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释放活力增强动力实现内蒙古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点击:0时间:2023-10-08 17:33:01

于光军

2017年是我区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夯实产业基础,强化产业升级和促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2017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内蒙古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关键举措,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工业迈向中高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等。这些基于我区已有发展基础的战略重点,为实现内蒙古经济的稳中有进指明了方向。

认清经济形势,把稳发展方向

有效需求是我们常说的“实实在在”、不超出市场供给能力和自身购买能力的需要。我国目前所显现出来的经济态势,一方面是社会有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但还有一部分正常的、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难以转化为有效需求。另一方面,是国内大量的生产能力过剩,但还有一些领域的产品不得不依靠国外进口。这种被称为结构性问题的矛盾,表现为我国人员出境或通过网络海购会大量购买家电、化妆品、奶粉甚至服装等生活基本用品;农村牧区很多基础设施还十分落后,农牧民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需求还不能成为有效需求;作为制造业世界第一大国,我国产品结构仍然以基础性产品为主,高端设备的关键零部件较多依赖进口,国产农产品价格高于进口价格,农牧业收益却难以提升等等。这些经济运行结构性矛盾,有很多是属于经济发展到现实阶段必然会出现的规律性问题,这也是国家不断强调要深化结构性改革,部署要在2017年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原因。

内蒙古经济的基础是依托于我区所拥有的丰富资源而建设的冶金、能源、化工、农畜产品加工、旅游、建材、贸易、商业等产业,就产业与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而言,是社会运行、经济活动最为需要的部分。我区的这些产业不仅服务于区内和周边省区,产品覆盖的区域越来越广泛,主导产业产品在全国市场乃至国际市场都占据了一席之地,旅游产品也逐渐成为内蒙古的重要名片,影响在逐步扩大。但与全国一致的是,我区经济也在承受着转型期所带来的诸多困扰,而其中较为重要的是随着国家进入建设平台期,传统产品市场竞争加剧,一些新的需求还不能形成足够的市场规模,对基础产品的需求增长减缓,钢铁、煤炭等基础原材料价格高企时代已经结束,对基础材料质量要求、基础材料领域新产品的要求不断上升,导致我区一些处于传统生产领域和低端产品制造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转型能力不足。在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尚未明确的环境下,我区长期保持的大型工业项目投资模式基本停滞,工业投资和民间投资有所下降,这是自治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稳增长压力较大”判断的重要依据。

我区经济所遇到的压力,主要是我们的产业基础是适应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粗放式发展所形成的生产格局,市场需求快速变化后,传统经济必然会出现的不适应。而新经济的发育不仅仅受到体制机制上的束缚,还受我区地广人稀,社会经济密度低,产业集聚度低,新经济发育所需要的科技、企业家精神、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积累薄弱等现实条件制约。因此,我区第十次党代会和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各项举措,尤其是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工业迈向中高端、全方位开放、促进具有引领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显示出明确的问题导向意识和长远发展思考,应该得到经济领域各单位的高度重视。

深化体制改革,释放发展活力

“稳中求进”是多年来我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基调,尽管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都会提及,但实质上每年的内涵不尽相同。从政策目标分析,2017年我区“稳”,一是要稳住经济增速,二是要稳住经济基础。稳增长靠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稳定经济基础靠主导产业适应市场和环境要求进行升级换代,对此我们有基础建设投资、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全方位开放举措、全域旅游等经济运营模式创新。而“进”则强调的是发展,是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生态等全面发展,在经济领域是要发展新经济、建立新体系、培育新主体、建设新区域。

内蒙古发展新经济既有体制机制上的束缚,也有基础条件的制约。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建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不断推进,我们已经具备了改变基础条件制约的能力,具备了改善各种制约经济发展的条件。这个重要能力的核心就是体制机制的改革,市场化投融资体制不断完善,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进一步融合,公共领域不断开放,1000多项改革已经为我区消除导致经济密度低、资本等要素分散的行政制约提供了必要的政策,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使人口转移摆脱了机制上的束缚;农牧民土地权益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之后,农牧民成为土地资本的所有者,可以摆脱土地的束缚,自由选择职业和居所。政策环境变化,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生产方式的日新月异,交通通讯对空间约束的剧烈革命,给予我区发展新经济以重要机遇。

