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常态下江苏经济新增长点培育

点击:0时间:2023-10-23 03:55:14

李宝会

2014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近年来,全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努力在转方式、调结构上下功夫,新产业、新业态在分化中孕育和成长,逐步形成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日益成为全省新经济增长点,正在成为“经济强”的重要推动力。同时,在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部分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发育过程中也面临较大挑战,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扶持,确保经济新增长点成为新常态下江苏经济换挡升级、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江苏经济新增长点发育的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力争全面打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主动把握、积极适应并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实现动力结构转换、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五化”态势,经济新增长点不断孕育和壮大,为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次产业结构日益高度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供给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趋协同。2014年,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088.3亿元,比上年增长8.7%。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9%、8.8%、9.3%,第三产业增速高于第一、第二产业。从产业结构看,2014年江苏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5.6∶47.7∶46.7,与2010年相比,第一、第二产业分别降低0.5个、4.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5.3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提升,2014年江苏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6.7%,2010年以来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

工业行业结构逐步集约化。出台“万企升级”行动计划、工业强省建设六大行动、“百项千亿”技改工程和企业信息化提升“百千万”工程,加快全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步伐。2014年,江苏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6.8万亿元,同比增长8.8%,增幅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由2013年45.3%提升至52.7%;高耗能行业实现产值4.7万亿元,同比增长6.3%,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由2013年31.6%回落至26.6%。装备制造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是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幅比2013年提升较快的是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10.5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1.2个百分点)。2014年,高耗能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5%,低于规模以上工业0.7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3.6%,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为2.5%,纺织业为5.1%,体现出工业行业结构逐步集约化。

服务业结构初显高端。在金融服务、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等十个重点产业领域,实施百个重大项目,每年完成千亿元投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GDP高0.6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46.7%,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实现营业收入9860亿元,比上年增长12%,增速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营业利润1091.5亿元,增长8.4%。2014年,江苏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比20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新兴产业相对集中的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7.7%,比上年提升0.4个百分点。服务外包发展迅速,2014年江苏服务外包执行总额311.3亿美元,同比增长30.3%。从合同类别看,信息技术外包执行额增长32.1%,业务流程外包执行额增长18.4%,知识流程外包执行额增长30.6%。

新兴产业渐趋规模化。制定并适时出台“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十大产业推进方案,加快了全省新兴产业发展步伐。2014年江苏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3052亿元,增长13.2%,高于规上工业增速5.4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业销售收入101.2亿元,同比增长32%;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以及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销售收入10666亿元,增长15.2%;节能环保产业销售收入6817亿元,增长17.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4019亿元,增长21.7%;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销售收入350亿元,增长39.5%;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9916亿元,增长10.6%;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3466亿元,增长1.3%。

高新技术产业呈现优势。紧紧抓住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有效促进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2014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73万亿元,比2013年增长10.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2.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39.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2010~2014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分别为33.0%、35.3%、37.5%、38.5%、39.5%,累计提高6.5个百分点。科技部发布的2014年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评选结果中,江苏有130家企业获得认定,占全国认定总数的五分之一,再居全国第一。截至2014年底,江苏累计有634家企业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量居全国第一,体现出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化特征。

同时,江苏经济新增长点发育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一是新增长点支撑经济增长能力仍然较弱。2014年江苏造船新接订单量下降31.7%;光伏组件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50%以上,整个光伏行业的不景气将影响到江苏光伏企业的发展。二是经济新增长点有宽泛的迹象。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个数从2009年的“六大”增加到2012年的“十大”,一定程度上难以形成集聚优势。三是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不够聚焦。由于产业选择方向存在宽泛迹象,产业相关扶持政策也很难有效聚焦,政策效应有待进一步发挥。

二、江苏经济新增长点的选择方向

江苏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过程中,正在孕育一批新的优势产业和行业,存在成为经济新增长点的潜力。通过对比相关产业增长速度(比重)、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方法,对产业重塑中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进行遴选,能够更好地找出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产业选择方向,从而为保持江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动力、新引擎。

增长速度或比重比较情况。从国民经济主要行业增长速度看,服务业增速明显快于第一、第二产业,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成为“先行军”。2014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3%,增速分别高于第一、第二产业6.4个、0.5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2014年,江苏第三产业中金融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提升0.3个和0.1个百分点;新兴产业相对集中的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7.7%,比上年提升0.4个百分点。而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产业增加值占比为21.9%、8.5%和3.7%,分别下降0.6个、0.4个和0.1个百分点。

从新兴产业行业增长速度看,海洋工程、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成为“领跑者”。2014年江苏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5.4个百分点。从内部结果看,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好于内部其他行业。同年,江苏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销售收入增速产业内部保持第一,同比增长39.5%;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32%,位居第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长21.7%,位居第三;节能环保产业增长17.2%,位居第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以及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增长15.2%,位居第五;新材料产业增长10.6%,位居第六;新能源产业增长1.3%,是唯一保持个位数增长的行业。

