是,中国与TPP12国中的所有国家都存在极为密切的经济关系。近几年,随着中国资本的输出与企业、人员大量的走出去,这种经济关系已经不再是十几年前的那种可以替代的简单的进出口贸易,而是资本、企业、人员高度粘合的一体化经济。中国与TPP12国中的8个国家有自贸区协定,其中与澳大利亚、智利、新加坡的自贸区水平已经相当接近TPP中的零关税水平。更重要的是,中美关系的一体化程度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随着中国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中国企业在海外兼并重组日趋活跃,美国已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三大目的地。2012年、2013年和2014年,中国对美投资分别为93亿、156亿和170亿美元。2014年中国企业在美共完成152宗投资交易,并购交易数量达92宗,创历史新高,其中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对美投资的主体。更重要的是,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主要依靠劳动力价格优势出口的国家,它正在向一个以内需为主的超大型市场转化,由此产生的巨大吸附效应将是TPP所无法阻挡的。另一方面,从中长期来看,TPP对于中国的经济却可能构成比较严峻的挑战。TPP不仅可能会挤占中国的出口市场,导致中国的出口下降,而且可能长远改变亚太的经济格局。TPP是美、日另起炉灶打造的新型贸易区,它在国有企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规则设定,的确为坚持国有经济为主的中国,设置了硬门槛。这意味着中国将在一定时期内被排除在TPP之外,也意味着一旦TPP真的运行良好,以当前中国—东盟“10+X”为模式运作的亚太贸易模式,将可能被TPP分化甚至因此陷入停滞,而这将会极大削弱中国在亚太经贸中的地位,恶化中国的外贸环境。

在政治上,TPP将在强化美国与亚太国家经济联系的同时,弱化亚太区域内部经济的融合度。中国在亚太政治影响力的建构,实际上是本着先经济后政治的模式。在过去十余年间,中国正通过亚太经济一体化的过程,自然而然地取得亚太地区领头羊的角色,“一带一路”倡议也正是这一逻辑的体现。然而TPP的出现却可以让亚太地区出现中国—美日两个经济中心,从而可能让亚太地区的一体化过程呈现出碎片化的态势。在美国重返亚太之后,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中国的经济影响力正在迅速地改变着亚太的格局。伴随着中国与东盟、韩国、澳大利亚的自贸区建设,中国的大周边正在逐步对美国的亚太秩序形成挑战。尤其是“一带一路”中的“海上丝绸之路”更是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美国在冷战以来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主导的TPP,实际上是对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强化。就TPP12国而言,日、澳是美国的军事盟友,马来西亚、新加坡是马六甲的要冲,而越南则可能成为东南亚对中国形成军事抗衡的唯一国家。如果考虑到未来可能加入的泰国、韩国,TPP实际上是一个环中国的亚太防御链。值得指出的是,TPP对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构成了极为现实的冲击。TPP中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国家,它们与美、日联系的加强,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到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要推动力的“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事实上,TPP将很可能形成美国的安全资源与日本的经济资源一起,在“一带一路”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上对中国的影响力输出进行遏制的局面。

在安全层面上,TPP将会为中国构成极为现实的挑战。其中有四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南海问题。事实上,南海问题虽然长期存在而且也难以解决,却一直不是影响地区稳定的核心问题。自二战结束以来,中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之间一直存在着南海岛礁矛盾,然而却一直处于可控状态,并没有影响到双边关系的良好发展。南海问题的升温,主要是美国重返亚太与中国“一带一路”南进之间博弈的结果,美国以安全问题来平衡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因为对于东南亚国家而言,经济发展要依托中国,国家安全要依赖美国,是一个基本的现实。几乎所有的东南亚国家都是在发展与安全的两轨上搞平衡。问题在于美国推动的TPP很可能将打破这种平衡。一些亚太国家很可能将TPP解读为一个遏制中国的明显信号,从而导致其在与中国处理领土主权争议时,态度更加强硬,在南海问题上尤其如此。TPP中有四个东盟国家,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是东盟中的经济大国,越南是军事大国,且与中国存在较为严重的领土主权纠纷。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导致南海问题日趋复杂。近段时间以来,菲律宾已经开始讨论加入TPP的可能性,其用TPP来为侵占中国岛礁撑腰打气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

二是日本问题。与菲律宾等与中国存在岛屿争端的国家不同,日本不仅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而且在历史问题、亚洲领导地位等问题上与中国存在广泛冲突。自安倍执政以来,日本表现出对于中国崛起极为强烈的警惕心理,其在亚洲各个区域都表现出与中国展开竞争的态势。更为危险的是安倍政府试图利用美国遏制中国这一机遇,实现日本的重新武装。这也是日本参加TPP的最重要原因,因为从经济上而言,TPP对日本在利益上所得甚微,甚至弊大于利,但是在政治上却有助于日本拉近美日关系。必须指出的是,由于所谓的安倍经济学,日元在近几年一直保持着贬值的趋势,这让日本在出口方面有所起色,并对中国的一些行业构成了一定的冲击。根据笔者近段时间对中国—中亚地区贸易的调研,可以发现在中亚地区的电子类、家电类、汽车零部件等中国商品的传统出口领域,日本产品已经有替代的趋势。

