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恶玩美国期市的亨特家族

点击:0时间:2018-09-05 21:24:21

H.L.亨特是亨特家族王朝的创始人,于1889年出生在伊利诺伊州农村。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但他天赋异禀,商业嗅觉异常灵敏——第一次世界大战亨特倒腾棉花,由于战争带动农产品价格上涨,老亨特因此赚到了第一桶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看出石油开采业有前途,于是组建了石油公司。他本人和家族财产基金会拥有100%的股份,他坚持完全家族化的经营模式,决不对外发行股票。1957年,亨特被《财富》杂志评为美国最富有的8个人之一。

H.L.亨特有14个孩子,其中就包括后来在期货市场上呼风唤雨的金融巨鳄尼尔森·亨特和威廉·亨特兄弟俩。尼尔森和威廉兄弟俩继承了老亨特的商业头脑,他们发现,有一个门道来钱很容易,这就是期货。期货可以以很低的成本,带来巨大的赢利空间。1970年代后期兄弟俩开始涉足期货市场。

兄弟联手攻击白银

亨特兄弟瞄准了攻击目标——白银。1971年,滥发纸币为通货膨胀打开了罪恶之门。当时,一般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然而,商业头脑异常灵敏的尼尔森·亨特却嗅到了异常的气味。亨特兄弟看到,白银价格一直在每盎司2美元左右徘徊,这个数字看起来很低。亨特兄弟果断出手了。

1973年,尼尔森·亨特开始在中东购买白银现货,同时在纽约和芝加哥的期货市场上买进白银期货。亨特兄弟绝对富有战略眼光,白银现货和期货皆备,使他们进可攻,退可守。在白银价格的谷底,尼尔森建立了大量仓位。到1973年12月,亨特家族已经购买了价值2000万美元的白银现货,并以每盎司2.9美元的成本购买了3500万盎司的白银期货。紧接着,一大批交易商闻风而动,跟在亨特兄弟的屁股后面冲入白银期货市场。白银的行情开始启动,不到两个月,价格涨到6.70美元,涨幅接近130%!亨特兄弟得意洋洋,不用挖井勘探,不费一刀一枪,大把大把的白银转眼唾手可得。与此同时,市场上的白银出现了严重短缺——在过去几十年中,许多银矿已经因为无利可图而关闭了。当矿主看到银价一个劲上涨,赶紧召集员工再开张已经来不及了。

正在亨特兄弟洋洋得意之时,他们对白银市场的雄心被意外冲垮了:看到银价暴涨,在过去几年中以远低于2美元以下的成本收购了大量白银的墨西哥政府心动了。在墨西哥政府看来,每盎司6.70美元的价格已经相当可观,所以墨政府决定立时获利。墨西哥人冲入了市场,5000万盎司的实物白银顿时涌向市场,白银价格立即暴跌了40%,一直跌到了4美元每盎司左右。亨特家族当然沮丧到了极点,虽然没有亏本,但账面利润已经大大减少了。

不过,出师不利并没有让亨特兄弟放弃炒作白银。亨特家族意识到,要控制白银这种重要的贵金属,只凭一己之力是不够的。尼尔森把目光投向了中东,那里有亨特家族的石油生意,而且他们和沙特王子们的关系非同寻常,而这些王子们又控制着沙特最大的银行——国家商业银行。在尼尔森·亨特成功的游说之下,亨特家族不仅拉到了沙特阿拉伯王室的赞助,还吸引了沙特国家货币局的大量外汇投资。

此时,媒体关于“期货操纵”的指责不绝于耳,亨特兄弟为了掩人耳目,在耐心大量吸入现货和期货筹码的同时,做了大量伪装。尼尔森逢人就说,“自己购买白银是为了进行国际贸易,因为白银的价值比纸币更稳定……”这一说法听起来入情入理,就是在交易市场上调查也没有丝毫破绽。由于亨特家族的客户也买进了大量白银,这使得美国监管部门很难搞清楚亨特家族究竟控制了多少白银。这时候的白银价格依然是5美元每盎司左右。

在白银期货上的惊天豪赌

此后的4年间,亨特兄弟静静地吃进白银,偶尔也涉足其他商品。到1979年,亨特兄弟通过不同公司,并同沙特阿拉伯的王室以及大经纪商,拥有和控制着数亿盎司的白银。到了1970年代末期,尼尔森家族直接控制的白银现货可能达到几亿盎司,这足以让任何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颤抖!

1979年夏天,尼尔森·亨特终于决定发动总攻。此时,距他布局白银期货已经长达10年。他要给缓慢上升的白银价格推上最后一把,使它像石油一样发生井喷行情。亨特家族与全世界白银交易商的决斗开始了。尼尔森·亨特通过其控制的“国际金属投资公司”,向纽约和芝加哥的期货交易所下达了累计4000万盎司的顿时买入指令。市场上出现了巨额买盘,银价很快从6美元上升到11美元,可是大家都不知道究竟是谁在买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调查了交易记录,发现大部分买单来自“国际金属投资公司”,这家公司在百慕大群岛注册。经过更严密的调查,亨特家族的狐狸尾巴露了出来。

