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宗教信仰的力量与科技发展
周萱
“你神圣的冒犯是怀有仁心,你要以你的教训,减轻人间的不幸,并且振奋起人自立的精神;尽管上天与你蓄意为敌,但你那抗拒强暴的毅力,你那百折不挠的灵魂,天上和人间的暴风雨,怎能摧毁你的果敢和坚忍!”
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在《普罗米修斯》中,讴歌了一个为人间取得火种而带来光明和温暖的、也因此冒犯了宙斯的天庭戒律,被束缚在山崖上,风吹暴晒且被老鹰喙肝,为人类受尽磨难的《希腊神话故事》中的大英雄。游览意大利会发现历代国王、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和圣人的浮雕会经常出现在教堂的顶端,包括我们小时候学画素描的大卫头像,现在也看到了其生动的全貌。
离开位于亚、非、欧洲交界区的神秘的以色列,我们又来到了浪漫的意大利。在出访意大利期间,我们惊讶地看到所到之地,包括热那亚地中海边的老城区教堂林立;米兰、罗马的古教堂遍处都是,精美绝伦、叹为观止。同样是宗教国家,但表现形式却不同。意大利是极尽豪华,可以跨越几百年去修建惟妙惟肖、辉煌灿烂的大教堂;欧洲推崇人体美,雕塑的裸体人体解剖到位,形态各异,表情生动鲜明。而以色列的清真寺却历经战火洗礼千年沧桑而相对简陋,且充满压抑感和使命感。
历经沧桑、斑驳陆离的、巨大的古罗马角斗场豁然呈现在面前,电影《斯巴达克》中的英雄不禁浮现在眼前……此建筑历经十年,前后使用了近五百年。我的耳畔不时地响起战俘与奴隶相斗,人狮相斗,观众席上山呼的声音。在现代人眼中,此项供贵族娱乐的格斗杀戮,残忍至极,但是在当时皇权至上,为国王而战的宗教信仰下竟然能生存上百年,我在思琢:难道所有的罗马人、意大利人在这百年中面对残杀致死的奴隶和战俘都如此冷酷无情吗?最终它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还是被废弃。
进入罗马如同进入一个大自然的艺术殿堂,艺术瑰宝比比皆是,令人目不暇接。罗马国父纪念堂,气势宏大,白色耀眼印象深刻,浮雕精美异常,人物雕像活灵活现,每一位置均生动细致,叹为观止,流连忘返。难怪意大利军二战期间不堪一击,经常不打自溃,是否因为意大利遍地是美轮美奂的古迹,男人们没人愿打仗包括墨索里尼。难以想象一个崇尚英雄产生斯巴达克的国度罗马帝国,他们的后代会全都是懦夫吗?可能合理的答案就是不愿使古物毁之于战争。可想而知作为希特勒的同盟军在欧洲战场上的连连失利,也因此加速了德军的失败进程。
罗马城内有一个城中国,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全国仅500人,但非常著名也非常富有,只因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即圣保罗大教堂和倍受尊崇的高龄大教皇;我们在匆忙的旅行中,还在电视新闻上看到有关他的新闻。圣保罗大教堂的雄伟震撼更是了得,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莫非是上帝所为?噢,是否我也受到感染,在五渔村海滨畔的照片上,竟然头上一束霞光,同伴们均叹佛光?神光?
穿越历史的长廊,徜徉在美轮美奂、气势恢宏的古建筑教堂中,感受着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影响着欧洲的人文和科技发展。中世纪的意大利宗教裁判官对知识分子实施血腥镇压,许多密谋聚会的人都被抓起来活活烧死。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挑战了教会的地心学说,因此受到迫害。但此学说也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使天文学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脱出来,自然科学获得了新生,在近代科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比萨斜塔是世界上唯一集洗礼教堂、墓地、敲钟楼合三为一的建筑。当我们接近它时,伽利略在此进行力学实验,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情景浮现在脑海中。作为中世纪著名的物理学家,一方面要面对千年的宗教唯心主义,一方面要还原客观现实的唯物主义,其矛盾的心理压力何其沉重!他的科学的力学原理也受到教会的质疑被排挤。经过不断的观测和深入研究,一部伟大的著作《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终于诞生了。感叹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从来就没停止过对科学对真理的探索,今天的我们依然如此……
著名的米兰大教堂,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葩和瑰宝,无法相信人工所为,建设历时五百年,极尽人类雕塑、建筑及美学、神学精髓于一身。繁复壮丽的石雕塔群,只有登顶才能体会其壮阔和精致。在教堂顶部,浮雕触手可及,但真不忍手扶大理石。每个柱尖上均有一位圣人,拿破仑也在上面,据说在他统治时期完成。虽当初的许多杰出设计者已湮灭其名,而非如中国的领导者到处题名,但作品已深深显现其宽阔如海、细密如针之独具匠心。
意大利的服饰和食物堪称一绝,绝对是购置衣物的天堂和吃的海洋。当然每个社会都有其社会问题,如意大利的乞丐太多,小偷太多。我们到意大利的第一天就有同伴在行走的路上被偷。但瑕不掩瑜,意大利罗马仍然是世界上最吸引游客的精致城市。
驻足在介于米兰大剧院和米兰大教堂之间的长廊前广场上的达芬奇雕像前,无限感慨,穿越历史的回廊,我们从他的作品中感受着他跳跃的脉络及给人类留下的丰富瑰宝的绚丽多姿。可能我们仅知道达芬奇是脍炙人口的著名油画大师,却不知面前的大剧院就是他设计的。他还是才华横溢的建筑设计师、数学家和哲学家。伽利略同样是物理学家又是天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们在有限的年华里为世界留下旷世绝品,为后代所敬仰。
很多有天赋的人是很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涉足很多领域,并发挥着才华。所以别感叹生不逢时,是金子是钻石到哪里都会发光,做不成事的人永远找理由。想想当年先人的条件环境设施,怎会不激励我们思考能为这世界留下点什么?
耳畔又不时地想起拜伦的诗句,不得不感慨欧洲的宗教信仰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和启迪甚于利剑,欧洲早期科技是在不断挑战和抗衡宗教的传统势力中发展,进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目前的欧洲宗教信仰已经无法制约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了。
“你是一个标记,一个征象,标志着人的命运和力量;和你相同,人也有神的一半,……但这一切反而使他振奋,逆境会唤起顽抗的精神;即使在痛苦中,他能看到,坚定的意志,深刻的认识;他骄傲他敢于反抗到底,呵,他会把死亡变为胜利了。”
2014年6月1日草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