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让雷锋精神熠熠闪光

点击:0时间:2023-10-22 14:21:05

刘秉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为了大力弘扬“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扎实推进“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和“德润草原·文明之行”主题实践活动,凝聚全区各族人民为实现“8337”发展思路而努力奋斗的正能量,自治区文明办积极倡导我区广大志愿者践行雷锋精神,努力营造人人学雷锋、争当志愿者的良好社会氛围。

青年接力,让雷锋精神永续流传

学习雷锋,离不开新生代的接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志愿服务的音符唱响在青春的主旋律中,让无私奉献成为青春无悔的重要基石,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我区青年志愿者朝气蓬勃的良好风貌。

安庆,男,中共党员,前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曾服务于乌海市乌达区团委。2009年,安庆刚刚踏上志愿服务的岗位,就带领着服务乌达区的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组建起了“乌达区晨曦爱心志愿者协会”。

这是一个服务贫困孩子的小团体。志愿者们每逢周末,都会到矿区为这里的贫困孩子辅导课业,和他们谈心,培养孩子们的特长。在课业辅导间隙,安庆和志愿者们会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到特别贫困的家庭家访,给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

西部计划的大学生志愿者虽然有一定的生活补贴,但钱并不是很多。在志愿服务期间,安庆带领志愿者们克服自身经济上的困难,共为孩子们捐款5000多元,这个数额约是一名志愿者一年补贴的一半。

高晓妍,女,现工作于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第八小学。长期以来,高晓妍一直坚持与有困难的同事、学生开展“一帮一”扶助弱势群体的活动;定期为社区和福利院的孤寡老人、空巢家庭老人送去大米、食用油,主动陪老人聊天,让老人们感受到特殊的亲情;组织实施爱心行动计划,帮扶20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主动帮助农村贫困学生武建恭,把他当作亲人一样抚养、培育,整整两年的关爱,让他顺利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全旗重点中学。

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她主动牵头组织帮扶在学业和生活中有困难的学生。近一年多来,组织募捐3000元,帮助近30名困难学生渡过生活和学习难关。身体单薄的她三年内参加职工义务献血4次。她还经常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带动孩子们参与到志愿者活动之中,受到学校和家长的广泛支持和赞誉。

青年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未来和希望。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加入了学雷锋的队伍,涌现出刘红梅、易文轩、宁子等一批优秀青年志愿者。我们不仅为他们获得荣誉而感到欣喜,更为雷锋精神后继有人而倍感欣慰。

中年奉献,做学雷锋的中流砥柱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是最操心的时候。可就是在琐事压上肩头的时候,仍有这样一批学雷锋志愿者,抽出自己宝贵的时间,用于志愿服务之中。担子虽重,但他们用自己宽厚的臂膀承接下来。

王小利,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红十字会的一名志愿者。他曾经献过血,也捐过款。 作为一名医生,王小利有着扎实的医学功底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深知院外救护的重要性:如果施救的程序方法不正确,不仅不能起到救护的作用,反而会加重伤害。因此,他讲授的每一场救护培训,对救护员的要求都十分严格。心肺复苏和创伤救护的每一个运作、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学员认真地学,反复地练,直到熟练掌握为止。

2010年冬天的一个早晨,王小利刚起床,手机就响了:“王老师,你讲授的急救知识太有用了,我父亲今年70岁了,昨晚心脏病突然发作,我用您给我们培训的心脏病救护方法,把我父亲救过来了......”放下电话,一种成就感满足感油然而生,这让他更加坚定地为红十字卫生救护培训不懈努力,永不放弃。

他凭借扎实的医学知识,将普通人难懂的医学术语变得通俗易懂,使老百姓易于理解接受和掌握。多年来,他深入厂矿企业、学校和社区驾驶员、农牧民家中,开展防灾救灾、卫生救护培训达300多期,在学校、社区居民中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5728人次,在矿区等高危行业培训急救员3466人次。他培训的伊金霍洛镇布拉格嘎查志愿应急救护队,在2011年“东亚五国”红十字会例会上进行现场演练,受到东亚五国红十字会及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专员的高度评价。2012年,他培训的志愿应急救护队,曾先后参加旗、市和自治区红十字会举办的应急救护技能大赛,并取得了好成绩。

十多年来,王小利把自己的很大一部分工作时间都用于红十字志愿者服务,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他说:“身边的人感动着我,我也用实际行动感动了我身边的人。就是这看似平常的感动,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王巧玲,女,中共党员,1962年出生,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镇绰尔社区党支部书记。

