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构建符合新经济特点的人才金融体系

点击:0时间:2023-11-13 04:43:25

郭杰+姜劲松

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新经济的要求:“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由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所催生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的综合。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必将对现有金融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以银行为例,银行业在新经济浪潮初期遭到了经济结构调整和新技术跨界竞争的冲击。银监会公布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从2012年一季度的0.94%上升至2015年三季度的1.59%,资产质量持续承压;金融机构年新增人民币存款由2012年的57100亿元降至2015年的44000亿元,融资脱媒情况突出;在多重外部压力下,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从2012年的18.9%下降为2015年上半年的1.5%,盈利形势严峻。深入研究新经济环境下金融环境的变革,融合新理念、打造新流程,吸纳新技术、创造新产品,发展轻便、快捷、多元、普惠的新金融,推出更贴近新经济需求的服务,满足包括人才在内的各类个性化金融需求,在服务中实现双赢发展,是金融业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镇江市构建人才金融体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人才金融,助推人才创新,通过创新实现发展的转型升级,镇江市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面临着诸多挑战。

多重机遇叠加,但短板不容忽视。一是南京都市圈机遇。南京争创国家中心城市,以及宁镇扬一体化发展格局,必将引领包括镇江、扬州在内的“南京大都市区”建设,并将建成承接上海、覆盖江苏、辐射皖赣,并向全国延伸的具有持续创新能力、专业特色和国际化特征的泛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二是金融强省战略机遇。2017年9月召开的全省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建设金融强省是江苏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取向,要把握先机、及早谋划金融“引进来”工作,集聚国际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源,抓住机遇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推动江苏加快由金融大省向金融强省迈进,把江苏打造成新金融高地。会议不仅明确了目标指向,而且提出了具体措施,要求各地结合实际,争取和推进改革试点,主攻产业基金、資产管理、股权交易等以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为特色的新金融,促进金融业更好发展,努力实现“三强一优”,即支撑服务能力强、改革创新活力强、产业发展实力强和金融生态环境优。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发展的“热度”离不开金融的“温度”。当前镇江经济、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一是产业不强,区域金融集聚力较弱。镇江市产业发展较苏南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2016年,镇江地区生产总值仅有苏州的24.77%,或南京的36.5%,或无锡的41.63%。受市场需求不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工业投资增长乏力。二是金融资金供给结构不合理。部分传统产业融资需求持续低迷,但新兴产业和领域的融资需求明显上升,当前的金融供给结构难以满足后者的需求,供需之间存在结构性的不匹配。全市信贷资金流向基建和房地产领域的趋势明显,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两个领域新增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例分别为39.75%、72.96%、83.50%、100.91%。

“地利”优势突出,但竞争日趋激烈。镇江对接南京人才资源,打造人才新高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宁镇扬一体化步伐加快。无论是2016年11月的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还是2017年的江苏省两会,“宁镇扬一体化”都成了大会的关键词。宁镇扬以交通一体化为先导,已形成高快结合、公铁结合的全天候、复合型城际运输通道,主枢纽站半小时通达,主城区一小时通达。宁镇扬一体化还包括在公共服务领域实现更高水平的同城一体,包含更高层级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居住公交、生态旅游的一体化,这为镇江承接南京科教资源破除了区域壁垒、身份壁垒和制度壁垒,增加了流动自由度,降低了人才流动成本。二是南京科教资源丰富。南京作为全国重要的科教中心城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云集、高端人才密集,科教资源优势显著。但与苏州、无锡相比,南京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竞争上并不具有优势,其空间限制、成本约束等都严重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随着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压力增大,南京科教资源溢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镇江毗邻南京,既有位置优势,又有一定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和相对低成本优势,是对接承载南京人才资源的第一方阵城市。

但是,人才争夺激烈,优势稍纵即逝。在新旧动能转换,深入实施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一场前所未有的人才争夺战正在全国打响,上至各省市,下至各区县,力度不断加码,招数不断出新。很多外地城市针对南京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纷纷主动与南京高校院所联姻。2017年5月,常州市政府、溧阳市政府分别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合作办学框架协议,三方将建立全方位多层次长期合作关系,并建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溧阳校区。

“人和”氛围浓厚,但亟待系统推进。2017年7月,镇江市委七届四次全会提出,镇江当前处在一个战略机遇叠加的新的窗口期,面对长江经济带、扬子江城市群、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机遇,镇江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提升发展热度,对标苏南加油干。全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以高端人才集聚引领创新驱动发展,聚力引才氛围浓厚。人才、金融是人才金融体系的一体两面,相互促进,共生共长。系统推进人才金融服务,就是要最大范围、最大程度为不同发展模式、不同成长阶段的人才量身定制个性化金融产品和工具,让人才项目与金融资本能够实现无障碍对接、快速化聚合,迅速推动“智+资”生根开花。

