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案发现场,网警如何破案
洪奕宜
佛山网民“飞天小龙”日前在新浪微博转发了一则信息:“顺德一女子因食用酸菜鱼感染SB250病毒后死亡,且佛山有121个鱼塘已感染该病毒”。不久,就有广东网络警察巡查执法账号“拍肩膀”警示,告知其该信息是谣言;得知真相后,“飞天小龙”主动删帖,并在网上公开澄清。
网络无边,法律有界。近两年来,广东网警开展“安网”“筑堤固防”行动,IP网络警察“清清、朗朗”24小时上线公开巡查执法。
网络警察这个神秘的警种,开始从后台走上前台,慢慢进入公众视野。这支“隐形部队”如何在网络上行使执法权?在虚拟空间里怎样破案?
一群“80后”电脑高手
广东省公安厅网络警察总队于2000年正式成立,相对于其他警种,他们显然是“新兵”。在这支队伍中,很多都是电脑高手、技术达人,“80后”是中坚力量。“省、市两级网警队伍,平均年龄大概在35岁左右,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了95%。”网络安全指挥调度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他们会熟练地运用电脑编程代码和各种数据库语法,通过各种技术平台,从近万亿的海量数据中提取出零碎的线索,通过建立多种数学模型,将获取到的零碎信息进行碰撞、比对、串并。
37岁的曾怿臻“触网办案”12年,经验丰富,如今是广东省公安厅网警总队案件侦查部门的负责人。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他,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一毕业后就进了警队,到广东省公安厅当了一名侦查员。
“工作中,电脑就是我们的枪。”曾怿臻告诉记者,他们整天盯着电脑,每天上网超过10小时,而且很多人都是“夜猫子”。大家调侃:“也有放空的时候,就是每次数据刷新电脑卡机时。”
办案的时候,他们每天都要分析大量数据,虽然很枯燥,但马虎不得,一个不起眼的小数字,都可能关系到案件进展。“总是感觉时间根本不够用。”曾怿臻坦言,网络发展迅速,各种新型犯罪的衍生速度也特别快,所以工作之外,每天还要翻阅大量和互联网有关的书籍,研究新型犯罪,恶补知识,让大脑快速运转,这是网警队伍的常态。
海量数据中揪出嫌疑人
“猫在寻找老鼠,其实,老鼠也会盯着猫。”在曾怿臻看来,网络是虚拟的,但较量是真切的,“对手在暗处,我们也在暗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对方现身,当然,这需要我们做很多工作。”
今年4月,广东警方接到腾讯公司举报,称网上出现了一款名为“某涩影音”的手机APP,该软件以播放色情视频为诱饵,引诱用户下载安装,之后通过充值升级会员等级的手法实施诈骗。
举报是否属实?涉案的服务器在哪里?受害者都有哪些人?围绕相关案情,省公安厅立即抽调江门市局警力组成专案组,将此案列为“安网6号”专案部署开展侦查。
跟盗窃、抢劫等犯罪类型不同,报案人所举报的情况,没有案发现场,没有视频监控,没有具体的受害人,没有实名信息,如何破案?可循的线索很少,也许只是一个头像、一個代号、一串数字,就要据此找出背后的具体作案者。而如此刺激的破案过程,其背后需要耗费数十个小时,网警们不眠不休紧盯电脑屏幕,对着枯燥的阿拉伯数字进行重复性排查。
很多时候,侦查员还要通过“化装”潜伏的方式,一步步接近涉案团伙。比如“安网6号”专案中,侦查员通过潜伏摸清了涉案APP的作案手法、团伙结构。该团伙采取公司化运作,通过与各个“广告联盟”合作,将APP挂在其“广告联盟”平台上,用户点击广告,就会弹出下载APP窗口,公司以点击、展示、跳转量来结算,每天给“广告联盟”几百元至5000元不等的报酬。调查发现,该团伙涉案服务器遍布全国多个省份和广东多地,每天有上万人受骗,初步估算涉案金额上亿元,平均每天进账两三百万。
当网络警察,既有网络围剿的“暗战”,也有现实抓捕的“明枪”。
5月上旬,在公安部的协调和省公安厅的指挥下,江门警方组织警力赴海南、广西、山东和广州、深圳、江门等地,将涉案人员全部抓获归案,冻结涉案资金5100多万元,止付银行账号190余个。
该专案侦破后,对网络淫秽色情犯罪起到了非常大的震慑效应。据腾讯手机管家监测的数据,色情APP安装用户量日同比下降75%,新增色情样本数日同比下降90%,root类手机病毒日同比下降超过90%。同时,支付涉黄交易笔数日同比下降50%,支付色情类投诉量周同比下降84%。
党政机关网站是保护重点
广东互联网发达,网民达8000多万、网站70多万家,互联网普及率达74%,排名全国前列。作为经济总量全国第一的省份,利用互联网开展经济活动也非常活跃。以2015年为例,广东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就高达3.2万亿元,占全国的五分之一;P2P网贷平台最高峰时有430多家。
打开窗户的同时,苍蝇也飞了进来。“统计数据显示,广东日均遭受网络非法扫描等攻击就超过一千万次,木马僵尸网络和蠕虫病毒感染数量、移动恶意程序数量、重点网站被攻击篡改数量长期居全国前列。”广东省公安厅网警总队总队长李正祥说。
党政机关、水电气热、金融证券、交通、民航、学校、医院等重点行业和单位的网络安全,都是网警保护的对象。去年3月的一天,曾怿臻和队友们发现,好几个政务网站出现了异样:这些网站被安装了恶意程序,只要用户点击进去,病毒就会侵入对方的电脑。遭入侵的网站中,涉及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政务服务,比如社保基金管理等。情况十分紧急,广东网警迅速对系统进行调查取证,几天不眠不休,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避免了重大泄密事故。而抓到嫌疑人之后,发现作案者竟然是几名十几岁的学生,当他们惶惶然进了警局,才发现因为自己的好奇误闯了法律禁区。
轻微违法“拍肩膀”提醒
网络空间里,网警如何行使执法权?在广东,省市网警公开巡查执法账号已全部启动,“清清、朗朗”IP网络警察形象也已经上线,实行常态化公开巡查执法。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一样,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要负法律责任。
对于轻微违法,如出于好奇、法律意识淡薄而发布一些违法信息,网警会通过“拍肩膀”提醒,一对一进行警示和教育;如果是诈骗等犯罪,会直接进行调查。对网上一些违法有害信息,公安机关则会同有关部门及时进行清理整治。
网络谣言的查处,也在网警的执法范围内。“很多人都以为在网上随便发发东西、说说话,警察找不到,他们的想法都错了。只要有违法犯罪,在网上总能留下痕迹。”广东省公安厅网警总队民警包国琦说。
目前,全国各省市网警都已公开了执法账号,并形成了微博矩阵,实行信息共享,开展24小时巡查。针对犯罪分子将网站、主机、人员、资金转向境外的情况,我国也已与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积极推动网络社会治理创新,维护网络公共安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