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建设呼和浩特市扎实推进
张俊清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四个最严”和“四有两责”的工作要求,强化日常监管,大力整治食品药品安全突出问题,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保持严惩重处的高压态势,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稳步推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保障有力。一是圆满完成了张德江委员长视察内蒙古《食品安全法》贯彻执行情况的等级检查任务。严格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台账,实行销账制,扎实开展大排查大整改工作,攻坚克难,高质量完成了迎检的各项工作。二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市、旗县区、乡镇(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任主任的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纳入各旗县区实绩考核,进一步强化属地监管责任。三是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文件,并逐项落实。四是着力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在全市79个乡镇(街道)、6个区域中心全部设立了食药监管所,聘请食药安全协管员1710名,落实了补助资金,在电子地图上明确标注了每个行政村、社区的网格化监督执法人员和协管员。五是加大经费保障力度。2016年全市预算经费3963万元,达到辖区常住人口人均13.2元,并逐年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投入。
强化日常监管和专项治理。一是严把入口关。印发《食品经营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规范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核发行为。所有审批事项实施网上审批,提高了审批效率。二是强化各领域专项治理。全面推行“四化”执法检查(网格化、常态化、痕迹化、规范化),建立“双随机”执法机制,制定了日常监管计划、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清单及分级分类监管方案,开展定期巡查和风险监管。强化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着力提升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水平。深入开展餐饮服务专项治理。以学校食堂和大型活动餐饮服务保障为重点,强化群体性就餐单位监管。开展百姓关注热点食品安全专项治理。三是推进食品加工园区建设。内蒙古丰泰食品加工园已有28家豆腐小作坊正在改造装修。赛罕区白塔食品加工园区已开通4条生产线,主要用于生产“四白食品”。扎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示范街、示范企业创建活动。上半年,命名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店380家,打造了22条食药示范街。
加大抽检监测力度。实行抽样、检验、问题产品后处理“三分离”模式,进一步加强食品抽验工作。加强不合格样品的后处理工作,核查处置了检出的14批次不合格食品。加强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监测工作,全市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326份,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报告360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4例,药物滥用监测报告124例。
依法构建社会共治格局。在多种媒体开设专栏,开展大讲堂、“食品安全宣传周”,新的《食品安全法》颁布一周年集中宣传活动和系列宣传解读活动。深入农村、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在全市公交车、出租车以及分众传媒、火车站、飞机场的LED屏,组织开展食药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建立了29个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站,组织了《食品安全法》知识竞赛。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消费者、舆论媒体等各界人士作为义务监督员,有序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强化行业自律,召开了诚信守法大会,与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签订了食品药品安全责任状或承诺书,提高企业自觉履行食品药品安全主体责任的意识。
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一是强化监管人员培训。通过以工代训 、以案代训、专门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大市、县两级监管人员培训力度,尽快提升监管能力。二是整合执法力量。抽调人员成立稽查支队,开展干部轮训,提升执法办案能力。三是加快基层监管网络建设。全市79个乡镇(街道)、6个区域全部设立了食药监管所,聘请食药安全协管员1710名。四是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加快建设 “四品一械”的网络监管平台,基本完成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工作。加快推进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市食品检验所工作人员已经进驻区市共建的检测中心,和林县已经完成食品检验所的建设工作,其他旗县的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食品药品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