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提升党员干部法治思维能力

点击:0时间:2023-11-09 18:22:38

曹一伟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集结号,并对新时期党员干部如何治国理政提出了更高要求。积极探寻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有效路径,对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进程、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加强学习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础。党员干部处在推动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主战场,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如果仅仅了解法律的皮毛是不够的,必须把法律知识学精学深。对党员干部来说,要加强对宪法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既要学习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又要学习相应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基本精神;既要学习实体法,又要学习程序法,切实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对各级党组织来说,要不断完善党员干部学法的制度,将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和学习研讨总体安排中,积极组织有特色的法治教育活动,提升学习效果,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加强法治实践是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法治思维是一种在法治实践中训练、培养和应用的思维习惯,脱离活生生的法律生活和法律实践就不可能形成法治思维。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党员干部要多运用法治思维去思考、分析和处理问题。比如,在行政执法时,要首先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法律规范的要求,是否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在重大决策时,杜绝“拍脑袋”“一言堂”,坚持通过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决策来确保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在处理矛盾纠纷时,要彻底摒弃权力本位和人治思想,懂得权力由人民赋予的道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久而久之,必将形成对法治的信仰和遵从。

加强制度建设是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根本保障。在党内法规方面,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相关法律的衔接与协调,加强党内法规备案审查和解释工作,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使党员干部能够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法治考核制度方面,建立健全党员干部个人法治考核档案,探索实行述职述廉述法三位一体的考核制度。对党政主要负责人,还要考核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在监督问责制度方面,推进权力运行规范化,完善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党内、民主、法律、舆论等监督方式,形成监督合力。推进问责的制度化,进一步规范问责的主体、对象、事由、程序、救济途径等,避免和减少失职渎职行为的发生。□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