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白宫里的“精神病”

点击:0时间:2023-12-13 02:40:24

张宝钰

美国历史上多位总统及重要人物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当第一批精神类药物在20世纪50年代上市时,白宫便率先购入。

美国2016年总统初选正在火热进行中,此间,评论人士可能偶尔会猜测唐纳德·特朗普是否有自恋型人格障碍、最后决定不参选的乔·拜登是不是陷入了抑郁、希拉里·克林顿是否偏执……

随着时代变迁,美国公众对政治家身份和私德方面的要求越来越宽松。唯一的禁区似乎只剩下精神疾病患者——在大多数人看来,一个“头脑有问题”的人执掌国家,注定无法取信于民。

即便没有患病,只是跟精神科医生接触,也有可能让政客在一夜间声名扫地。可以说,在美国政坛一度有一条大家心知肚明的“潜规则”:不要和精神疾病扯上关系。

不过,如果翻阅过去一个多世纪的政治新闻,以及不断被披露的白宫和国会山的轶闻就会发现,很多身处高位者在精神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人数甚至比想象中还要多。

“死亡之吻”

很长时间以来,由于人们对心理疾病的认识不到位,患上精神类疾病被视为可耻的事。人们形容患者时会用到“很危险”、“行为难以预料”这类带有偏见乃至歧视色彩的词语。

放到政治领域,这一问题的影响更为严重,大多数人无法接受一个精神不健全的人治理国家。正如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com”所说,谁会容忍有精神问题的人来操控核武器?美国总统老布什的私人医生布尔顿·李表示,总统或是其他竞选人如果被曝有精神问题,就像拥抱“死亡之吻”。

这种疾病在白宫或国会的真实状况鲜有人知,也很少讨论。虽然白宫偶尔发布总统的健康报告,但人们无法得知其中真实部分的比例。即便总统离任,相关的医疗记录仍是重要机密,不被公开。研究者只能从零星的资料或个人日记里揣测一二。

根据目前已曝光的信息,美国历史上多位总统及重要人物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当第一批精神类药物在20世纪50年代上市时,白宫便率先购入。

美国前总统林肯长期忍受抑郁症的煎熬也是他身上著名的标签。林肯并不是唯一一个服用精神类药物的美国总统。从1952年开始,年仅39岁、还在为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担任副手的尼克松就经常抱怨“紧张焦虑”,开始服用治疗失眠和焦虑的药物。与尼克松相比,其1960年中的竞选对手肯尼迪的病情更加严重。

公众人物有精神疾病症状很难躲避注意或完全履行自己的职责,科学家们正试图了解大多精神疾病的潜在医学原因,至少,部分原因是环境问题。奥巴马的前任高级顾问阿克塞尔罗德认为,人长期在高压状态下就会出现焦虑、情绪波动甚至抑郁等倾向,总统的压力更是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等于谋杀”

“找到那个袋子,”它要是落入对手之手,肯尼迪说,“这就等于谋杀”。

这个袋子是肯尼迪的小药袋。1960年的竞选中,一位助手不小心将肯尼迪的小药袋错放在了康尼狄格州竞选停留的地方,于是,肯尼迪让朋友、当时的康尼狄格州州长鲁比科夫去寻找。

肯尼迪深知让对手知道自己在治疗精神疾病的风险,这也是他以及其他政客试图保密的原因。

1972年夏天,民主党提名的副总统候选人、来自密苏里州的参议员托马斯·伊格尔顿,被曝曾因抑郁症接受治疗,铺天盖地的舆论攻击随之而来,令他不得不黯然退选,其搭档、总统候选人乔治·麦戈文参议员也最终败北。

竞选伙伴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被曝光接受过精神病治疗的政客,麦戈文输得有些不甘心,他在后来的电视访谈中不无遗憾地表示:“当时的情况有些突然,我们都是政坛新人。治疗早已是过往云烟,为何不能得到大家的宽恕?”

参议员弗兰克·莫斯的回答一语中的:“在政坛,人们总会小题大做。”

伊格尔顿在参议院任职至1987年,为伊格尔顿撰写传记的历史学家吉利奥说:“他的病阻挡了他走向更高职位的渴望,但是,看上去从来没有影响他在参议院的工作。”

也许是对离总统宝座最近的一次竞选失败始终耿耿于怀,也许是想向人们揭露政坛真相,2012年离世前夕,麦戈文向美国《达拉斯晨报》透露,美国政坛上的很多人都患有抑郁症,包括他自己。

如今,自伊格尔顿因曾住院治疗抑郁而退出竞选的政治风暴已有40余载,自那时起,没有一位竞选总统或副总统的候选人披露过自己有精神疾病或接受过相关治疗。

精神疾病的问题成了“禁区”。

“双刃剑”

从政敌的角度而言,伊格尔顿退选后,政客们猛然发现,曝光对手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可能成为扳倒他们的一记重锤。于是,就有了下面的经典一战。

198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时任副总统老布什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迈克尔·杜卡基斯展开最后的角逐。双方进入白热化之争时,即将卸任的里根总统在电视辩论节目中对杜卡基斯说:“我不会选择一个病人。”

事后里根曾道歉说,自己只是“开个玩笑、并无他意”,但“不会选择病人”的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坊间传言杜卡基斯患有抑郁症,并接受过精神病治疗,称他是“下一个伊格尔顿”。

杜卡基斯试图力挽狂澜,及时向公众公开自己的健康报告,但为时已晚,“从未患过大病、目前一切良好”的结论无法让公众信服。最终,老布什在公众质疑杜卡基斯的舆论中大获全胜。

不过,精神类疾病对政客的“杀伤性”也并非一以贯之。杜卡基斯败选3年后,公开承认自己患有抑郁症的民主党参议员劳顿·柴尔斯竞选州长成功。

作为备受欢迎的国会议员,柴尔斯曾连任3届。他决定在1987年提前退休时,公众大为惋惜。1990年,柴尔斯再回公众视野,决定竞选佛罗里达州州长,当时的对手是现在的总统参选人之一,杰布·布什。

竞选时,柴尔斯宣布,自己“早退”是因为抑郁症,他承认自己服用过百忧解(治疗抑郁症药物),但目前已彻底治愈。柴尔斯的意外举动,让他成为美国首个坦承自己患有精神疾病且服用相关药物的政客。

让竞争对手惊讶的是,柴尔斯的坦诚并未拉低自己的支持率。民调显示,有近75%的佛州居民知道柴尔斯患有精神疾病,但只有15%的人表示自己不会投票给他。柴尔斯最终成功当选。

除了他之外,还有人也选择坦白,不过,是出于防卫机制。2000年,在角逐总统侯选人党内提名时,约翰·麦凯恩这位昔日的越战老兵主动向媒体回忆自己的战俘生涯,以及长期遭受创伤后精神紧张症(PTSD)困扰的经历。

麦凯恩的资深策略师斯蒂芬·施密特这样说道:“你害怕精神疾病搞坏你的选举吗?如果是,那就必须向公众坦诚。”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人们对这类疾病愈发宽容。

哥伦比亚大学临床精神病学教授马克·奥佛森表示,精神疾病在美国的治疗已经从以心理治疗为主向药物治疗过渡,现在人们更多地从生理层面理解这一疾病,不再“妖魔化”它。

(马明月荐自《青年参考》)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