三是台湾问题。虽然在短时期内台湾难以加入TPP,但考虑到民进党很可能胜选,未来不排除台湾会以某种变通的方式,通过日本的协助来加入TPP。近年来,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不断密切,大陆对台湾地区在经济上的吸附效应十分明显。通过搭上TPP的便车,以摆脱经济上对大陆的依赖,成为一些“台独”势力的新出路。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在近段时间专门对日本进行了访问,并与日本右翼密切接触,据悉双方密谈的内容涉及台湾地区与日本所谓的经济合作。即便不考虑台湾加入TPP,TPP的签署与运作都将对台湾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大量在大陆的台湾企业尤其是面向TPP国家市场的制造业企业,将有可能会从大陆搬迁至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而这将严重改变目前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经济联系。

四是越南问题。从TPP的签署来看,越南可能将成为最大赢家之一。TPP一方面将有利于越南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创造更透明的营商环境以提高国家竞争力,另一方面,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商,并有力地促进越南的出口。TPP协定可让越南经济在2025年前增长11%,同期出口将增长28%。其中越南的服务制造业、渔业都将受益,尤其是纺织服装业出口将可能有惊人的快速增长。TPP生效后,越南对美国出口服装纺织品的关税将从目前的17.5%降至零,其对TPP成员出口预计将增长一倍。到2025年,仅对美国出口服装纺织品就可能达到550亿美元。这不仅将极大地改进越南的国民经济,而且将有助于其解决长期存在的就业难题。考虑到TPP可能为越南带来的经济机遇以及增长动力,相应的越南经济与中国经济的联系可能就将有所削弱,而国力的增强不仅将进一步刺激越南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而且将很可能让其在与中国的岛屿、海域争端上保持更加强硬的立场。尽管相较于中国,越南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地位,但是在有美、日撑腰打气的情况下,越南的动向仍然值得高度关注。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TPP的签署,美、日对越南的影响力将会大大加强,越南的社会主义政权将可能面临颜色革命的风险,而一旦越南变天,中越关系将很难不受影响。

中国应考虑的主要对策

考虑到TPP的现实挑战,中国应在战略与战术上进行通盘考虑,尤其是要在重要战略节点上进行针对性的工作。在战略上,从长远来看,中国应加速经济转型进程,修炼内功,加速国内自贸区试验。从中期来看,应化整为零,积极但谨慎地签订更多构思精巧的双边、多边自贸协定。从短期来看,应推动香港与TPP进行接触,升级中国与TPP成员国的贸易关系。在战术层面,一是要低调务实,积极推进“一带一路”。适当降低官方声势,推动非政府力量参与。尤其是要发挥民企、民间组织的作用。二是可以尝试釜底抽薪策略,一方面,呼吁重振世界贸易组织,把大家重新转移到WTO谈判上来;另一方面,另辟蹊径,以战略合作的视角,研究TPP贸易自由的本质,去建立更为可测的、遵守规则的商业环境,抵消TPP的影响。

具体而言,应尤其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其一,南海问题。必须尽快围绕南海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TPP通过之后,南海问题只会更严峻,相关方的谈判立场可能会更加强硬。其二,越南问题。一方面是与越南的领土争端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争取能够早日与越南解决争议。另一方面是要积极介入越南事务,决不能放纵越南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要提醒越共警惕加入TPP以后面临的美国和平演变的风险,要支持越共内部对华的友好力量,牵制其内部的亲美势力。其三,韩国问题。要在韩国加入TPP之前进一步强化中韩联系。目前韩国国内已经开始热议TPP问题,加入TPP将是时间问题。一方面中国要拖延韩国加入TPP的进程,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将韩国加入TPP与朝韩问题尤其是朝鲜核问题进行联系,从而对韩国又压又打。要尽最大努力避免形成美日韩一体化的结果出现。其四,台湾问题。TPP将会助长日本仇华势力和我国台湾仇视大陆势力的增长。对台工作展开针对性研究,要密切注意在大陆台商向TPP国家转移的动向。对于“台独”势力而言,为了避免大陆的经济压力,其有极大动机去动TPP的脑筋。其五,日本问题。中日关系的解困,将是中国破解TPP最直接的道路。即使短期内中日关系难以切实改善,也应该尽量控制中日竞争强度。从目前来看,安倍政权虽然遭遇国内大量批评,但仍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中国应考虑如何应对安倍路线长期化的问题。目前日本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对华缓和关系的意图,并且对中日韩自贸区的建设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在坚持中国基本立场的情况下,应该对日本方面的转变进行适当的肯定与接触。要在保持对安倍政权充分警惕的情况下,坚持中日友好的大局。

坦率来说,TPP的出现的确对中国来说,是一次不容忽视的外部挑战,但是如果应对得当,这种压力也完全可以成为激励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动力。当年WTO也曾引起过国内相当一部分人的忧思,但实践证明,中国人完全能够把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自我改革的动力。TPP提醒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推动国有企业、金融制度、知识产权、劳动市场等多项改革已迫在眉睫。

(作者系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黄 杰

标签: 中国 越南 美国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