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庄河信息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烟台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3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确定

发布日期:2018-07-25 16:33:46 来源: 点击: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日前市国土局制定出台《烟台市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预测突发性地质灾害类型将仍以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为主,将37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区)确定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要求开展工程治理、搬迁避让等工作,逐步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并健全以当地干部和群众为主体的群测群防队伍,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及时发现、快速预警和有效避让。

  地质灾害多发生在汛期

  方案指出,去年全市平均降水量650毫米,较常年偏多27.5毫米,较上 年同期偏多121.6毫米,其中6—9月降水量529.3毫米,较常年偏多90.3毫米;5-10月份降水量573.1毫米,较常年偏多51.3毫米。从地理分布来看,降水呈现西部南部多,东部北部少的态势。全市年内未发生地质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根据2017年全市地质灾害排查中查明的地质灾害类型、成因和分布规律及地质灾害隐患点,结合烟台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条件、社会经济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强度,以及市气象局预测资料等因素,方案对2018年度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了预测。

  地质灾害发生总体趋势方面,预测2018年突发性地质灾害类型将仍以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为主,以昆嵛山、艾山—牙山、塔顶山、大泽山、招虎山、罗山等为中心的低山丘陵区及岛屿海岸带在强降雨的影响下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尚未有效治理的历史遗留地下采空区和不明采空区的地面塌陷隐患比较突出。

  地质灾害空间分布预测方面,预测2018年昆嵛山地区、艾山—牙山地区、塔顶山地区、大泽山区北麓、招虎山地区、罗山地区等由于山地陡峭,沟谷发育,沟谷内多有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区内地质条件较复杂,汛期遇强降雨过程易发生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岛屿、海岸带受海蚀作用影响,边坡发育不稳定,汛期也可能产生崩塌灾害。威胁对象主要为坡下建筑、桥梁、道路、水利等设施和坡下人员、景区游人。栖霞市、龙口市、招远市、莱州市等部分县市区因地下开采煤、金、滑石、铜、铅锌等产生的历史遗留采空区较多,易发生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地质灾害,威胁对象主要为采空区及周边的建筑、桥梁、道路、水利等设施和附近人员。

  地质灾害时间分布预测方面,根据各种地质灾害基础调查、检查和巡查资料,结合烟台地质环境特点和以往发生地质灾害的历史记录,烟台地质灾害多发生在汛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月至9月。

  建立健全群测群防队伍

  根据《烟台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汛前地质灾害排查工作,烟台将37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区)确定为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重点。

  落实防灾减灾责任,方案要求,各县市区应认真履行地质灾害防治的主体责任,推进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工作,对已有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开展工程治理、搬迁避让等工作,逐步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健全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对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社区、村庄、学校等人员密集区,应建立健全以当地干部和群众为主体的群测群防队伍,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日常监测等工作,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及时发现、快速预警和有效避让。

  按照方案要求,各县市区将对完成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回头看”工作,检验工程质量和防治效果,做好逐户核查造册、建立档案及验收收尾工作。此外,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推动应急值守信息化,全市将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岗值班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值守工作规范有序、综合协调快捷高效,并落实好突发险情应急处置人员和车辆,保障通讯畅通,一旦出现灾情、险情,迅速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新闻链接

  烟台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

  1.芝罘区大海阳路(崩塌);

  2.芝罘区环山路东段南部山体(崩塌、滑坡);

  3.莱山区铁矿及大理岩废弃矿区(地面塌陷、崩塌);

  4.福山区高疃镇王家庄铜矿废弃矿区(地面塌陷);

  5.福山区门楼镇姜家夼村、上许家村(泥石流);

  6.牟平区高陵镇上潘家、牟平区水道镇金牛山—猫山—岔河—罗家屯一带废弃矿区(地面塌陷);

  7.栖霞市臧家庄镇中桥村及其周边地带(岩溶塌陷);

  8.栖霞市翠屏街道黄燕底村(崩塌);

  9.栖霞市翠屏街道北夼村—后张家村、石盒子村—衣家泊子村(泥石流);

  10.栖霞市亭口镇蓝蔚夼村、上门楼村、生木树夼村、峩夼村(泥石流、崩塌);

  11.栖霞市唐家泊镇上哨村—下哨村—后哨村、上茅屋夼村—下茅屋夼村、竽东夼村(泥石流、崩塌);

  12.栖霞市蛇窝泊镇安子夼村、町夼、上庄头村、小键脊山—前张家庄、周家沟村西北304国道十八盘(泥石流、崩塌);

  13.栖霞市庙后镇李博士夼—上林家村一带滑石废弃矿区(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

  14.栖霞市臧家庄镇香夼村附近铅锌矿废弃矿区(地面塌陷);

  15.招远市玲珑镇玲珑台上—大蒋家村一带废弃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

  16.招远市阜山镇九曲村、九曲、大开头一带废弃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

  17.招远市金岭镇原疃村—黄泥沟村、钟家村—草沟头村一带废弃矿区(地面塌陷);

  18.招远市蚕庄镇马埠胡家村、盛家村一带废弃矿区(地面塌陷);

  19.招远市齐山镇大尹格庄村一带废弃矿区(地面塌陷);

  20.蓬莱市村里集镇南官山村、黄泥沟村、石门口村、南花夼村(泥石流、崩塌);

  21.蓬莱市大柳行镇强家沟村西废弃矿区(地面塌陷);

  22.蓬莱市大柳行镇门楼村一带废弃矿区(地面塌陷);

  23.蓬莱市潮水镇庄官村—后大雪村一带废弃矿区(地面塌陷);

  24.莱州市三山岛街道仓上金矿废弃矿区(滑坡);

  25.莱州市金城镇新城村、北吕村、龙埠村、焦家、望儿山、马塘村一带废弃矿区(地面塌陷);

  26.莱州市朱桥镇寺庄村、小于家村一带废弃矿区(地面塌陷);

  27.莱州市柞村镇大泽山北麓大理石花岗岩废弃矿区(泥石流、崩塌、滑坡);

  28.莱州市虎头崖镇山上刘家村玉凤滑石矿废弃矿区、西小宋村渤海铁矿废弃矿区、东宋北滑石废弃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

  29.莱州市三山岛街道三山岛村北(崩塌、滑坡);

  30.莱州市土山镇盛大—鑫博一带废弃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

  31.莱州市程郭镇金牌村西南(崩塌);

  32.莱阳市沐浴店谭格庄镇吕家庄东北(崩塌、滑坡);

  33.海阳市朱吴镇九岭夼村—丁家夼村(泥石流);

  34.海阳市徐家店镇台上村滑石废弃矿区(地面塌陷);

  35.龙口市下丁家镇大园村—大庄村一带废弃矿区(地面塌陷);

  36.龙口市北马镇下虎石村、黑夼村(泥石流);

  37.龙口市石良镇水夼村东(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