从新经济发展需要和发展途径分析,与以资源开发和填补市场空白为基本特征的大资金、大项目建设模式不同,新经济成长需要的客观条件在改造传统经济领域,需要高技术化的劳动力、各层次的高素质人才支撑。服务经济、个性化服务对于经营者而言,需要有一定规模的客户,高度竞争需要低成本运作,这是地广人稀所提供不了的条件。从社会发展角度,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也需要足够的服务对象来保障供需之间的平衡。创新,是社会大众的智慧交流碰撞的产物,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结果,也需要人群的规模化。因此,人口和生产要素集中集聚成为我们支撑新经济的重要基础。要求我区在促进新经济成长中,要进一步推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化水平,尤其是提高城市发展规模、质量。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推進和林格尔国家级新区建设,这是一个重要的开端。集中集聚发展需要全面落实各项深改举措,也需要在管理上形成有力于发展的机制,要从改革人口政策,畅通城市汇集人口的渠道入手,培育新的中心城区。而其中大量建设需要广泛动员社会、民间力量,需要寻找和挖掘社会民众的需求并转化为资本活动,因而,需要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有进一步提升。而所有这些,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扎实落实中央提出的新政策、新要求,将会极大释放发展活力,这是我区社会经济发展摆脱欠发达局面的关键所在。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增强发展动力

今天,维持生活的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经济已经进入不断在更高层次上寻找需求并为之提供精细的贴身服务的时代。对我区传统产业而言,新时代最大的变化,就是基础原材料、能源已经从高利率时代走出来。尽管现在高利率领域到底在哪里还没有明确展示出来,但低端产业高盈利时代的终结已成定局。它所带来的变化,最为直接的是低端产业盈利水平在不断下降,导致对资源开发等低端领域的投入已经饱和,需要向高端发展。而这种发展,已经不仅仅是靠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所能够推动。从我区今天的产业基础上来看,在传统产业领域搞平行投资,也就是数量型扩张,在本盟市、本旗县照搬其它地域的产业,继续搞同质化建设的路径已经难以获得经济回报。新时期出现的结构性矛盾,要求我们新的生产体系要由提供基本满足需要的产品向提供高质量、高满足度产品转化,由短期即可获得高利润的企业运营目标向获得长期稳定的平均利润目标转化。

近些年,互联网应用的深度开发受到新经济的热捧,众筹、众创等商业模式被大力推广,“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经济发展主流,构建全产业链被作为区域产业规划的主要内容,个性化定制为代表的新制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新零售,流动、汇集、供给、服务相结合的新型金融服务等新经济正在成为经济主流……仔细分析这些现象的背后,认真寻找这些新经济的内核,我们会发现,新技术、新方法是其中重要的支撑。无论是在传统领域,还是在新经济领域,新技术、新方法都成为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必要的动力。

如果再进一步分析未来需要的新技术、新方法,保障满足百姓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从个性化角度满足百姓需要的供给是其明显的共性。而百姓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要求,会延伸为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对服务质量的高要求,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功能性服务”,而需要个人意愿的满足。所以,这个共性给予我们的启发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并不局限于自动驾驶汽车、远程家庭生活操控、大数据等等“高大上”、艰深的科技研发,更要抓住身边人群的生活需要,找到为之提供满足的途径,形成商业化的活动等现实的活动。这些,无疑是我们全社会都能参与的,房地产可以提供更适宜小家庭、老龄化的户型和物业,制造业可以提供更耐用易用美观的产品,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可以提供更贴心更安全的服务等等。无论是大资金还是小个体,无论在哪個领域,都会有各自所能施展的领域和空间。动员、汇集起这种创新力量就是我们内蒙古未来发展的强大动力。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责任编辑:康红波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