从高新技术产业行业增长速度看,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制造业成为“领头雁”。2014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制造业增长相对较快,产值分别增长11.8%、11.7%,快于内部其他行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分别增长10.9%、10.4%,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保持个位数增长的行业有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新能源制造业,分别增长9.1%、0.5%、6.7%、4.9%。

贡献率比较情况。从国民经济主要行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看,服务业贡献率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成为“新引擎”。从三次产业看,2014年江苏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2014年金融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2.4%、7.1%、7.3%、7.2%,贡献率也相对较高。

从主要行业对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看,电气机械、通用设备、计算机、汽车、医药业成为“排头兵”。2014年,在江苏40个大类的工业行业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对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3.2%、8.9%、7.0%、6.5%、5.7%、3.5%、2.7%,高于工业内部其他行业。

从各行业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贡献率看,智能装备、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成为“主力军”。2014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中智能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对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3.2%、24.4%和18.4%,明显高于内部其他行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新能源制造业对产值增长贡献率分别为0.6%、2.5%、7.05%、1.5%和2.4%,贡献率相对较低。

通过对近年来江苏经济新增长点发育的显著特征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产业的增长速度、各产业的贡献率变化情况,未来几年产业结构重塑过程中经济新增长点主要有:

经济新增长点之一:服务业尤其是以互联网经济、服务外包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将逐步成为新经济增长点。以服务业外包、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即使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增长势头仍然良好,有望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2014年江苏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6.7%,预计2020年达50%左右,提升空间在5个百分点。预计2020年,江苏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金融业对服务业增长贡献率分别达30%、18%、10%,比2014年将分别提高2个、3.5个和3个百分点,发展空间较大。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发现20个左右的“淘宝村”,江苏占据3个,数量低于浙江、山东,江苏互联网经济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经济新增长点之二:具有良好市场前景且保持稳定增长的新兴产业是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方向。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市场需求较为疲软的背景下,江苏海洋工程、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仍然保持良好增长势头。2014年,江苏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销售收入增速产业内部保持第一,同比增长39.5%,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3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长21.7%,节能环保产业增长17.2%,呈现较强的竞争优势和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未来一轮的发展中可予以重点关注。

经济新增长点之三:部分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将逐步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新兴产业,尤其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行业发展速度快、体量大,是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优势行业,能够成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2014年江苏三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过万亿,累计产值4.6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占全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80.7%。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1.7万亿元,同比增长11.8%;新材料制造业产值1.5万亿元,增长11.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1.4万亿元,增长10.9%,增速均快于内部其他行业。

经济新增长点之四:符合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向的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产业将逐步成为新经济增长点。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而且能够拉动有效投资、激发绿色消费,尤其是随着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日益关注,绿色环保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2014年,江苏规模以上节能环保企业1600多家,从业人员40多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6817亿元,位居全国前列。未来,可以集中力量在优势领域率先实现突破,进一步推动产业加快发展,在该领域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加快经济新增长点成长的政策建议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新江苏、迈上新台阶”的关键阶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培育和壮大新经济增长点,实现“四力齐驱”,对于实现“五个迈上新台阶”、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产业驱动力。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提升服务业比重,关键在于加快服务业发展,扩大服务业总量。要坚持以规模扩张带动结构提升,突出发展金融、物流、科技、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餐饮、交通等传统服务业,积极推进养老、住房、医疗等公益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会展、总部经济等带动性强的服务业,加快培育一批百亿元以上的服务业龙头骨干企业,促进服务业总量倍增、结构优化、竞争力增强。积极发展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制造、内容服务和平台经济等新型业态,大力培育电子商务骨干企业,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

促进新兴产业提质增效,增强产业支撑力。围绕新兴产业技术发展方向,注重以龙头企业或主导产品为核心,推动产业链向两端延伸,不断完善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坚持高端引领,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抢占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强协同创新,注重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利用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培育和引进一流人才,加快成果转化应用,构建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注重发展新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产业,提高新兴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聚焦高新技术优势产业,提高产业推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三大产业产值均过万亿元,是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主力军。随着经济发展与转型,全省高级技术产品生产由主要依靠传统支柱产业逐步转向更多高新技术产业。要着重发展有前景、有优势、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新门类、新业态,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力促产业提速增效。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使之更加优化合理,为全省经济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经济良性发展。

跟踪和扶持新业态发展,培育产业竞争力。经济运行新常态下,依靠高投入、高回报的传统产业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与之相比,新兴产业却孕育着大量的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成为产业转型发展的强劲增长极。在互联网、物联网产业发展方面,江苏既有制造业的优势,又有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良好基础,抢抓产业互联网兴起的机遇,抢占先机推动江苏智能制造、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进程、努力实现产业互联网服务专业化。在绿色产业发展方面,江苏在节能环保、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都具备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应密切跟踪全球科技发展方向,明确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投入力度,集聚创新人才,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方面取得更大进展和成效,从而更好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系江苏省统计局综合处高级统计师)

责任编辑:高 莉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