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6日,庄河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我市2017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并对我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专题询问。会议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加强宣传,提高意识,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一是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各级党政机关干部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意识,把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落到实处,深刻反思环保督察问题根源,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环境保护委员会制度,信息共享、部门联动,构建全市齐抓共管大环保工作格局。二是完善城乡空间规划体系,强化生态红线的突出地位,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各行业落实节能减排要求和环境保护责任,强化公民生态环保意识,形成多规合一、一张蓝图工作格局。三是进一步加大环保法治工作和宣传工作力度。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形成联合执法、联合宣传的合力,创新教育方式,拓宽宣传渠道,及时发布生态环境信息,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科普知识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夯实环境保护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让环保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村入户,使全市人民都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的践行者和建设者。四是强化监督力度,增强监督实效。强化环保的法律监督、组织监督、行政监督。加大环保舆论监督,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行为、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等不良行为要及时公开曝光,出实招、见实效,加强公众知情、公众参与、公众监督力度,提升全民环保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创新机制,强抓落实,切实解决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
一是进一步加大市、乡两级政府对环保工作的基础设施投入。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完善,推进城区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污水、垃圾营运体系。对城乡和旅游景区内旱厕要有计划地进行“革命”。二是乡镇环境卫生整治势在必行。加快推进环保产业发展,加速构建专业化、市场化治污与政府、企业购买环保服务相对接的新机制,尽早完成农村垃圾运行体系和农村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工作,切实推进环保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三是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能力。借鉴、探索垃圾资源化利用新方式。辽宁新宾县通过在农村实行垃圾分类,在全县农村建立“户分类、户处理、不出院、零填埋”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新模式,极大降低成本,经验值得借鉴。同时,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垃圾资源化利用渠道,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加以保障落实。四是强化环境保护考核评价,建立情形明确、标准量化的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体系。将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强化指标约束,提高政府抓环保工作的执行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五是加大中央环保督查反馈问题的解决力度,要按照问题清单列出整改问题措施、责任人和时间要求,真正做到上下齐心,立行立改,逐一销号。六是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关系,统筹规划海洋生态环境修复与利用,控制污染物入海排放,加强海岸线资源保护和近海污染治理。
三、标本兼治,防治并举,建立健全环保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环境保护监测体系,突出对水、大气、土壤等重点项目的污染检测。建立和完善环境质量检测指标体系,配足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夯实环保工作监测环节的基础。二是持续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坚持常态化环保巡察,配齐配强环境监察和环境检测队伍。进一步加大环保工作执法力度。对环保违法行为,要握紧环保法律法规的准绳,严格执法,做到“违法必究”。要严格落实“河长制”等相关工作制度,层层压实责任、分解任务。同时也要严把入口关,确保环境影响评价的全覆盖,保障环评依法审批的权威性、效能性,切实把住“堵”的关口。三是强化环境保护责任追究,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限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红线。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建立责任追究体系,去除环境污染执法“盲区”,制定一些“村规民约”,对污染行为依规进行有效约束。四是要做好环境污染“疏”的文章。要加大对环境污染突出矛盾的整治力度,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多渠道探索环境污染整治方式方法。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领公民践行生态环境责任,携手共建庄河天蓝、地绿、水清的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