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后备干部身上的接班人密码

点击:0时间:2018-09-12 10:47:14

佚名

换届之年,从中央领导人的讲话到普通公务员的印象,“平稳有序”屡被提及。能做到“平稳有序”,后备干部制度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

后备干部的前世今生

中央2002年颁布实施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指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应从后备干部中选拔”。这正是后备干部“光环”对各级官员的吸引力所在。

要进入后备干部队伍,符合年龄是前提条件。在最近一次大规模选拔后备干部的2009年,中央提出要形成“复式年龄结构”,大概要求正省部级后备干部不超过58岁,以55周岁以下的为主;而到县处级后备干部,则要求以45周岁左右的为主,35周岁以下的干部要有一定数量。

中央还要求后备干部具有基层工作经历、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此外,应对突发事件时的表现亦是考察重点。后备干部中,还要有适当数量的女干部、少数民族和党外干部。

这些“硬件”,也被地方上运用到各级后备干部选拔中。

目前,我国已形成形同锥状的后备干部群体,覆盖了多个层级。其中省部级后备干部1000名左右、地厅级6000名、县处级约4万名,加起来近5万人。如果再加上乡科级、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的后备干部,总量数以万计。未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很可能会在他们之中产生。

在专家看来,作为实现干部队伍有序更替的举措,后备干部制度从改革开放初期确立到现在,不仅完成了新老交替的历史任务,制度本身也逐渐科学和规范,称得上是一项有效的政治创新。

当然,要想成为后备干部,除了满足前述“硬件”外,还必须闯过民主推荐关。近年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后备干部的选拔方式亦随之有了变化,公开、透明开始成为关键词。

进中青班:走上“快车道”?

在地方组织口的分类管理中,后备干部被细化为党群类、经济类、政法类、教科文卫类、行政监管类等,每一类的后备干部均需接受严格的锻炼和挑选。他们能否被提拔重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锻炼中的表现。

前往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某种程度上是领导干部即将被重用的信号。

该班脱产学习的时间长达半年或一年,主要面向地厅级。1995年起,中央明确定位“中青班就是为省部级领导干部培养后备力量的”。中组部会对学员选拔进行审核把关,还会派联络员全程跟班。

北京市文联原党组书记朱明德,是2000年中青班学员。上课第一天,他原本担心理论课会枯燥,事实证明他的顾虑有些多余。“经济学教授藏志风说:‘读《资本论》,第一遍莫名其妙,第二遍有点开窍,第三遍品到味道。我下课后把《资本论》的‘商品一节读了三遍,联系到我工作过的门头沟山区的情况,真有些开窍了。”

成为中央党校中青班学员,常被视为走上了仕途的“快车道”。朱明德回忆说,学习时从没敢小看同学马晓伟的潜力,但没想到毕业不久,马就担任了卫生部副部长。资料显示,2007年时,中央党校中青班的学员已有三分之一晋升省部级。

在地方,各级党校的“中青班”、“青干班”、“女干班”等也承担了后备干部培训工作,不过,越往下行,参训学员越多,师资力量上不去,再加上工作忙等等原因,各种培训班的含金量就越低。

能“下”能“上”:扎根后升迁?

“现在推行农村医疗保险,假设有村民来县政府投诉村官贪污,组织上派你去处理,你怎么办?”这是2011年5月29日,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从后备干部中选拔副科级领导的面试考场上,区经信局干部张胜的题目。

虽然准备时间很短,张胜答题时却很淡定:“首先态度要好,充分听取村民诉求,给他们‘灭火。还要报告领导,协调其它部门前往调查。如果情况不属实,我们不能说村民错了,农村的宣传工作也有问题……”这一段回答获得了好评,综合前几轮成绩,张胜被任命为区经信局副局长。

作为一名加入公务员队伍仅两年多、2010年刚被确定为后备干部的新人,张胜能有好的表现,得益于他曾长期在农村工作,这两年又熟悉了政府处理问题的流程。

那些没有农村工作经历的后备干部,通常会被安排下派。张胜说,局里一名同事到乡镇挂职半年后,“分析问题的角度跟在机关里完全不一样了,还说现在几十名群众围住我,也不会慌乱”。

对普通的后备干部而言,到上级挂职也是开阔眼界、增强全局观念的机会。

“能上能下”亦是很多县处级直至省部级后备干部晋升前的必修课。如轮岗、到基层特别是条件艰苦地区或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以及到上级党政机关、大型企业挂职等。这些经历,使他们在短时间内积累了更多领域的管理经验,增进了外界对他们的了解,赢得了更多的威望,也便于组织对他们做进一步考察。其实,无论是下派、上挂还是跨区域、跨领域交流,都凸显出“能下能上”、多岗位多层级锻炼已成为组织部门用人的重要考量因素。

到一线去:“缺什么补什么”

两个多月前的一顿饭,让履新不久的川东某镇一把手刘蓉印象深刻。那一天镇卫生院做东,客人除了她和一名副镇长,还有病人家属。让人诧异的是,几天前医患双方还剑拔弩张。

先前,村民王辉光的孩子在中心小学摔伤,被送往镇卫生院治疗,后来病毒感染差点需要截肢。王辉光咬定卫生院救治不力,带人到县政府拉着横幅上访。政府将此事急转乡镇处理。“经过背靠背做工作,双方终于肯坐下来开会沟通,我让他们将事情经过和各自苦衷摆上台面说,相互质询,最后卫生院主动赔偿医药费2000元,双方和解了。”

“解决这类信访,不是讨价还价,要拿出诚意、抓住重点。比如此事中,孩子的腿是双方都关心的。”这些是刘蓉前两年作为正科级后备干部,到县信访办任副主任期间得来的经验。她得到提拔,被认为凸显了信访工作的重要性。

将后备干部派往急、难、险、重一线锻炼,择优任用,《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已有规定。目前地方上对“一线”的理解,除了信访维稳外、还有征地拆迁、招商引资、階段性工作等紧迫事务。锻炼方式主要是压担子。

不少地区还以一线工作的成效作为后备干部升迁的硬条件。有评论认为,这个新动向显示出基层政权近30年的着力点位移。

培养地厅级、省部级后备干部时,“一线工作法”大多一以贯之。如正职后备干部分管常务工作;分管或具体负责维稳、招商、项目等工作。“这些挑战都是长期性的,接班人要打好‘提前遭遇战。”组织官员表示。

以上三个接班人密码表明,各级锻炼、提拔后备干部的手段和标准渐趋实用。即便是“三大密码”中看似最强调理论水平的各级党校中青班,很多也在加大实践课程和学员实地调研的比重。眼下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各种矛盾和问题,未来还可能更加严重。接班人们能否经受住各种复杂局面的考验,培养锻炼时的表现即是预演。因此,“流水线”上的每一环,都离不开各方审慎的态度、务实的行动,正是有了这种态度和行动,才将个体的接班人密码演变成了干部队伍实现有序更替的“终极密码”。

(紫光荐自《廉政瞭望》)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