黄秀芬是一位长期瘫痪在床的社区居民,王巧玲不定期地去探望她,为她送医送药,打扫卫生,从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上都把她照顾得无微不至。黄秀芬感激地说,“我是个残疾人,巧玲这么关怀我,我无以回报,决定病故后把有用的器官都捐出去,以报答社会和好心人”。目前,黄秀芬已征得家人同意,和旗红十字会签订了遗体器官捐献意向书。

焦德信老人今年已经73岁,无儿无女,孤身一人过了大半辈子,患有高血压、关节炎,行动不方便。王巧玲在生活上细心照顾他,经常打电话询问老人身体状况,在老人看病没钱时,她就掏腰包拿钱给老人。2012年7月的一天下起了大雨,王巧玲觉得老人一个人在家住不安全,就把老人接到社区照顾他的起居生活,等天气好转才把老人送回去。

王巧玲常说:“我是一个普通的人,一辈子也做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在一次一次的志愿服务中,我觉得很幸福。回想起六七年里近2000个小时作志愿者的日子,她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都尝过。可能有人会说我傻,有人不理解我,但仔细想想人活一生又能留下什么?只要我曾帮助过别人,带给别人美好,带给别人感动,我就是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中年人的奉献,一般是以较少照顾自家老人、关爱自己子女的形式付出的。有些志愿者,他们的亲人更需要自己的关怀,但为了志愿活动,他们舍弃了小爱,无私地向社会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和力量。张庆杰、牛海红、刘嗣东等一批中年志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中年志愿者学雷锋的风采。

老当益壮,雷锋精神永不褪色

退休,并不意味着自身从此与雷锋精神告别。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让“夕阳红”照耀在志愿服务的常青树上,让雷锋精神照耀晚年的生活,是对人生最好的诠释。

赵雅贤,女,蒙古族,中共党员,通辽市开鲁县人。她从教师岗位退休后,担任了青少年服务社党支部书记。她对孩子们的那份深爱,一直延续到退休后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之中。

假日里,她看到有许多孩子因无事可做在街上闲逛时,就产生一个念头,把他们组织起来,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于是,2008年初“城北社区青少年服务社”正式挂牌成立了。

为了培养和锻炼孩子们的独立生活能力,赵雅贤任命的正副社长均为学生,下设朗诵演讲组、革命故事组、歌曲演唱组、板报组、学习辅导组、游戏组及图书管理员,这些组的组长也都由学生来做。与赵雅贤一同进行志愿服务的退休教师只担任辅导员的角色。

服务书社建立后,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都会组织学生每天上午读书、写作业两小时,几位辅导员随时进行辅导。几年下来,参加活动站的人有2800多,辅导次数达5000多人次,同学们借阅图书也达到了上千次。在这个服务社里,赵雅贤自费组织学生们出游,发放各种奖品,合计花费达数千元。

乔焕新,中共党员,呼和浩特市钢铁厂退休职工。自2002年退休以来,乔焕新一直义务清除垃圾、种植花草、收缴各项费用……炎炎夏日,他搬运着一块块小区废弃的护路方砖到树木旁,为树木砌成绿化带;他六点多就起床,拉着重约百斤的垃圾车,穿越数条大街小巷,为居民们去倒垃圾。大雪纷飞的日子里,他第一个拿起铁锹,铲雪除冰,从小区门口到街道路面,他自己也成了“白雪老人”。

小区关大门的时间是24点,乔焕新通常是晚上睡到半夜的时候起身锁上大门后又回去睡觉,从未因贪睡而耽误了锁大门。他的辛勤劳动让曾经脏、乱、差的小区彻底变了样。现在的御锦苑三区绿意浓浓,干净整洁,用清泉街社区武荷香主任的话说:“这个小区建设的功劳多半属于乔焕新。”这位73岁的老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居民们宣传着爱社区、爱劳动的精神,他也渐渐成了小区162户居民们敬佩的人,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银发”宣传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本次学雷锋优秀志愿者的身影中,我们不难发现,还有陈国琨、陈文学、王学贤、孙家芬等一批老年志愿者活跃于其中,他们或进行义务劳动,或宣扬雷锋精神,用无私的奉献感染和带动着身边的每个人。他们虽然发色变白,但心中的雷锋精神却永不褪色。

责任编辑:王 丹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