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国歌的学问
周峰
最近有7000多中国人跑到美国唱《义勇军进行曲》,这事情被国内媒体批评了。
《环球时报》发表署名文章说,“用升国旗、唱国歌、狂消费这些手段取得的效果难以让人接受和认可,是对爱国主义的抹黑。”
“乱用”国歌遭到批评不是新鲜事。2008年,在广东举行的一场婚礼上,因现场唱国歌受到人民网发文批评。在那场婚礼上,组织者安排了一个“全体起立唱国歌”的环节,400多名婚宴宾客在十分钟内齐刷刷地全部换上红色长袍,然后齐刷刷地面向国旗高唱国歌。虽然被冠上了“最爱国婚礼”的称号,但人民网的文章认为,这是滥用爱国情怀。“国歌只有在重要集会、国际交流仪式和国际体育赛事中才能演奏或奏唱”。
国歌什么时候该唱什么时候不该唱,我们很少能从法律文件中得到参考。《义勇军进行曲》被正式确立为国歌是在1982年以后,之前一直是“代国歌”。直到2004年才被写入《宪法》。而且国歌不像国旗,享有专门的法律——《国旗法》保护。
但关于国歌使用的规定还是有的,只是时间有些久远。那么什么场合可以唱国歌?我国规定可以正式演奏或演唱的场合大致包括下列几种:一是举行正规的升挂我国国旗的仪式时;二是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时;三是举行国际性的大型政治性集会时;四是举行重大的外交活动时;五是举行大型体育运动会或进行重要的体育比赛时;六是举行特殊的维护国家尊严与荣誉的活动时,维护国家尊严的斗争场合。
而每年两会无疑是国歌出现最多的场合之一。并且,国歌在两会的待遇,还有日渐提升的迹象。
从2009年开始,全国“两会”将在议程安排方面做出重大调整,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将原来的“奏国歌”改为“唱国歌”。这是采纳了近年代表和委员的议案和提案。
“斗争场合”有时会被误解。比方说2007年,加拿大一所预科学校的中国留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发生冲突时高唱国歌抗议示威。事后中国学生在国内论坛上倒苦水寻求声援,但被国内网友一通指责:“打架唱国歌,丢脸。”
什么才是“维护国家尊严的斗争场合”?2012年各地因为钓鱼岛事件爆发的反日游行,就常常听到示威游行者唱起国歌。一名接受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采访的示威者表示,他就是在游行人群中重新学会了唱国歌。
事实上,中国人唱国歌的最常见场合,是在国际体育赛事的领奖台上。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各国冠军的领奖台表现。据《环球时报》引述,92%的中国冠军在领奖台上唱过中国国歌,是参赛各国中最爱唱国歌的。
另外,作为国人最熟知的歌曲,国歌还有其他妙用。今年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的招生面试里,有不少男生选择国歌来应对唱歌的面试环节。男生们说,选择国歌的原因是因为最熟悉,能够正常发挥。
那么,什么情况下又不能唱国歌呢?
在1984年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唱的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里,明确禁止在婚礼、葬礼、娱乐活动和商业活动场合使用国歌。
在特殊的外交场合也要懂得巧用国歌。在2011年的利比亚撤侨行动中,从“突尼斯和利比亚边界撤出的中国公民有1.2万,其中很多人丢失护照。如何辨别是中国人、越南人还是菲律宾人?”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黄平对《环球时报》介绍当时的工作经验:中国领事官和翻译就站在利比亚边境,听撤出人员是否会唱《义勇军进行曲》,以此辨别哪些是“真同胞”。endprint