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汛中的生活者与表演者
刘洪波
紧急事态之下,城市里,秩序成了人们共同的目标;在乡村,生命安全成了最大的关切。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最近,多省份发生了洪涝灾害,一些地方水患逼近1998年。网上很多城市乡村在水中浸泡的照片,人们大多已不再打趣“看海”。
可见,就算到了网上,所谓虚拟的世界,人们也并不是不知道轻重。平时下场暴雨,排水不及,街上一片汪洋,大家调侃说“看海”,尽管体味着生活的不便,多少也觉得不无逸致吧。但真正到了要抗洪救灾的程度,人民生命财产面临威胁,唤起的就是一种深沉的焦虑、担忧和感同身受的不安了。
我所在城市武汉,刚刚下了一周的暴雨,这一周的雨量创下有气象资料以来的纪录,近600毫米。剧烈的降雨,造成了城市的大困扰。集中降雨,会造成抽排不及,形成渍水,这便是“城市看海”。连续的集中降雨,就不只是抽排不及,还有往哪里抽排的问题。武汉湖泊众多,号称百湖之城,实际有166个挂名保护的湖泊,如果把那些在别的地方可能算成湖泊的水塘也加上,数量还会更多,但也经不起连续暴雨的袭击。于是7月6日早上,在一夜骤雨后,交通瘫痪了。
但瘫痪了,也听不到太多抱怨和指责,大家做着该做的事,排水、疏涝、力保地铁、确保机场,尽量用好能通的路,整座城市,不是乱作一团。当晚,道路交通基本恢复。
比起暴雨导致的城内渍水,郊区的洪汛威胁,其实要更加严重些。在那里,有大水漫堤,有民垸溃口,洪汛面前不安全因素增加,群众转移有数万。这些都非人们所愿意,但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
紧急事态之下,城市里,秩序成了人们共同的目标;在乡村,生命安全成了最大的关切。这就是真实的生活。这就是为什么渍水瘫痪了城市,城市并没有乱套;这就是为什么大水淹没了家园,人们仍能对未来抱有期待。洪水当然不是好东西,但洪水之中,社会表现出来的那种抗争,那种秩序,那种生命至上的原则,是本质性的,相比而言,其他都在次要位置。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理解“生命”“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哪里能够把人工设施做到完善得超越自然威力。雨雪风雹等等,在落后地方会造成灾害,在发达地方也会造成灾害,新奥尔良被风暴击破,福冈核电站被地震毁坏,拥有良心下水道的巴黎被洪水困扰,都是近些年发生的。当然,若论灾害发生的几率,发达社会比发展中社会要低得多,这是发展水平问题。若论制度,救灾响应、支援力度,中国在灾害面前的表现恐怕还要好得多,毕竟,世界上有几个国家的军队会把救灾作为当仁不让的事情?
面临洪汛的人们,首先是抗击洪汛,而不是先去讨伐点什么,这就是生活的现实,合乎情理。这与旁观者的漠然不一样,也与那些貌似心怀天下而其实只是秀一秀存在感的人不一样,那些人远远地站在一边,就像上帝一般,洪水危急之时,首先关心的不是人的生存,而是好像在搞“末日审判”,装着恤民的情怀,表现“高冷”的站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