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回大青山区 缅怀浴血英烈

点击:0时间:2023-11-24 19:11:03

曹慧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位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德胜沟,是抗战时期通往苏蒙的红色交通枢纽,是华北抗日战线的桥头堡。因其特殊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1964年这里被内蒙古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入国家红色旅游规划纲要,成为内蒙古红色旅游资源重点建设项目,并被中宣部等6部委命名为全国19个抗日游击根据地之一和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之一。如今,有无数人来到武川县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回顾那段难以忘怀的历史。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位于大青山深处,峰峦起伏,连绵不断,西脑包山、东脑包山、华尖山等八大山峰由西往东依次排列,最高峰海拨2255米,平均海拔1700米,山与山之间有韭菜沟、肖夭子沟、得胜沟等五大沟,另外还有30余条支沟穿插其间,抢盘河、得胜河常流不断。这里山大沟深,林木繁茂,地形十分险要。武川县以其特定的位置成为整个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中心地带,被誉为“塞外小延安”。李井泉、王若飞、郝秀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1938年5月,毛泽东电令朱德、彭德怀、贺龙、关向应、肖克等人:“在平绥路以北沿大青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甚关重要,请你们迅即考虑此事。”8月底,由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政治委员李井泉和参谋长姚喆率领,集合成成中学师生组成大青山抗日根据地游击队,共计2300余人,冒雨穿过平绥铁路,突破敌防线,进入武川县境,9月1日到达大青山。随后,大青山支队攻克乌兰花镇,开展抗日宣传,李井泉率部进驻武川县井尔沟,后转战得胜沟,开辟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从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创建起,八路军和蒙汉各族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殊死搏斗。从1938年9月到1942年10月,根据地内共开展大小战斗500余次,平均每年100多次,几乎每三天就有一次战斗。4年中,伤毙日伪军2000余人,俘虏近千人。八路军干部战士的伤亡也达1000余人,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胜利地完成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任务。

在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中,抗日游击队和游击小组是极其重要的抗日武装力量,也是广泛开展群众性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形式。八路军在挺进大青山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过程中帮助地方组建了多支抗日游击队和游击小组,他们活跃在大青山区,有力地配合了八路军开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保证了动委会和抗日游击政权的活动。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根据全国抗战战略发展要求创建的,是晋绥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在华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乃至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是少数民族地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击外来侵略并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战略地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最艰难的岁月里,党的军队和内蒙古各族人民并肩浴血奋战,许多爱国志士和人民群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7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面对巍巍大青山,重回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以崇敬的心情回顾这段铁马冰河、烽火硝烟的历史时,不仅仅是追忆和缅怀,更应该学习先驱们崇高的品质,弘扬他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先烈们的耿耿丹心,英雄们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史册上永世长存!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