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城:爱拼才会赢的“金”字招牌

点击:0时间:2018-08-31 15:54:02

陈啸

绿草如茵,春意盎然,最美人间四月天。4月19日上午,南京天妃宫正殿前人声鼎沸,鼓乐喧腾,“妈祖诞辰1057周年春祭大典”正在举行,主祭人黄金城带领南京闽侨投资促进会、江苏省福建商会、南京市侨商会、南京晋江商会、南京南安商会、台湾商会及各地区的十多家大型商会、社会团体等千余人参与祭拜活动……

黄金城,祖籍福建南安,1961年出生,现担任中国民主建国委员会中央委员、江苏省政协港澳委员、江苏省侨商会监事长、南京市侨商会会长、南京闽侨促进会会长、江苏省福建商会名誉会长、江苏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南京市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南京市鼓楼区工商联副主席、澳洲福建商会名誉会长等众多社会职务。

都说闽南人善经商。“爱拼才会赢”的拼搏精神,熏陶出一代代杰出的闽商,黄金城便是其中一位。

作为改革开放后来宁创业的先驱,黄金城恪守“诚以待人、勤以行事”的理念,秉承“爱拼敢闯、自强不息”的精神,奉行“服务社会、造福桑梓”的信仰,历经30年风雨拼搏,闯出一条辉煌的创业之路。

而他的名字,早已成为福建人在南京商海的一面“金”字招牌。

爱拼敢闯 在宁创业的“金”字招牌

黄金城早年家境并不是很好。家中兄弟姐妹7个,他排行第六,父亲在镇上供销社任职,母亲则是一名普通家庭妇女。1985年,25岁的黄金城毅然放弃了在老家供销社优裕的工作,决定到外面闯闯。

他的这一举动,让亲朋好友感到不解。因为,在那个年代,供销社的工作绝对称得上是“金饭碗”。“当时,邓小平南巡后不久,我深受鼓舞。我在供销社做的是管理(工作),比较安稳,但工资也比较低。我想自己还年轻,应该出去闯闯。现在回头看,是这个朴素的想法,成就了今天的我。”黄金城回忆道。

改革开放初期,黄金城就把個人命运与国家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满怀壮志,由厦门乘火车出发,来到“六朝古都”的南京闯荡。“南京的确是个大城市,人气旺,市场容量大,物资可以互通有无。加上之前我有两个同事经常跑南京,听他们说城市不错,我就想来看看。没想到,这一看就是三十几年,把青春都献给南京了。”黄金城笑着说。

初到南京,黄金城就敏锐地察觉到了商机。他发现,福建的一些特产在南京市场奇货可居,价格不菲。于是,他在南京鼓楼区建宁路租了间房子作为仓库,将福建的蘑菇、木耳等干货运到南京,批发给零售商店,生意红火。

不仅如此,他还发现南京虽地处长三角中心地带,有一些淡水鱼虾,但生猛海鲜奇缺,于是,他又开始做起了海鲜和水产品的买卖。

渐渐积累了原始资本的黄金城,开始大刀阔斧地拓展自己的海鲜生意。他在菲律宾设立起鱼翅加工厂,又从印尼、泰国进口燕窝,从澳大利亚进口龙虾,到南京市场批发。很快,黄金城声名大噪,一跃成为南京众多星级酒店指定的专门供应商,经营海鲜和高档的鲍鱼、鱼翅、燕窝及其他海产品。

上世纪90年代,黄金城决定进军餐饮行业,他先后成立了“南京黄金城海鲜大酒楼”、“闽南大酒店”等闽南特色的酒楼,“黄金城”品牌进一步打响。其后,他又瞄准酒类批发市场,代理了多个国内外知名啤酒、白酒和洋酒品牌。

21世纪初,南京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城市改造的步伐加快。黄金城在将闽南饮食文化做强的同时,开始涉足建筑材料和装潢装饰行业,并乘势挺近科技电子、酒店、房地产开发等领域。他先后创办了香港平安集团、明发集团南京建材公司、江苏凤凰环球酒店、江苏平安国际贸易公司、南京和福电子工程公司、南京恒业房地产公司、江苏新海鹰食公司等十多家企业,业务合作延伸到家乡和海外。

其中,明发建材公司通过竞标取得了“南京地铁”、“南京奥体中心”等工程业务,并获得了建筑行业的最高奖———“鲁班奖”;恒业房地产公司在江北新城核心区域投资十多亿元,开发建设的30万方阳光帝景一二期高端商住楼销售一空,好评如潮;香港平安集团已发展成一家横跨科技、地产、金融、商贸、酒店、食品生产加工6大板块的初具规模的集团化公司,公司旗下经营管理团队500多人,总资产超过10亿元,年销售额达10多亿元。

时至今日,偶谈起创业经历,黄金城依然感慨:“当时做海鲜批发,骑着自行车,一家酒店一家酒店地送,每天要工作18个小时以上,寒来暑往,风里来,雨里去,吃了不少苦,但就是爱拼,才会赢啊!”

