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谣传吃唐僧肉可长生不老
在《西游记》中,妖怪们一致说吃了唐僧肉能长生不老外,并没有官方的声明指出吃了唐僧肉便能有此奇效,却也能引得众妖怪纷纷而动。这么一条贯穿全文的大主线,被很多人忽视了。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惊天大阴谋呢?
故事要从“蒸”入手
根据统计,取经远征团一共遭遇各类妖精鬼怪30宗,共计49位,其中有13宗妖怪明确提出过要吃唐僧肉,而且点名要蒸着吃。
不仅妖怪们喜欢蒸了唐僧吃,作为取经路上最珍贵的食材,唐僧也很有被蒸了吃的觉悟。第28回中,唐僧道:“我命在天,该那个妖精蒸了吃,就是煮了,也算不过。”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食材,唐僧也认为蒸着吃是第一方案。
《西游记》成书于明朝,库叔查阅明朝烹饪方面的资料,虎皮肉、蟠龙菜、焖炉烤鸭、火燎羊头、水晶鹅、蒸龙肝、炮凤肚、烧芦花猪、糟鹅掌、王瓜拌金虾等等这些光听名字就让人垂涎三尺的名菜扑面而来。而成书于明朝的另一部书——《金瓶梅》,列举的食品(主食、菜肴、点心、干鲜果品等)达280多种,其精细程度,现在看来也是让人惊叹的。
估计那时如果要拍一部《舌尖上的明朝》,仅周围的美食就俯拾皆是,都不用到处苦苦找寻。
明朝的祖先们不是只会“蒸”。这不禁让人产生了疑问,明朝的烹饪技术可是高度发达,四大菜系已经形成。要吃唐僧肉完全可以煎、炒、炖、烤、腌、煮、煲……
什么方式不可以?为什么大家就知道“蒸”呢?是烹饪条件的限制,还是因为唐僧的身体构造比较特殊?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蒸着吃更美味?
讨论怎么吃唐僧的时候,一个小妖说:“把唐僧拿出来,碎劖碎剁,把些大料煎了,香喷喷的大家吃一块儿,也得个延年长寿。”又一个小妖拍着手道:“莫说莫说!还是蒸了吃的有味!”
这说明了妖怪在考虑如何吃唐僧肉的时候会把追求美味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怎么美味怎么来”貌似可以解释妖怪在面对如何吃唐僧时的高度统一。
事实证明,“蒸”在《西游记》成书的明朝确实是一种广受喜爱的烹饪方法,甚至很多人也认为,不是妖怪喜欢蒸吃唐僧肉,而是作者吴承恩本人就是蒸的死忠粉,吴承恩的家乡属于淮扬菜系,这个菜系,注重鲜活,口味平和、清鲜,清蒸是淮扬菜的主要烹饪方法之一。
在作者和书中追求美味的妖怪们看来,只有蒸,才能保持顶级食材本来的“鲜肥”之味,得“天真”之趣,可以一口入魂。而唐僧,作为一个“白面胖和尚”“生得娇嫩”,又是鲜活,显然蒸才能达到最高境界。如果你不蒸着吃,你就不是一个会享受的妖怪。
蒸是精心权衡利弊的选择
煎、炒、炖、烤、腌、煮、煲、蒸等众多的烹饪方法各有优劣,相对来说,蒸吃唐僧肉是其中最佳的方法,让我们来慢慢捋一捋:
首先,煎、烤这两种方法最大的缺点就是使食物体积缩小。体积的缩小意味着什么?唐僧肉不够分了……我们知道,《西游记》中那些妖怪的手下都有很多小妖,像红孩儿、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青牛精、狮驼岭三怪等都不是“光杆司令”,他们率领着一个组织严密的团队。
小妖们不仅冲锋陷阵、建言献策,表现优异者,分得一口唐僧肉当之无愧。
其次,炒、腌这几种方法的前提是先要把食材剁碎。切碎之后的就有个问题——营养流失!唐僧是一种很珍贵稀缺的食材,如果强行剁碎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流失,而炒菜时的高油温也会把营养素破坏殆尽,“长生不老”之效说不定会因此大打折扣甚至丧失。
再次,炖、煮、煲都需要文火细熬,费时较多,很难操作。但是煮的精华都在汤里了,而且汤汁在熬制过程中的逐渐挥发在古人看来就是一种流失。平时妖怪吃个普普通通的人随随便便烹调一下就行了,但是吃唐僧肉绝对不能马虎。
最后,炒、腌、炖、煮、煲等大部分方式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不能有效监督。
无论是炒、腌,还是炖、煮、煲等,首先都要把食材切碎才能进行烹调,而切碎的食材就很容易被小妖偷吃。可以想象,面对着一盘吃了就长生不老的唐僧肉碎肉的诱惑,切肉的小妖完全可以顺手尝一块,然后是送肉的来一块,烹调的来一块……好像只要看到的都是“见者有份”,偷吃的链条足够长,长到每一个小妖都看不到链条的全貌,于是,唐僧肉被一群打杂、烧火、做饭的小妖吃没了。
而如果是一整块唐僧呢?监督效果就不一样了。明眼人都能看出胖大和尚哪里被咬了一口。
这才是妖怪蒸吃唐僧肉的真正原因
在书中,妖王们对于唐僧肉吃了长生不老的说法有着惊人的一致,比如“十世修行的好人”、“吃了长生不老”等这些用词,提起唐僧肉时所含的信息量都非常雷同。那个时代各个妖王彼此割据一方,各占山头,不能及时相互之间通气,为何在对唐僧看法上态度如此一致?他们就像是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对这个老师的观点坚信不疑。
是谁精心设计了这个局,告诉妖怪们要把唐僧拿来蒸着吃呢?西天取经项目的总负责人是观音菩萨,所以嫌疑最大的就是观音菩萨。
《西游记》中也有很多证据论证了这一点,比如第35回,太上老君降服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后,孙行者责怪老君看管不严,老君道:“不干我事,不可错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类似的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但座骑(或小童)是什么?是自己的司机,堪称自己最大的心腹,买了哪支股票,收了哪个小仙多少法宝,送出去多少丹药,司机是最清楚的。这是能随便借的?
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在发布招募妖怪令时,观音大师可能会这样说:小唐这个大胖和尚为金蝉子转世,历经十世修行,皮酥柔嫩、肉嫩味香、质嫩味鲜,除了鲜嫩多汁,最大的功效是吃一口就长生不老,位列仙班,乃居家旅行必备,当然蒸着吃最好……说完,意味深长地笑了。
众神仙一听,如果自己的心腹小弟能够提升,能帮自己带队伍,要完成自己天庭的KPI(关键绩效指标)简直轻而易举,而众座骑当然也不想天天被人骑,还被铁链和鼻环什么的拴起来,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座骑。一激动,那肯定纷纷报名,妖山妖海啊。
都是雄性妖怪,总不能以“娶唐僧”或者“嫁唐僧”的名义来抓唐僧吧,所以只能是打着吃的幌子。但炒、腌、炖、煮、煲不仅麻烦了也太危险。反正就是演戏又吃不着,费点柴薪就能把蒸吃唐僧肉这一幕表演起来,还响应了观音大师“蒸”的号召,同时又可以磨磨唧唧的等孙猴子搬救兵,不至于进油锅立刻“炸死”,进滚水被“烫死”,蒸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在最合适的时间以最合适的方式救走。
所以,观音大师这个大忽悠看到妖王们想吃又不敢吃的囧样时,不知道在哪暗自偷笑呢。
摘编自“智库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