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互联网+”时代草原文化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

点击:0时间:2023-11-02 11:35:25

尚艳春

当前,互联网技术已经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正在改变文化内容,重塑文化语境。草原文化的发展也要立足现实,借乘互联网的东风扩大辐射范围,提升社会影响力,实现创新发展。

深度融合、连接一切是实现“互联网+”时代草原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互联网+”与“草原文化”二者之间需要寻求到最佳结合点,以实现相应的路径突破。

“互联网+”助草原文化实现形式创新

首先,利用互联网丰富草原文化的表现形式。草原文化本身是表现形式多样、极具活力的文化,互联网可以在草原文化原有形式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出更具时代特征的表现形式,如将文字文本转变为电子文本,使受众超越时间、地点的限制更方便地阅读草原文学作品;将原有的舞蹈等表现形式制作成精美视频,使观众能够利用闲暇时间随时观看草原文艺作品;将草原文化故事开发成更具娱乐性的电子游戏,使玩家能够在休闲的同时更为深入地了解草原文化。总之,互联网给草原文化带来了新的生命形式和生命活力,是草原文化创新发展的有力工具。

其次,利用互联网拓展草原文化的内容。与时俱进是文化生存的基本法则。在新的时代感召下,草原文化也必须从内容上进行相应的改变和适应,才能保持文化活力、实现自身发展。有人说“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泛娱乐、跨界和创意的时代,它将以创新来改变和重塑现有的文化结构。互联网时代的草原文化应增强内容的黏性、亲和性,以吸引更多人关注并接受。互联网使人们的沟通方式更具简洁、便捷、快速的特点,而文化本身却是稳定、复杂、繁琐的内容体系。因此,丰富、拓展草原文化的内容也成为互联网时代草原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再次,利用互联网优化草原文化与人的连接形式。文化与人的连接最初是建立在直接交互的基础之上,但是由于文化本身的惰性特征和直接连接的障碍性因素导致文化与人的连接呈单向、不稳定、易断裂的特征,而互联网则从技术上保证和优化了文化与人的连接质量。互联网的即时性、及时性特征有效地规避了文化惰性带来的连接效率问题,变草原文化的单向传播为双向互动。文化与人连接的稳定性取决于相互之间的黏性程度,文化黏性一方面受文化内容的影响,另一方面受接收渠道的影响,而互联网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渠道上都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需要,从而优化文化与人的连接,带动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

“互联网+”助草原文化实现媒介创新

首先,我国互联网规模不断扩大,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网络平台。互联网无边界,通过智力投入实现草原文化与互联网的无缝拼接,给草原文化的未来带来无限可能。互联网连接无盲区,每个节点都全面开放,用户可以无限制地随意进出,客观上增加了草原文化与用户之间的互动频率和互动密度。

其次,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平台的开发推进了草原文化的定向、精准传播,进一步提升了草原文化的影响力。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的2.0时代,最大的优势在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及其与网络的连接并孕育出大量的发展机会。据2015年用户数据报告,已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5.49亿。倘若草原文化能够有效利用移动互联的手机平台,在用户开发、锁定、连接等方面都将创造更大价值。

再次,智慧城市建设为草原文化搭建了更广阔的展现平台,增强了草原文化的可视性和普惠性。2009年8月IBM正式发布《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为中国量身打造了包括智慧城市在内的六大智慧解决方案,其中智慧文化服务体系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在于实现文化的共享、整合与提升。《经济参考报》2015年6月9日消息,中国的智慧城市试点已经接近300个。这对草原文化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一方面,通过智慧城市平台融入更多的草原文化要素,将缩短草原文化与普通市民的可视距离;另一方面,草原文化融入智慧文化服务体系,将成为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兼具公平、共享特征,可实现草原文化的普惠性。

“互联网+”助草原文化发展载体品质提升

首先,利用互联网加速草原文化的“物化”速度,提高草原文化现实生产力。“物”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也是人们认识文化的主要窗口。草原文化提出至今仍然停留在文字辨识和有限的物质载体层面,社会影响力比较有限。互联网向来以“速度”著称,不仅可以实现草原文化“物化”的横向拉伸,还可以实现草原文化“物化”的纵向开发。一方面,通过互联网的连接体系将现有的草原文化“物化”成果向外传输,形成批量化生产,创造规模化的社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草原文化“物化”系统,加快草原文化产品开发,提高草原文化的现实生产力。

其次,利用互联网强化草原文化的主体连接,提升草原文化的传播效率。全连接世界将降低人们获取资源的门槛,为人们带来更灵动的体验。互联网改变了草原文化的主体连接模式,从“人—人”连接变成“人—人+人—社群”连接,客观上扩大了草原文化的覆盖范围。互联网提高了草原文化主体的连接强度,连接时间从计划性单独安排到碎片化利用,依靠智能手机实现了草原文化主体间的时时连接。互联网降低了草原文化主体的连接成本,人们无需拥有产品本身即可享受产品服务,这不仅可以提高资源使用率,还能够减少资源消耗率,对连接主体而言无疑极具吸引力和诱惑力。

再次,利用互联网夯实草原文化载体基础,培厚草原文化土层。依托互联网庞大的生产能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文化的互联网之路也曾爆棚式发展,但是数量的激增无法改变其“土层浅、品质粗”的整体印象,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与之相适的品质保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化生产与互联网思维已经实现深度融合,新的文化生产方式造就了新的文化格局。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文化增值服务、以小数据为手段的个体文化量度能够切实从用户需求出发,为其培育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的文化载体内容。草原文化只要适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调整草原文化生产流程,必能扎根于群众文化厚土。

“互联网+”助草原文化消费体系革新

首先,根据互联网特征深入挖掘草原文化消费价值,发现草原文化消费潜力,提高草原文化消费水平。草原文化要引入互联网手段,利用可视图片信息和优美文字信息突出产品特性、传递产品价值、彰显产品品质,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丰富、生动、人性、优秀的草原文化产品,焕发草原文化产品新活力、跃升新台阶。

其次,搭建草原文化互联网消费平台,健全草原文化消费体系,建立科学的草原文化消费机制。互联网为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扫除了人群和地域障碍,进一步推进了文化消费的普及化、大众化,但也因此造成文化产品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消费渠道犬牙交错、杂乱无序,消费者依靠个人能力无法准确甄别产品信息,优选消费渠道。因此,草原文化的互联网平台发展必须保证并提高产品质量,建立并完善草原文化产品检验监督体系,创建草原文化产品供给、需求、消费的三方对接机制,引导草原文化产业合理发展。

再次,培育草原文化消费市场,开发草原文化大众产品,打造一支稳定的草原文化消费群体。对草原文化来说,培育健康有序的草原文化消费市场,规范草原文化消费市场秩序,管控草原文化消费流通环节,把关草原文化产品质量是基础的基础。开发草原文化大众产品则是互联网文化消费制胜的关键。为此,草原文化产品要紧紧依托地域元素、民族元素、地方元素,融合一定的互联网技术打造出一批有特色的、独到的互联网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利用互联网互动优势和草原文化原创优势吸引、黏合、打造一批固定消费者,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时代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 晶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