很快,纽约和芝加哥的每一个交易商都知道了亨特家族是“国际金属投资公司”的后台老板——既然这么富有的亨特家族在为白银“做庄”,那么小投机者当然应该选择“跟庄”,这样虽然很危险,却有机会大赚一笔。随着投机者的不断涌入,白银的价格日趋疯狂——从11美元上涨到20美元,然后30美元,到了1979年年底干脆突破了40美元!期货市场已经完全失去了对白银的控制。人们都在问:“白银期货究竟要涨到什么时候才是尽头?”不过,尽管心中有疑问,他们依然在疯狂地跟仓。

此刻,亨特兄弟已经控制了纽约商品交易所53%的白银期货合约和芝加哥交易委员会69%的白银期货合约,拥有1.2亿盎司的现货和0.5亿盎司的期货——这还不包括沙特阿拉伯投资者以个人名义持有的白银。当时全球白银交易量也不过每年2000万盎司左右。全世界的白银生产厂商为此兴奋不已,美国和欧洲的普通居民也对银价上涨感到惊喜不已,他们翻箱倒柜找出了祖传的银质茶器和装饰品——凡是由白银作为原材料的器物,都毫不犹豫地送去熔炼,制作成标准银块到市场上卖出。于是,市场上的白银供给增加了。

亨特家族垄断白银价格的努力受到了挑战。虽然尼尔森·亨特竭力不断买进,但他已经有点力不从心——无论亨特家族的财富多么巨大,要与全世界为敌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1980年1月21日,白银涨到了它的历史最高价:每盎司50.35美元。在短短12个月里,银价上涨了8倍;从10年前算起,银价上涨了25倍。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商品拥有如此漫长、如此骇人听闻的大牛市!那些与亨特家族为敌的空头交易商大多已经认赔出场,再也没有人敢大规模卖空了。可是亨特家族也感到压力沉重,因为白银的价格太高了,亨特家族掌握的资本已经很难继续拉升价格。为了维持对白银市场的垄断,尼尔森·亨特被迫向美国的几家大银行高息借贷,平均利息高达19%。亨特家族的遭遇验证了马克·吐温的名言:“如果你欠银行1美元,那么你将有麻烦;如果你欠银行100万美元,那么银行将有麻烦。”华尔街的几家投资银行尽管知道无限制的贷款会毁了亨特家族以及自己,但他们也必须奉陪到底,以使他们暂时能够继续操纵市场的游戏。

亨特家族崩溃,黯然退场

芝加哥和纽约的大型期货交易商对亨特家族的垄断深深忧虑。此时,亨特家族已经触犯了众怒,芝加哥交易委员会最大的谷物交易商说了一句十分经典的话:“我们宁愿让白银市场倒闭,也不愿意看到它被垄断。”美国期货监管部门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样疯狂的玩法,等于是要把所有期货交易商都带进地狱。”美国政府出手了。为了制止操纵市场行为,纽约商品交易所规定,任何客户持有的白银期货合约净头寸不得超过500份(一份合约代表5000盎司)。芝加哥交易委员会重新审查了白银期货合约条款,认为造成目前投机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保证金过低。经过严肃讨论,芝加哥交易委员会决定将白银合约保证金由1000美元提高到6000美元,这意味着亨特家族必须补充大量的资本。

利令智昏已经不足以形容亨特兄弟的行为,为了维持对白银市场的垄断,他们通过贷款买进白银,再用白银抵押,带来更多的钱买白银,如此循环往复。1979年年底到1980年年初的两个多月之内,亨特家族就向美国各大银行贷款数千万美元,从华尔街经纪人那里贷款2亿多美元,几乎成为了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借款人。但亨特家族仍然无法完全控制白银的价格。

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亨特家族已经左支右绌,濒临悬崖边缘。随后不久,纽约商品交易所继续重磅出击,颁布了一条临时规定:“从即日起,禁止建立新的白银期货合约,只允许旧合约平仓。”这意味着亨特家族再也无法从期货市场上买进任何白银,而且白银期货合约的总数只会不断减少,谁都无法通过大量买入或卖出来操纵价格。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些措施有效地刹住了白银的上涨势头,也有效地遏制了亨特兄弟的疯狂行为。银价开始滑落。随着白银产量的扩大,白银期货和现货价格不断下跌,亨特家族手中剩余的几千万盎司白银大幅度贬值。1980年3月25日,一家投资公司向亨特兄弟追索1.35亿美元的债务,但是他们已经无力偿还。于是,该公司指示卖出亨特兄弟抵押的白银以偿还债务。

白银倾泻到市场上,价格崩溃了,亨特家族也崩溃了。摆在尼尔森·亨特面前的道路只剩下一条——出卖家族产业(尤其是利润丰厚的油田)以筹集资金,归还欠款。尼尔森·亨特和弟弟威廉·亨特被迫于1987年申请破产保护,并且卖掉了他的所有赛马。亨特兄弟因市场操纵罪名被司法部门指控,他们不得不以若干家石油公司为代价,从而免受法律的制裁。人们看到,从此,作为石油巨头和赛马王子的尼尔森·亨特及其家族从新闻中消失了,他带着10亿美元来到华尔街和芝加哥,如今一文不名。

他们创造了金融投机史上一段前无古人的传奇,却又在这段传奇中埋葬了自己,黯然谢幕。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