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荔枝FM:一个文艺电台的逆袭

点击:0时间:2023-10-11 21:32:05

洪玮+张奥

2013年10月,荔枝FM才在苹果商店上架,但目前已有超过1000万的用户。荔枝FM最大的特点是它轻松就能录制和混音的操作方式,而CEO赖奕龙的目标就像APP的界面上所写的那样,“人人都是主播”。

电台高手在民间

荔枝FM的界面和用户体验就像是真正的电台。它打开的首页不是电台列表,而是一个大旋钮和一个模拟的调台面板。奶白色的收音机样式有种温暖人心的年代感,在现在这个讲求视觉设计扁平化的时代,荔枝FM固执地坚持立体仿真的风格,给人恋物的快感。

尽管这个简洁的界面曾受到业界的质疑,然而事实证明用户是喜欢的。“因为这个页面能让人安静下来。”赖奕龙说。

荔枝FM是很安静的,听友之间不能互动,没有评论功能,只能和播主私信往来,它甚至不主动推送,因为会“打扰用户”。它的使用情景更多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所以荔枝FM现在的副标题是“睡前暖心电台”。

赖奕龙用自己在文艺方面的高逼格,在产品体验的第一道门槛上,轻松地抓住了用户的好感和好奇心。

荔枝FM吸引了许多主播,央视主持人王凯在荔枝FM上给孩子们说故事;糖蒜广播、坏蛋调频这些网络播客也来了;还有那个“女汉子卧谈会”,一寝室女大学生随意又呆萌地说着冷笑话,笑声放肆地吐槽生活,进入了荔枝FM收听榜前十名。

其最新的一期,开头第一句话就是:“我何尝不想设计自己的命运,但仅凭这点任性,是撑不过余生的”。这种在共鸣点上无限深入和受众细分的表达方式,是任何传统广播电台都给不到的。电台内容上的UGC模式,不仅达到了内容和用户的细分,还发扬了互联网内容自产自销、去中心化的长尾优势。

事实上此前就有一些人嗅到了声音领域的可能性,从2012年开始,国内就出现了一批声音应用,一类是已有一定名气的原创网络电台主播开设的独立APP,比如“糖蒜广播”;一类是类似于“蜻蜓FM”,把各地传统的电台平移到手机端,没有录音功能。

最接近荔枝FM的就是“喜马拉雅”,但比较起来,喜马拉雅更像一个声音的优酷,在发布声音和界面组织的方式上看,更像声音的微博。而其录制功能上只是单纯的录音,比较简单。

“怎么让用户更方便地成为手机电台上的主播?”这才是荔枝FM最独特的地方。

从农民工交友社区到文艺电台

很难想象,逼格这么高的赖奕龙,在两年前还穿行在深圳富士康工厂,做的是农民工的网络社区。

在2012年年底之前,赖奕龙所做的项目叫183.cn,可以理解为农民工的Facebook。为了接近农民工,他和同事扎根在深圳富士康工厂旁,每天在工厂门口发传单,用户很快发展到十几万人。

但那时候赖奕龙穿短裤和拖鞋,骑单车上班,就是典型的“屌丝”,回家却换上另一套衣服做起法式甜点。“他可能内心不是很喜欢这个产品。”赖奕龙的朋友说。

2012年12月21日,是玛雅所谓的“世界末日”。赖奕龙坐在有黑胶唱片和书围绕的家中自问,创业失败的几率很大,但有没有什么事情是即使失败,依然享受过程的?

他想起了自己多年前做DJ的日子—那时做一档情感类的节目,下班已经深夜一点,即使是在冬天的寒夜骑车穿过整个城市回家,内心却很快乐,“因为那是自己喜欢的”。

最终还是电台更值得去做。从国外的数据来看,比如立志做“音频中的YouTube”的“Soundcloud”,用户从百万增长到数千万;另一个方面,手机上有摄像头有话筒,其他领域的应用早就加以利用,声音领域却相对空白。

荔枝FM联合创始人魏雷在去年11月加入荔枝FM,他说他决定入伙的一个因素是:“我知道一个会做马卡龙的巨蟹座男人,一定是对品质有要求的。”

合作至今,魏雷对赖奕龙最深的印象就是细致,他会纠结界面旋钮上下一毫米,会纠结模拟的频道面板在夜晚要不要有黄色的灯光效果,好给人温暖的感觉。

和赖奕龙合作多年的荔枝FM首席技术官丁宁明显感觉到,比起183.cn的阶段,赖奕龙在这个项目中的主导性强了很多。他不再是和用户群体完全不同的局外人。

“滥情”背后的商业价值

从183.cn这样“屌丝”的一个公司到荔枝FM这样的文艺公司,跨度之大让人担忧。但赖奕龙坚持自己的文艺调性,要走有情感有温度的路线,每个电台背后都要有主播,要人和人的交流。

最困难的问题是,如何确定用户需求。电台播客似乎在国内并不受欢迎,赖奕龙用爬虫软件统计过,中文播客只有4000个,活跃的只有2000多个,而且使用手机收听,流量耗费大。

因此,赖奕龙采取了精益创业的思路,进行小成本的试错。所谓的“精益创业”一词,来自畅销书《The Lean Start up》,即产品设计不再由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主观臆断,一切全凭用户需求说了算。

赖奕龙先在去年3月做了公众平台,接入产品雏形,让500个愿意合作的优质播客将节目放进后台,当用户想要听歌时,向发一个数字“1”,就会随机回复一条电台节目,这个基本功能后来转变成了APP上的旋钮。

两个月下来积累了5万多粉丝,用户增长速度并不如预料的快。赖奕龙的团队很快进行调整,推出了“标签云”,以协助听友找到自己喜欢的电台,粉丝数量一个月后增长到100万,日活跃用户20多万。投资方看到这些数据就放心了。

不过这只证明了听众数量,如何鼓励和帮助人们成为主播,去制作内容才是最具创造力的部分。然而如何用手机就能录制音质优秀的节目是一个技术难题,这也是APP在去年10月才上线的原因。现在在荔枝FM上,录音有自动降噪,也可以简便地进行音乐混音。

目前荔枝FM上的电台已接近30万,茹海波看了上线半年的用户增长曲线发现,它和经纬投资的另一个APP“陌陌”早期的增长曲线一致,是快速而健康的。

当然开放的产品形态也会带来诸多问题,由于鼓励自媒体的野蛮生长,不免会产生很多劣质的内容,也会带来很多政治风险。

荔枝FM对于电台的审查是分很多级的,根据电台注册的关键字来划分。赖奕龙告诉记者:“我们还有一个十多个人的兼职审查团队,对一些电台的每一段都要听,量大的话需要外包给几百人的团队,在中国这些都是非常成熟的了。”

在荔枝FM四十多人的团队里,三分之二的人员是技术人员,这些常自嘲为“IT民工”的人,每天有下午茶吃,午饭也有阿姨来做,赖奕龙甚至空出了顶层的空间让同事们睡午觉。“做这行,最重要的还是人!”

他鼓励员工去旅游,自己也是旅游达人。很多他的朋友和同事都叫他Marco,这是他给自己取的英文名字,“因为会让人联想到马可·波罗”。endprint

标签: 荔枝 用户 电台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