风雨同舟 闽商口中的“大哥”

无论是南京、厦门还是泉州,黄金城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位热心助人、值得信赖的“大哥”。一位在南京的福建老乡说:“黄金城不能算是最有钱的,但可以说他是最有号召力的,很多人都愿意来找他合作做生意,看重的是他的人格魅力。大家都称他一声‘大哥。”

由于黄金城来南京发展较早,事业成功又热心肠,所以,闽商来南京发展都爱先找黄金城,按福建话来讲叫做“拜码头”。想做事,先拜大哥,求个关照,图个吉利。然而,这“大哥”可不是好当的。

对于黄金城而言,不管是沾亲带故,还是素不相识的乡亲;不管是生意伙伴,还是仅仅一面之缘的朋友,只要找他帮忙,他都尽己所能。

江苏海鹰食品有限公司的老板是黄金城的老乡,也是他口中的“小老弟”。“小老弟”在南京发展有些年头了,但由于近几年对市场预期过高,盲目扩大生产规模,海鹰公司自2013年起销售出现连续大幅下滑,欠下约1.6亿多元债务,并受到多家债权人的起诉。“小老弟”实在无心经营,干脆一走了之。此时,作为海鹰公司最大的个人债权人,黄金城站了出来。他牵头成立海鹰食品主要债权人管理委员会,召开会议,商议解决方案,一心想要护住海鹰食品的品牌。一方面,黄金城联合老海鹰的主要债权人投资上千万元成立新海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妥善安置员工就业,促使企业恢复正常运转;另一方面,他亲自向江宁区政府、法院领导争取支持,稳步推进老海鹰食品企业的破产工作有序进行。就在2017年春节前夕,黄金城听说厂里还有近百名员工因长期欠薪问题,情绪不稳,又果断伸出援手,借款200多万元,给近百名员工发放了4个多月的欠薪,并邀请全体员工吃了一顿具有特殊意义的温馨年夜饭……

这件事,只是黄金城“大哥”形象的一个缩影。他不仅是个“热心肠”,还是闽商走出去创业的“引路人”。

黄金城常说,一个人富了,不是富,大家富了那才是真的富。这些年,黄金城看到越来越多的乡亲们来南京经商,便想着要把大家团结起来,互帮互助,共赢发展。

于是,2003年黄金城创办了南京市南安商会,也是南京市工商联第一个异地商会,当天吸纳会员300多名。在黄金城的带领下,该商会发展成为南京的重要社会力量,并创造了6个第一,即南京市工商联第一个五星级基层商会、第一个自购会所的商会、第一个创立计生人口协会的商会、第一个成立党支部的商会、第一个成立高校同学联谊会的商会、回乡投资创业第一的商会。

2011年,黄金城又挑起了南京闽侨投资促进会会长的担子。一上任,他就有大动作,带头捐资50万元首创南京闽侨促进会养老资金,并发动在南京的闽商共筹集400多万元资金。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南京周边地区如苏州、常州、无锡等地闽侨也纷纷成立商会抱团发展。

2013年,黄金城担任南京市侨商会会长。他率先捐资100万元支持协会发展,执行会长庄克服及各位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等会员纷纷踊跃捐资累计600多万元。在他的努力下,南京市侨商会不仅从原先的100多名会员迅速发展到了500多名,其中还吸纳了一大批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及321工程的科技型优秀企业家加盟,既壮大了南京侨商会的力量,也丰富了会员的层次,更增加了侨商组织的科技含量;企业家会员中省、市政协委员与常委扩大到十多位,显著提升了南京市侨商组织的政治地位与参政议政的能力。

几年来,侨商会在黄金城的引领下,不断吸纳优秀侨商企业入会,凝聚智慧,壮大力量,优化组织,改进职能,提升实力,且紧密联系省市侨办,举办各项有益活动,推进各项专题研讨,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社会与国家、服务侨商事业。同时,黄金城多年来还积极为地方政府牵线搭桥,通过香港平安集团到港、澳、台等地招商引资近百亿元人民币。这些项目不仅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活力,也使黃金城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

