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聚焦那些中南海回信

点击:0时间:2023-10-08 09:34:09

佚名

领导人通过回信与普通群众互动的传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有……

中南海早有飞鸿出入

据何虎生所著《毛泽东初进中南海》,1950年5月上旬,毛泽东亲自回复了将近80封信,仅5月7日一天,就回了18封。有的同志说,主席的工作量太大了,是不是可以选送一些,一般来信可不可以搞内容摘要?待毛泽东同意后,秘书室每天送信5至10封,一直到1966年。

1957年2月,董必武在海口参观五公祠时作诗一首。见报后,身在海南儋县的中学教师唐虞政,将和诗两首寄往中南海董必武处。唐虞政没有想到,董必武接到信后,又新作一首诗回信给他,由此开始了国家领导人和一位普通教师之间长达18年而从未谋面的诗词唱和。1975年4月2日,董必武弥留之际特别嘱咐子女,日后有机会到海南,务必代他去看望唐虞政。

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一年要读大量人民来信,读到愤慨处,常拍案而起。据新华社报道,胡耀邦自1979年至1985年,6年批阅的人民来信就达到2000封,平均一天一封。

胡耀邦在一封“要求落实政策”的来信上,写了这样一段批语,可以称为中央领导人对回信民众这项工作的思考:“6年以来,我几乎每个礼拜都收到要求落实政策的信,大部分我都批了,可能不下一千件,批了的,大部分都有回报。为什么推一下,动一下,不推就不动?这是人的问题,我主张有专人负责,查一个就解决一个,使官僚主义无法推脱。”

大事不漏,小事不扰

中南海西侧院墙外,“中南海邮局”的黄色金属铭牌悬挂于此。

这个特殊邮局1950年2月开始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属于中南海的内设局。它不对外挂牌,也基本不面向社会开展业务,不过所有投递到中南海的民间邮件,都会汇集到这里。信件也被统称为“人民来信”。

据中南海邮局原局长崔敬章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民来信能占到总邮件数量的80%至90%,每天至少一千封左右,多的时候能达到两三千封。在中南海邮局退休职工尚元清的经验中,每天早上8点,他都会准时将投递来的人民来信,送往中南海的信访部门。经过信访部门的程序处理,甄选出来的人民来信,会送到领导人手中。

什么样的来信要靠信访部门消化,什么样的来信才能报送领导人?原任中办、国办信访局干部李振洪曾经办理几万件次人民来信,据他回忆,为领导人处理这些信件,依据的一条重要工作思路,就是“大事不漏报,小事不干扰”。

1963年,李振洪收到一封人民来信,信中介绍,因暴雨成灾,河南、安徽部分地区大量农田被淹,灾情严重。而由于河南新蔡地势高于东邻的安徽临泉,临泉低处筑堤挡水,新蔡高处则扒堤排水,双方集结了大批群众,一场争斗随时可能发生。

接信后,李振洪最初准备电话通知安徽和河南两省,请他们派人前往共同处理。但感到事态严重,就按照“大事不漏报,小事不干扰”的工作要求,即刻作出摘报随附原信送给刘少奇。刘少奇阅后做出批示,一场可能发生的流血事件得以避免。

近年来,中央领导给普通民众的回信,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因为“小事”,这看起来似乎有悖于“小事不干扰”的准则,不过,这一时期,“小事”已有不同政治内涵。

李芳是湖南望城县星城镇马桥河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她曾于2009年致信温家宝,介绍自己创办民办图书馆的情况,并邀请温家宝为图书馆捐献一本图书。不到一个月,她就收到了温家宝亲笔签名的《现代汉语词典》。

几代领导人回信风格各异

“我收到一封来信,念给大家听。”1949年8月,北平市召开第一届各界代表会议,会上,毛泽东从口袋里掏出一封群众来信,“国民党、共产党半斤八两,粮食不断长(涨价)。”念完后,毛泽东请大家出主意,想办法。不久,国家开始抓“粮老虎”,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解决粮食涨价问题。

偏爱群众路线、调查研究的毛泽东,将阅读人民来信当成接触民众的窗口,因为他已不能像在延安和西柏坡那样,可随意走进寻常百姓家。

毛泽东的信件喜欢旁征博引,从侧面点拨;邓小平则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举重若轻。

作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邓小平的亲笔复信很少,他更愿以面谈的形式来回答来信问题。在极少的邓小平亲笔回信中,内容也多简短直接,毫无虚词。1987年,粤剧名家红线女北上演出。红线女写信邀邓小平赏光,第二天邓小平回信说:“谢谢您的邀请,但我不能来,因为我耳朵不好,听不见。请不要因为我不能来影响了您的情绪,影响了您的演出。您的演出要成功。”

2001年8月1日,江泽民给一名曾在华旅游的外国人复信。他是美国纽约州大学中文教师迈克·奥谢伊,给江泽民写信介绍了自己与家人在中国旅游的“美好回忆”。江泽民在复信中说,“中国有句俗话,叫百闻不如一见。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怀着友好的感情,希望你和其他美国朋友多到中国来看看。”

当时,中美撞机事件发生不久,美国新任总统小布什又推动美台军售,中美关系降入冰点。而在10月份即将举行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江泽民与布什将不可避免地首度会晤,在会晤之前释放出善意,营造良好的会晤气氛,需要微妙的设计。无论是无心插柳,还是精心准备,江泽民的那封回信,正是这一历史变化的起点。

虽然出身理工科背景,但胡锦涛的书信语言,却充满温度,这也成为了胡锦涛回信的特点。在给9岁聋哑孩子刘丹阳的回信中,胡锦涛说“我同你的爷爷、奶奶一样爱你”;2006年9月在给北京大学教师孟二冬女儿的回信中,胡锦涛说“我是含着热泪读完你这封来信的”,“斯人已逝,伤如之何”,这样情感流露的语言,确是中共高层领导回信中的亮点。

摘编自石家庄新闻网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