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拓展我国与南太岛国合作空间

点击:0时间:2018-08-30 09:29:02

周余义+刘斐+杨阳+安然

[摘要] 南太平洋(简称“南太”)地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本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南太各岛国发展潜力进行分级评价,勾画了我国与南太岛国合作的空间建构。就产业经济、文化教育、生态环保、航运交通等方面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为我国政府和企业开拓南太岛国合作空间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南太岛国 战略空间 合作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1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6)02-0014-05

[作者简介] 周余义(1986 — ),湖南永州人,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 . 深圳)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人文地理;刘斐(1976 — ),河南南阳人,南开大学国际金融学博士,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 . 深圳)副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杨阳(1987 — ),山西霍州人,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 . 深圳)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项目研究员,研究方向:海岸带开发和管理;安然(1982 — ),河南洛阳人,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 . 深圳)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海洋经济。

南太岛国是指南太平洋地区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外的已独立的14个国家,包括斐济、萨摩亚、汤加、巴布亚新几内亚(简称“巴新”)、基里巴斯、瓦努阿图、密克罗尼西亚、所罗门群岛、瑙鲁、图瓦卢、马绍尔群岛、帕劳、库克群岛和纽埃。依托独特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南太岛国在国家地缘战略版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近年来,国内关于南太岛国的相关研究发展较快,但主要集中于渔业和基础设施、旅游、灾害管理等合作及国际关系研究等领域,缺乏从战略空间角度深化我国与南太岛国多方合作的研究。本文综合选取基础性指标,对南太岛国发展潜力进行客观评价,开展战略空间建构,以确立优先打造战略合作先行区,开展梯度合作的发展思路。

一、南太岛国概况

和中国—南太岛国经贸合作

1. 自然基底

从自然环境条件来看,南太岛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突出特点。一是属于典型的“陆地小国,海洋大国”。南太岛国分散于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约3000万平方公里的太平洋海域中,陆地总面积仅52.8万平方公里,专属经济区面积达1900万平方公里,是太平洋区域重要的海上要道和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区位价值。二是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和矿产资源。南太地区是全球重要的金枪鱼捕捞区,其金枪鱼年产量占世界金枪鱼总产量的60%左右。同时,南太地区专属经济区内蕴藏的锰、铁、镍等深海矿产资源也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三是海洋灾害频繁。南太地区处于环太平洋地震活跃带,地震、海啸、飓风、暴雨、山洪、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频发,被认为是世界上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

2. 社会经济基础

南太岛国总人口约911万,使用语言多达2000余种。国家之间经济水平相差悬殊,整体处于落后欠发达状态,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产业为种植、渔业、采矿和旅游等资源密集型产业。对外贸易主要出口商品为矿产、木材、水果和鱼,其他生活用品和工业用品依赖进口,且进口额远大于出口额。由于经济严重落后,多数国家依赖国际官方开发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ODA)发展,2006~2013年间我国对太平洋岛国援助金额高达10.6亿美元,与新西兰援助规模持平,成为重要的援助方。此外,城市化率较低、教育水平低下、失业率居高不下、基础设施不完善、自然灾害频发等也是南太岛国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我国政府近几年加强了与太平洋岛国的双边和多边交往与援助,双方的互利合作取得了显著进展。据太平洋投资贸易委员会统计,2014年中国和太平洋岛国地区双边贸易额42.1亿美元,其中进、出口额分别为10.8亿和31.3亿美元。中国向太平洋岛国主要出口机电产品、服装和纺织品、轻工产品、化工和医药原料等产品,进口原木、渔产品等。目前,我国已成为太平洋岛国最重要的国际贸易伙伴之一。

二、南太岛国的综合评价与

中—南太合作空间建构

1. 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综合考虑南太岛国发展的主导影响因素,围绕资源、社会经济和互联互通三个目标领域,遵从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可操作性等原则,选取14个指标,构建了发展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南太岛国进行分级分类评价。

2. 评价方法与步骤

(1)标准化处理。以各指标值为基础,根据各指标的性质差异,科学设定相应的标准值,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获得各国在对应指标的相对值(设为m,0

(2)确立分级分类评价标准。根据发展潜力综合指数(设为M,0

(3)分级分类划分。根据发展潜力综合指数结果,按照标准对南太岛国进行分级分类评价。

3.评价结果

对南太岛国发展潜力综合指数进行排序,得出评价结果如下(见表4)。其中,核心区为巴布亚新几内亚;重点区为三个,按指数高低顺序依次为斐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和帕劳;拓展区为10个,依次为基里巴斯、瓦努阿图、所罗门群岛、库克群岛、马绍尔群岛、瑙鲁、纽埃、汤加、萨摩亚、图瓦卢。

4. 空间建构

依据分级分类评价结果,结合我国的区位条件和南太岛国的空间分布特点,拟按照分级开展、梯度推进、成本最小的实施策略,构建以巴布亚新几内亚、密克罗尼西亚、斐济和帕劳四国为战略支点,以其形成的“菱形”框架为主体,向周边国家和地区(可达距离最短)辐射、拓展的战略合作发展空间格局。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