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白月之节:蒙古族的“春节”

点击:0时间:2023-11-17 03:59:16

巴斯

白节又称“白月” “查干萨日”,是蒙古族的“春节”。白节是蒙古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蒙古人的年夜饭桌上,一定要摆放奶皮、奶豆腐等白色乳制品。古代蒙古人把农历春节叫希恩吉尔,即新年。由于生产生活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蒙古族的“春节”草原游牧文化特色十分浓厚。

我国内蒙古和青海、新疆等地蒙古族的节日时间与汉族春节时间相同。比特翁(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拜祭,敬奶茶、敬酒。而蒙古国白节日期与藏历新年相同,蒙古国有自己的历法,也就是过蒙古历(与藏历相同)新年。習俗大多与中国蒙古族过年习俗相同。

在遥远的古代,蒙古族称年初的第一个月份为“豪比萨日”,其意为“份额之月”。据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专家介绍,这一名称与古代蒙古人的游猎生活有关系,以部落为单位进行捕猎的猎人集体,在每年猎获物最丰富、野生动物皮毛最好的月份里举行庆祝活动并给猎户们分发“豪比”,即猎获物份额,因此称这一月份为“豪比萨日”。鄂尔多斯至今沿用这一古老的名称。后来,蒙古人由游猎转为游牧生活方式,对畜牧业生产来说,其主要的收获季节不是冬季而是秋季。因此,当时蒙古人的新年从9月开始,这个时候是白食最为丰富的季节,因而称之为“白月”,人和牲畜也在这个时候增岁,这是公元13世纪以前的情况。

元朝忽必烈时代,改蒙古历法,接受中原汉族传统历法,在农历正月过“查干萨日”。从此,蒙古族“白节”在草原流传至今。据民俗专家介绍,在农历正月初一与汉族一起欢度春节的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回族、东乡族、壮族、赫哲族、白族、畲族等少数民族。

《马可·波罗游记》记载:“蒙古人认为白色服装是吉祥的象征,他们在过春节时有每个人穿白色衣服的习俗。”白色在蒙古人心中具有新、纯洁和吉祥的象征意义。虽然现在我们在内蒙古草原看不到春节里穿白衣的人,但是在春节穿戴最新、最漂亮的服饰的风俗依然存在。

据我区民俗专家介绍,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那一天祭火,少数地方则在腊月二十四祭火。据说在古代,有一次一些部落因为长途迁徙,推迟一天到达目的地而延误了祭火日子,便形成了腊月二十四祭火的习惯。

除夕夜准备各种食物是很重要的内容。按照传统,一般家庭都要准备这些食物:赫云包布、乌赤(水煮全羊)、包子、饺子、肉饼,喝的要准备马奶、白酒等。赫云包布是用面粉和着黄油、牛奶油炸而成,味道浓郁香甜,是每家每户必备的过年食品。

迎新年当然少不了美酒,喝酒必有祝词,蒙古人新年祝词很长。唱歌也是少不了的,无论男女老幼无一拘谨,想唱什么都行,但唱的最多的还是民歌。歌声悠扬动听,往往是一个人起头,然后所有的人一起合唱。唱完了一首,再换一首。大草原上,蒙古人一家老小围坐在火炉旁,一边歌舞一边吃吃喝喝,充满着团圆欢聚的喜庆气氛。

责任编辑:张 晶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