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墨脱:揭开“莲花圣地”的绝美面纱

点击:0时间:2019-01-26 15:31:27

侯朝阳

绝美的“高原孤岛”

墨脱是西藏东南部最偏远的县,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中。它在藏传佛教经典中被称作“博隅白玛岗”,意为“隐藏着的莲花”。传说1000多年前,藏传佛教创始人莲花生大师经过千难万险,发现了这个状似莲花的地方,就在此修建庙宇修行。从此,这里就被称为“博隅白玛岗”。在佛教观念里,莲花是吉祥的象征。1000多年来,这片“莲花圣地”一直受到佛教信徒们的崇拜。

墨脱的原始生态之美令人神往。过去,只有四条险要古道进墨脱,一由米林县派镇翻多雄拉雪山至墨脱;二经波密县大兴越金珠拉山至墨脱;三经波密县翻索瓦拉山至墨脱;四沿帕隆藏布江、雅鲁藏布江至墨脱。艰险的环境中,墨脱人生活物资缺乏,仅靠背夫往来运输物资。

冬天多雄拉山很危险,常年大雪封山。因为缺少风化,只有表面的一点土,其下面为许多鹅卵石。其破碎的地形,导致每年冬天都会有雪崩发生。

历尽艰辛翻过雪山后,会穿越一段青翠的山谷,这里空气湿润,鸟语花香,有很多美丽奇妙的植物,满目皆是树木。树身都铺满了苔藓。

几年前,我随几位骨灰级驴友沿多雄拉逆雅鲁藏布江北上至墨脱县城,全程约115公里,步行用了整整4天。途经的汗密瀑布很美,它三层相叠,落差高达400米,又名“三叠泉”。第一层是从高入云端的雪峰中直泻而下,激起满谷的水雾和轰鸣;第二层是从高处的绿树丛中缓缓流出,然后又急速而下;面宽水急的第三层瀑布斜冲到一巨石上,曲折而泻多雄河,形成一个个深潭。

走墨脱是徒步爱好者的终极梦想,这里是高原上海拔最低、生态环境保存最完整、气候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的地方,天蓝云白、花香四溢的绝世美景之外,也有塌方、泥石流,蚂蟥、野兽、毒虫,暴雨、烈日,高山、峡谷……这对于徒步爱好者,是完美结合的中国最顶级户外徒步路线!

令人惊叹的“天然博物馆”

墨脱作为西藏“孤岛”的历史,最终于2013年10月31日被彻底改写。这一天,墨脱公路的通车仪式在西藏林芝地区波密至墨脱县80公里处举行。它宣告了墨脱———这个中国最后一个未通公路的县,从此告别了与世隔绝的生活,创造了新中国筑路史上的奇迹!

来到墨脱后,第一感觉就是小村落似被大山与云雾捧起来。说是县城,其实步行十几分钟就可以走到另一边。尽管只有2000多人,但现已拥有商店、旅馆、酒吧等大小店铺200多家,汽车也拥有400多辆了。

眼前的墨脱县城,处处云雾缭绕,空气湿润,犹如飘落在一片热带林海中的蓬莱仙境,环绕其周是一片片金黄飘香的稻田,县城建筑几乎完全笼罩在云雾缭绕中;那些散落在山坡沟谷中的楼房、民居、村落又仿佛仙境中洒满夜空的繁星,忽隐忽现;晨雾中那色泽鲜艳的红、白、绿、蓝、黑犹如雪域特有的五色经幡,在晨雾和炊烟中随风飘荡、移动……墨脱的美景尽收眼底,墨脱的空气纯净氧足,难怪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

墨脱地势南低北高,南北落差高达7000多米,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它境内有高7787米的南迦巴瓦峰和7294米的加拉白垒峰,这两座山峰是东喜马拉雅山脉上最高的两座山峰。它们像两道高不可攀的高墙,将墨脱与外界隔绝。然而,与世隔绝的墨脱却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养活西藏一半以上的人口。