就系统推进而言,镇江市仍然存在着部分问题。一是部门之间缺少整合,各自为战,距离“1+1>2”还有差距。二是服务存在顾此失彼现象。如引进人才时,资金激励、金融保障比较及时到位,但对存量人才的金融服务相对比较滞后,存在碎片化、应景式现象。三是各项工作之间存在不平衡。如与苏南其他地区相比,镇江财政基础薄弱,政府资金投入有限;吸引知名资本关注力度不够,社会资本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成形。endprint

二、构建符合新经济特点的人才金融体系的

方向和路径

抓住机遇,谋定而动。一是锚定目标。对镇江来说,以人才金融体系构建为引领,在宁镇扬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中打好先手拳,打造人才“强磁场”,形成全方位的拼抢态势,推动人才落户创业,正当其时。镇江市构建人才金融体系,不仅要破解难题,而且要坚持苏南定位和苏南标准,站在宁镇扬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大坐标中找准位置,建立走在前列、有示范引领作用、真正具有远程号召力的人才金融体系。二是厘清认识。首先要厘清人才金融就是政府花钱买单的认识误区。建立人才金融体系,政府是关键,投入必要的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是必需的,但从本质上来讲,这种市场行为追求的是地方和人才的双赢。其次要厘清金融创新风险大不宜推动的认识误区。任何一项创新性金融服务的推出,都有被滥用的风险,关键在于要通过有效监管来预防和应对,寻求以创新提升效率和防范风险隐患之间的平衡。与此同时,金融创新是在前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的理性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有的放矢。

拓展思路,构建模型。一是产品系列化。以商业银行为重点,加强与创投、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合作,推行“拨+投”、“拨+贷”,发展投贷联动、投保联动、投债联动,推出“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等一系列符合新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为人才和企业的快速發展提供多样化差异化选择。二是服务平台化。政府设立服务平台,建立人才动态数据库,为人才、资本和产业有效对接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投融资信息服务。引导符合条件的人才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发行上市或到新三板、江苏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三是资金“池塘化”。设立人才创新创业风险补偿资金池,用政府资金撬动金融机构或社会资本对人才项目和企业的金融支持,落实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税收支持和风险分担政策。无锡案例可供借鉴:2017年上半年,为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无锡市属金融国资平台——无锡市金融投资有限公司与北京赛伯乐绿科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了总规模高达50亿元的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基金。双方将围绕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制造、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教育、健康医疗、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展开合作。

综合发力,重点突破。一是整体联动发力。一方面,政策上要成龙配套联动发力,综合解决首贷难、首投难、融资成本高、直接融资比例低等问题。另一方面,政银之间要联动发力。党委、政府部门要发挥好牵头作用,为银企合作搭建桥梁,及时向金融部门推送人才金融需求信息,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人才金融服务,对服务优良、成效显著的金融机构给予表彰及奖励。金融机构要加强企业调查和方案营销,有针对性地为人才客户群创新推出个性化金融产品服务方案。对重点项目融资问题集中过堂,人才企业谈需求,金融机构谈方案,切实加大对人才项目的金融支撑。二是拓展融资渠道。金融支撑是全方位的,不仅需要银行发力,更需要多种金融资源的跨界支持。只有打通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连接点,对创投、保险、证券、担保等机构的金融资源进行全方位整合,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间的灵活转化,才能吸引更多金融资本支持新经济,为人才发展提供更多更宽的融资渠道。要通过金融小镇、高峰论坛等形式,扩大镇江的影响力,吸引知名资本关注镇江,促进人才和资本的对接联姻。三是引培金融人才。人才需要金融,同时金融需要人才。伦敦市政厅每年公布的《伦敦在全球金融中心中的竞争地位》研究报告,将优秀人才列为对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首要因素。金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智力资本的竞争。镇江市要想在未来新经济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必须加大对智力资本的投资,建立以政府猎头为龙头、市场化猎头机构为主体的高层次金融人才猎头体系,广泛吸纳多门类的高端金融人才,并给以优厚的待遇,使其能安心地为地方金融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

(郭杰:中共镇江市委党校;姜劲松:中共镇江市委研究室)

责任编辑:刘志刚endprint

标签: 人才 金融 镇江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