2016年,黄金城兼任江苏省侨商会监事长,深入参与到江苏省的侨务工作中。他奔波在江苏与福建之间,以侨引侨,为两地发展尽心尽力,促成了很多成功的项目,也因此获得中国中央民建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政协港澳委员、江苏省民建企业委员会副主任等众多荣誉。

侨商会邀请黄金城介绍经验时,他说:“现在很多老板在投资的时候,都特别注重政府给的优惠政策和政府的信誉度。我觉得这应该是双方面的,你自己的企业也要讲诚信,对政府不能有过分的要求,让政府相信你,双方才能共赢。侨商会这个平台正是侨商企业和政府沟通的有益桥梁,也是企业之间互通信息,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优质平台。”黄金城表示,他将继续在侨商会中发挥能量,多为侨商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做个称职的“大哥”。

扶危济困 乡邻眼里的“红人”

南京的一位老诗人朱盛德曾作诗称赞黄金城:“胜友如云千里功,高朋满座百花红。地灵人杰闽侨雅,圣洁英才一代雄。”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众所周知,黄金城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热心的社会活动家,还是一位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慈善家。

在黄金城连任南京南安商会会长的8年多时间里,所有出差、招待费用都是他自掏腰包,累计花费达600万元,却从未找商会报过销。会员们交口称赞他是一心为会员服务的好会长。

在黄金城的家乡,他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

2010年,南安罗东镇霞山村一女孩因家庭贫困无法上大学。黄金城得知后,和乡友们商量借助良庵宗祠之名,成立了黄良庵慈善基金会,并自告奋勇当了会长,先后捐款250多万元,帮助家乡的孩子解决上学等难题。

作为南安商会会长,黄金城积极倡议南安籍在宁高校学生成立联谊会,由南安商会每年拨款20多万元作为贫困学生助学金和优秀大学生的奖学金,鼓励大学生立志成才,报效国家。

黄金城还十分尊敬和关怀老人。2013年,他捐资50万元、集资400多万元,首创南京闽侨促进会养老基金,解决孤寡和贫困老人养老问题。黄金城每年过春节回家,还都要给60岁以上的乡亲们送去慰问金,至今已发放了近600多万元,深受乡邻爱戴。

多年来,黄金城始终不忘回报社会,积极支持爱心助学、抗震救灾、帮困助老、修路造桥等各项公益事业,先后捐助金额5000多万元。其中,2013年6月,他向浦口慈善总会捐赠500万元。2016年获评“江苏省华侨公益事业贡献奖”。

黄金城说:“树高万丈,叶落归根。多做善事,多回报社会,都是应该的。”他常常告诫自己,“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干了多大的事业,积累了多少财富,而在于用爱心回报社会的程度和履行的社会责任感。你付出的越多,你的人生才越有意义。”

阳光大气 和谐社会的“旗帜”

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必定是受欢迎之人。黄金城在朋友心目中,更像是一面具有奉献精神的旗帜,温暖地引领着大家。

黄金城对员工和身边的人非常关心,常运用自己的各类资源,为大家排忧解难。熟悉黄金城的人说:“黄总是个大忙人,几乎没有双休!”、“黄总很大气,肯为他人的事花精力。”、“黄总是位‘接地气的领导,爱走路,还会倒立,一天能走上万步呢!”、“黄总特别有号召力,跟着他干,我们的幸福指数高!”……短短几句话,黄金城在员工心中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一群人,因为一个人,凝聚在一起,竭尽全力为了共同的目标协作奋斗。在我看来,一个好的团队,莫过于此。

而黄金城的为人和业绩,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黄金城多次被评为江苏省“先进个人”、南京市政协“明星委员”等称号。2005年,黄金城被南京市委市政府评为“建设新南京有功个人”;2003年,黄金城作为“南京市优秀企业家”代表和侨商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2014年、2015年,黄金城连续两年应邀出席中国侨商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和世界华侨华人工商大会;2016年,黄金城以澳洲福建总商会名誉会长身份应邀出席新中国成立67周年国庆招待会。

黄金城总说自己是个小老板,做得还不够:“一个人能力再强也是有限的,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国家民族改革开放事业中去,生命才能更加辉煌,事业才能更加长远。”

于是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像是一滴水,很轻易就会被太阳晒干,只有融入池塘、长江乃至大海,才能发挥更大的能量。同样,经营企业不是单打独斗,只有跟随国家发展的趋势、融入城市发展的节奏、依赖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才能做大做强。

黄金城并非“小老板”,他或许就是闪耀着的那一滴水,在拼搏的漫漫人生之路上融会贯通,绽放出金色的水花,并引领着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们,汇聚成时代的洪流,携手前行。

标签: 金城 南京 侨商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