海拔600米到1100米的河谷地带,有世界上分布最北的热带季雨林,细青皮、千果榄仁等高大乔木参天,野芭蕉在林间散布,树干上长满了各种蕨类和附生兰花,这里即使冬季也是炎热多雨,繁花盛开。

海拔1100米到2600米,为壳斗科植物占优势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在一些陡坡地带也不乏有高山松、不丹松组成的针叶林。豆科、棕榈科等多种藤本悬挂于林间,林下还常常出现一些寄生植物。许多附生植物也纷纷“上树”,点缀在树干之上。

从海拔2500米到3700米,逐渐从针阔混交林过渡到暗针叶林带。其间杜鹃盛开,在春天形成艳丽的花海景观。

海拔4000米以上,则有塔黄、雪莲、贡山蓟等顽强生长的大个头,它们各自都有防寒的本领,在这苦寒之地彰显自己强大的生命。

墨脱有着“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之称。从高山上的寒带植物到热带植物,几乎都能生长,形成了一片片茂密的原始森林。这里生长着樟木、楠木、乌木、铁木、红豆杉,以及有“天然活化石”之称的桫椤等80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

这里同样有着丰富的动物资源,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42 种,孟加拉虎、羚羊、长尾灰叶猴、大犀鸟等动物都在这里安家、出没,另外还有千余种昆虫。真是一座让人大开眼界的生物宝库!

做客门巴人村寨

过去由于与世隔绝,墨脱成了西藏最神秘的地方,这里的传说和神话络绎不绝。此外,各种藏传佛教中的高僧在此求法、修行的传说也很多。而与这些神秘传说同样吸引人的,还有当地门巴人的生活。

墨脱人大多为门巴族人,以前他们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原始生活:石锅和乌木筷子,是门巴人运出大山的唯一商品……

离开县城的山坡,我急不可耐地奔向俯瞰墨脱时,那些极为抢眼的门巴族村寨。墨脱乡墨脱村是一个保留较好的门巴族老村寨,全村89户人家近600人口,房舍仍是木结构,设施基本保持原样,生活方式依然沿袭传统。

我在村妇女主任家里拍摄了她做家务活、磨玉米、酿制烧酒,随后又来到村民次仁达杰家,女主人索朗旺姆热情地不停给我敬酒。那浓郁醇香的美酒,至今想来仍令人陶醉。

在索朗旺姆家,我还见到了传说中的石锅。墨脱当地盛产世界上稀有的天然皂石,用这种质地绵软的石头开凿而成的锅,做出来的食物不粘锅,不变色,味道醇厚,用了多年颜色会从灰白转为黑色,可作为传家锅,养活几代人!

萨玛酒歌是在门巴族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抒情歌曲,也是一种自由演唱的助兴式酒歌。墨脱村的人都认为次仁曲宗的萨玛酒歌唱得最好,“人那是相当的漂亮,歌唱得那是相当地棒!”于是,她的名字被叫成了“阿姐相当”。

刚见游客时,“阿姐相当”只是笑,话很少。但几杯酒下肚后,她的脸上开始微微泛起红晕,话也多了。在正午的阳光下,她和一帮年轻人载歌载舞地为我们表演。她那宛如天籁的曲调,动静结合,时而静如头上的云朵,时而又动如山中的水流,有时悠远如蓝天,有时又近如眼前巍峨的高山,令人沉醉。

如今,门巴人除了经营传统手艺打造石锅外,也跑起了运输,墨脱村和附近的门巴新村各有几十辆大卡车。当地人的生活也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居所美丽宽敞,一簇簇鲜花在院中傲然盛放,与村子里的袅袅炊烟和远处的雪山构成美丽画卷,许多人家还有了笔记本电脑和WiFi信号呢!

(责编 孙礼勇)endprint

标签: 墨脱 门巴 西藏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